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4章 赵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884章 赵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钱(第 1/ 页)

    第884章 赵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钱
    赵卨看着眼前的汴京城,百感交集。
    在他身旁,骑在马上的向宗回,微微抬头,问道:“相公,怎么了?”
    赵卨笑了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起了,当年老夫初到汴京的时候……”
    “那时的汴京城,也如现在一般……”
    “巍峨、庄严、壮丽……”
    “一晃,吾已白发苍苍!”
    向宗回听着,大概知道了赵卨的心思。
    此番回京,这位在熙河手握大权,号令内外的经略使,大概率再也不会出知地方,拥有实权了。
    他剩下来的时光,或是在西府,或是在三衙。
    他的角色,将类似于当年的黑脸相公王德用,一个纯粹的吉祥物似的人物。
    这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即使是他这个太后的亲弟弟,也要受这个规则的掣肘。
    甚至,正因为他是太后的弟弟。
    因此,对他的限制还要更大!
    当然了,作为交换,荣华富贵,是一定的。
    此乃——杯酒释兵权!
    向宗回也是唏嘘一声,然后道:“相公为国操劳数十年,也该是享福的时候了!”
    “且相公,为国立功,可谓是功勋昭著,相公子孙当可与国同休!”
    赵卨露出笑容来,连连道:“为人臣者,忠君效命,乃是本分!老夫从未有过,借此谋求子孙私利的念头!”
    但心中,却已是忍不住的畅想起来。
    给赵官家卖命,就是这一点好。
    忠诚必有回报!
    赵官家们不会忘记那些给他们鞍前马后,辛苦效忠的大臣。
    恩荫子孙,只是寻常。
    富贵三四代的,比比皆是。
    历朝历代,没有比给赵官家卖命,得到的回报更多更大的。
    向宗回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什么。
    一边的高公纪,却在此时插话,道:“往后熙河诸事,怕还是要赖相公在朝中多多美言!尤其是乌台的乌鸦们,须相公多看顾些!”
    赵卨颔首,抚摸着胡须:“老夫自是省得!”
    “但熙河黎庶福祉,却得仰赖两位国亲关照!”
    “相公但请放心,只要我兄弟在熙河一日,熙河大局便不会动摇!”
    过去两年,赵卨、向宗回、高公纪三人,在熙河可谓是精诚合作。
    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熙河的棉田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每个人,都在熙河各州,有着棉庄。
    每个棉庄的雇工,多则数百,少则数十人。
    仅仅是去年,这些棉庄就给他们带来了十几万贯的收入。
    今年,随着棉田的增加和种植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增加。
    收入少说要要翻一倍!
    如此恐怖的利益,不止让熙河上下,无论汉蕃、文武,都变得亲如一家。
    更让向、高、赵三家,变得无比亲密。
    彼此之间,都已经有了姻亲关系。
    当然,他们也不敢直接联姻。
    只能打擦边球,安排近支族人联姻。
    这样也算是亲戚,但也不会碰到朝廷的禁忌。
    不止如此,他们三家,还和其他熙河路的地头蛇之间,形成了姻亲。
    比如说向宗回有个侄女,便和秦州的赵醇忠家的小儿子定了婚约。
    也比方说,在高公纪安排下,高遵裕之子高士充会在明年续弦种古之女。
    一个强大的,有战斗力的利益集团,已在熙河路形成。
    这个集团,不分汉蕃,也没有文武之别。
    集团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
    这个目标就是种棉花!
    谁要拦着他们种棉花,他们就会弄死谁!
    三人说话间,庞大的队伍,就已经抵达了,位于新郑门外的禁军军营。
    在军营前,朝廷派来迎接他们的使者,已经在等待了。
    远远的,三人都看到了,持着诏书,穿着紫色公服的内臣身影。
    而在那内臣身后,是一辆又一辆,满载着财帛的太平车。
    自晚唐以来的传统就是——无论大军开拔,还是凯旋/回朝,都是要发赏的。
    不发赏,士气就会直接崩掉!
