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5章 屠龙之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75章 屠龙之术(第 1/ 页)

    第775章 屠龙之术
    欧阳戎简练话语落下,谢令姜、离闲一家人其实等待了会儿。
    不见他继续开口。
    就这么说完了。
    献鼎剑。
    这上策,短短三字,令众人沉默。
    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是有力。
    话语如此,计谋也是如此。
    这道上策,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也契合大道至简。
    对于“献鼎剑”,场上众人之中,不是没有人想过。
    但是从未有人提起,甚至一丝一毫的意向都没有人表露过。
    对于欧阳戎手里这一口神话鼎剑,以往,谢令姜与谢旬父女,是帮他严格保守,离闲一家,也是讳莫如深,为他默契保密。
    离闲一家人虽然各有各个性情与小缺陷,但是在大的方向上十分清醒,都很拎得清一件事:
    这口【匠作】,不是属于浔阳王府的,它是完全归欧阳戎的,是他在龙城以命搏来的。
    甚至欧阳戎还在大孤山顺带救了他们一家人,更别提后面欧阳戎入幕参谋,帮助他们献出祥瑞,使得“苏府”脱胎换骨,得到了今日浔阳王府的尊贵地位。
    不仅不亏不欠,还有大恩大德。
    所以,哪怕欧阳戎入府做了军师“檀郎”,哪怕众人同生共死从龙城走出来关系极好,哪怕离大郎和欧阳戎私交莫逆……一家人,上至离闲,下至离裹儿,都从未把【匠作】视为过一丁点的王府之物。
    它就是檀郎的,檀郎怎么用,他们不插嘴,同时严格保密。
    当然,这或许也与离氏皇族的家风有关。
    神话鼎剑对于离氏皇族,不是什么稀奇崇拜之物。
    它是重器没错,但又“轻如鸿毛”。
    提到这个,就不得不说离氏的“祖宗之法”了,由太宗立定的。
    后世离氏子弟不允许再铸鼎剑。
    这是一条。
    虽然没有严格规定说,离氏男儿们不能用神话鼎剑,但是这条祖宗之法里,隐隐还藏着一道潜在的共识:
    鼎轻,民贵。
    放在曾经大乾,这就是一种国本。
    得出它的依据,比磐石还要坚硬,不可动摇:
    太宗是骑马打下天下的,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不靠任何一口神话鼎剑。
    【文皇帝】都是后续才缴获的,还被封存在了天策府秘库,等到大乾立国都未动用过。
    甚至太宗晚年,还有宰相赞言,【文皇帝】没失真名,相反还家喻户晓,但却已蒙尘。
    说来确实嘲讽,大随皇族疯狂铸造的鼎剑,大乾离氏却嗤之以鼻。
    前者纵使得了数口神话鼎剑,依旧守不住江山,而大乾离氏,手无一寸鼎剑,却夺了天下。
    从这个角度看,论得国之正,往前细数五百年,无出大乾其右者,往后数,估计也少了。
    大乾哪怕是和五百年前的大汉比也不遑多让。
    毕竟当年赤帝斩白帝起义,布衣夺得天下后,不也延续了始皇帝的路子,继续铸了鼎剑,昭示天命?确实也是符合史书上那一句真伪难辨的“彼可取而代之”言语。
    大乾离氏轻鼎而贵民,算是吸收了南北朝三百年鼎争的深刻教训。
    纵观南北朝,神话鼎剑都是世家门阀、王侯将相等一小撮人的游戏,不是寒士布衣们的。
    哪怕南朝刘宋铸过一口叫【寒士】的鼎剑,现在看来,也是十分讽刺。
    不管这是否刚好符合欧阳戎曾与谢令姜私语过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势潮流。
    大乾离氏就是这么做了。
    也不知当年太宗身边是否有精通屠龙术的高人。
    反正站在欧阳戎的角度,回头一瞧,所谓的神话,其实是在渐渐远去的。
    传说中有古之仙人的上古神话时代,已经若隐若现,远逝不见。
    先秦炼气士、诸子百家并起的朝阳时代,现在也只能从小楼藏书架上的枯黄竹筒里略微窥见那一抹余晖。
    神话已经消亡。
    象征九鼎延续的鼎剑,是为数不多、稀世少有的“神话之物”了。
    九条神话道脉也开始下沉简化,融入山下世俗,化为鱼龙混杂的江湖,为普罗大众所接触,在渐渐失去曾经高高在上的神秘色彩。
    传说中的上三品已遗失,神州天人很久未出。
    已然得道的顶尖炼气士们全都去了山上。
    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其实就是“隐世上宗”。
    以各条神话道脉正统自居的顶尖宗门,清高傲然的,例如云梦剑泽,早已遁入了世外。
    留下来的儒释道,三家显世上宗,还有墨家、兵家、阴阳家……它们算是走了相反的路子,积极拥抱山下,插手世俗事务,却也被世俗大众所同化。
    神话在消失,鼎剑也不例外,大趋势是,如同明珠,身处暗室,一一蒙尘,晦暗消失。
    可能不只有欧阳戎一个明眼人看懂了这种趋势,大乾太宗和身边高人,也冷静看清楚了,于是留下了“不铸剑”的祖训。
    这不仅使得大乾得国极正,还顺应了大势。
    无怪乎,当年云梦元君夜入皇宫,大宗能从容与之秉烛夜谈,立下新约。
    神话的归神话,元君的归元君,大乾的归大乾。
    也无怪乎,眼下的卫周朝,还有如此多的士人,暗中思念大乾,旧臣遍布朝野,同情离氏宗族。
    鼎轻民贵,社稷次之。
    天下英雄,布衣寒士,皆入吾彀中。
    这份遗泽,是太宗留给离氏子弟的。
    此乃屠龙术。
    所以说,祖宗之法不可变,至少当下不可变。
    乾高宗如此,离闲、离大郎等离氏男儿亦是如此。
    不过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好祖宗的,离太宗的祖训,对眼下的大周卫氏,没有丝毫约束力。
    为了避开清议,魏王府、梁王府当年就是背着满朝文武,支持龙城柳家悄悄铸造新鼎剑。
    从而导致了【匠作】的问世。
    但值得玩味的是,当朝圣人是否心知肚明,是否知道卫氏双王偷铸了鼎剑?
    大乾改国号为大周,并没有彻底改朝换代,依旧是原先班底,都算不上换房本。
    所以“鼎轻民贵”依旧是某种公认的国本。
    被默认延续了下来。
    虽然当朝圣人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重申过这条“不铸剑”的太宗祖训。
    但她毕竟算是太宗的儿媳。
    法理上,是“离家人”。
    虽是占了“丈夫”高宗的房子,尚且还可以解释为,是为几位“败家儿子”暂时看守家业。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依旧还是,她得是“离家人”。
    按照祖规,妇随夫姓,这位圣人其实姓离不姓卫。
    既是离家人,要不要遵守离氏太宗“不铸剑”的祖训?
    所以魏王府、梁王府偷偷铸造鼎剑,是犯了大忌讳的,有借口搪塞倒还好说,不上秤没几斤重,可一旦被捅出去,当着天下人的面,送上了秤,那么一万斤都打不住。
    读
    神都朝野的离乾之争,必会剧烈激化。
    离闲等人一直都清楚这点。
    这口新铸的【匠作】,来历敏感,牵扯极大。
    不过此前,他们也从未有人提过,要借助它来历,打击卫氏。
    因为它归属欧阳戎。
    众人只是讳莫如深,为其保密掩护。
    其实某种态度已经很鲜明了。
    可今日,欧阳戎却主动提出“献鼎剑”,甚至将它列为上策。
    谢令姜紧怀剑匣,看了眼它,深深蹙眉。
    离闲一家人久久沉默。
    离裹儿率先开问,语气难得有些柔和:
    “欧阳良翰,你是怕容真、卫武他们已经知道你是蝶恋花主人,知道你有鼎剑,怕他们恶人先告状,在圣人面前扭曲真相,从而连累了咱们?
    “所以想着,咱们先把它献上去,戳破卫氏,换取功劳吗。”
    欧阳戎看了眼离裹儿。
    这位黑毯裹肩的绝色小女郎继续为他分析:
    “其实无需如此牺牲,我觉得中策就很好了,这口鼎剑是你的,不能为了咱们献出牺牲。
    “至于鼎剑暴露的事情,也无需过分担心,我反而觉得,卫氏可能不会行此蠢事,他们就算知道了鼎剑在咱们这里,很大可能也不敢声张,连你蝶恋花主人身份也不敢揭露,当然,前提是咱们顺利执行了你的中策,让父王进了皇宫。
    “只要待在御前,待在京城,他们就很难先斩后奏泼来脏水,一旦揭露你执剑人身份,揭露【匠作】,咱们再拿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圣人查,看看到底谁在损害国本,偷铸鼎剑。
    “这件事,卫氏一定比咱们心虚。”
    离大郎立马点头赞同:
    “没错,檀郎,你是执剑人,没有鼎剑怎么行,这份大机缘得之不易,不能白白献出来,哪怕咱们能得功劳,父王也拿的亏心。”
    离闲伸手拍了拍欧阳戎袖口:
    “没错,檀郎大义,本王心领了,但此事万万不可。”
    韦眉挽住丈夫胳膊,朝欧阳戎温声道:
    “是呀,咱们虽把檀郎当自家人,但有些事,必须分清楚,公私不能混为一谈,鼎剑是檀郎你的,不可轻取,虽然听着很诱人,说句难听话,这份大恩太难换了,檀郎就当作是为七郎着想,别给他太大压力。”
    说到后面,妇人半开了个玩笑。
    谢令姜更是攥着欧阳戎袖口,脸色娴雅道:
    “大师兄,还有一事你别忘了,绣娘的师姐们,还没出手呢,那位大女君本就火爆脾气,能忍到现在,一定是有什么不可知原因,她们这次的出手可能深不可测,现在浔阳石窟封闭,知道你执剑人身份的人出不来,万一后面,大佛被摧毁,他们也没法活着出来呢?
    “到那时就死无对证了,所以,现在咱们先别急着考虑太远,执行中策就很好,依我看,这中策才是上策,大师兄此策甚好。”
    不等欧阳戎开口,众人纷纷点头,迅速达成一致:
    “没错,先不急!咱们先看看情况。”
    欧阳戎看了看言辞诚恳的众人。
    其实他很想说,献鼎剑,不一定是献他们想的那一口。
    但是见到离闲一家人如此态度,心生一些暖流。
    没有立马讲,欧阳戎忽然伸手,抽出谢令姜腰间的月光长剑,抽出后,垂目打量了下。
    众人看见他观剑途中,轻声说:
    “中策虽然很可行,但终究是无功无过,算是取巧回京,咱们没有功劳,缺了此前预想的大佛功劳,圣人对咱们态度可能很微妙。就怕到时候东林大佛被毁消息传来,会拖累咱们,影响圣人对咱们的感官。
    “献鼎剑,则不同,有泼天功劳,能一锤定音,最关键的是,让这口鼎剑再绑定上咱们的人,让圣人必须用咱们,证明咱们的价值,就像卫氏双王一样。”
    离裹儿不知想到了什么,看了看欧阳戎。
    “献鼎剑真算功劳吗,若因为祖训,皇祖母已不在意鼎剑了呢?”
    欧阳戎言之凿凿:
    “不在意鼎剑?那这次四方佛像与大周颂德天枢,卫氏为何要建,它们是一座围绕‘文皇帝’的大阵,明白这点,就能明白鼎剑在圣人心中地位,圣人就是觊觎鼎剑力量,所以卫氏千方百计用它来讨好圣人,来邀功夺皇嗣之位,就和当初卫氏唆使改乾为周一样,表面是卫氏祸国,其实是在做圣人心中所想……不管这些,若咱们也献一口鼎剑,将它当作祥瑞送上,更能胜之。”
    离裹儿却摇头:“可有个问题,这口鼎剑该怎么解释?难不成主动说是新铸的?”
    欧阳戎打量月光长剑,轻声道:
    “大随遗剑。”
    众人都以为说的是【匠作】,离裹儿继续凝眉道:
    “可行,可是祖训毕竟在那儿摆着,朝中阻碍很大,连卫氏也是假借四方佛像与颂德天枢暗渡陈仓的启用【文皇帝】,皇祖母可能不好表露对鼎剑的喜欢吧,咱们若是直接献上鼎剑,是不是不太合适,可能是吃力不讨好,还让父王落人口实……”
    欧阳戎忽然道:“在下有个疑问,到底是谁规定的,离氏祖训一定能够管到当今圣人?”
    离大郎肃然:“这是什么意思?檀郎意思是说……皇祖母她不算离家人吗?这……”
    “当然不是。”
    欧阳戎摆摆手,环视一圈,语气有些奇怪的反问:
    “在下若没记错的话,太宗说的是……后世离氏子弟不能铸鼎剑,但当今圣人是女子,就算是离家人,也不是离氏子弟,子弟一向是指男儿的,谁说能约束离家女了?”
    众人皆是一愣,离裹儿也小脸怔了下。
    好家伙,这也能行?
    原本严肃的离闲等人,顿时面面相觑。
    等等,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有人开始反应过来,这诡辩似乎能帮助那位圣人绕开离氏戒用鼎剑的法理。
    欧阳戎微笑不变,谢令姜、离闲等人脸色渐渐古怪起来。
    某位梅花妆小公主多看了两眼含笑的儒衫青年,她默不作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