    甚至可能闹出兵变来——朝廷不给大军发赏,大军就会用刀子自己去取赏!
    这一点,哪怕到了今天也是一样。
    譬如元丰八年,新君登基的时候,大赏天下诸军,结果德州的地方官,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居然克扣了朝廷给大头兵们的赏赐。
    然后……
    然后就兵变了!
    几百名闹饷的大头兵,直接打进了州衙。
    你不给是吧?
    爷爷我自来取!
    德州州衙上下,看到大头兵们来势汹汹,一个个吓得两股瑟瑟,知州直接跑路,也是亏得德州通判是个能任事的,在听说了兵变后,临危不乱,坐在大堂,直面闹饷的士卒,直接震慑住了他们。
    然后命人打开府库,发下了被克扣的赏赐,大头兵们这才满意而去。
    世风如此,自然的,这次熙河诸将回朝述职/觐见。
    朝廷也是下了血本!
    户部直接拿出了压箱底的财帛,两宫也都下诏,从封桩库内取出了大批财帛,用作赏赐。
    在这一点上,大宋朝的统治阶级,心里面是很有逼数的。
    再穷不能穷军队!
    再省不能省赏赐!
    因为,历史上大宋在赏赐方面是吃过大亏的——雍熙北伐。
    果然,回京的熙河军士们,无论汉蕃,在看到了那一辆一辆装满了财帛的太平车后,顿时集体高呼万岁,原本长途跋涉带来的身心疲惫,在赏赐面前,消失的干干净净。
    赵卨看着这个情况,也是苦笑着摇摇头。
    但,这就是宋军!
    准确的说,是中唐以后的中原军人。
    赏赐丰厚,士气爆棚,赏赐及时,三军振奋,赏赐不足,士气低落,不给赏赐,刀口向内……甚至直接将节帅/皇帝拉下马!
    数百年来,军队的这个风气,从未变过。
    ……
    “敕赵卨:卿翰屏西服,威怀种羌,严兵盛秋,获彼匪丑,特遣劳问,以示宠颁!”
    “敕高公纪:卿御侮边庭,驰神魏阙,会嘉辰之献寿,纳贡篚以效珍,载省忠勤,良声嘉勉!”
    “敕向宗回……”
    宣读敕书的内臣,逐一的念诵着一位位文武大臣的名讳,并向他们宣读着,天子颁下的慰勉敕书。
    一时间,整个军营内外,都是敕书之声。
    人人有份!
    哪怕是阿里骨之子,邦彪篯也有一份慰勉敕书。
    被叫到名讳之人,自是诚惶诚恐上前跪听慰勉敕书。
    听完了,还能领到一份宫中赐下的慰勉礼。
    都是些很简单的东西,一饼茶叶,一件银器。
    赐物虽少,但意义重大。
    特别是熙河的蕃官、蕃将们,他们听完敕书,都是流泪不止,不停的向着皇城方向扣头。
    无他!
    这次的慰勉宣敕,没有分开汉、蕃。
    在用词上,也没有强调其乃蕃官、蕃将,而是和汉臣一样,直呼其名,一视同仁。
    所赐银器、茶饼,也都是按照应有的本官赐下。
    这太不容易了!
    自王韶开边,不对……应该是大宋立国以来,蕃官、蕃将们第一次没有被区别对待。
    这说明了什么?
    赵官家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他们也有机会,能和汉人武臣一样,在立下足够功勋后,到这汴京城来喝茶享福。
    乃至于,子孙可与皇室联姻!
    甚至,送一个女儿入宫!
    只是想到这里,赵醇忠、包顺等人就激动的难以自抑了。
    他们可是做梦都想要和汉家阿舅,攀上亲戚关系。
    从而给他们家族的血脉,镀上一层金!
    而在军营的其他地方,这些将帅们,没有主意到营垒中。
    刘惟简率着御龙第一将的士卒,带着诸司专勾司的吏员,监督来自朝廷的赏赐发放。
    直接发到大头兵手里!
    发一个,勾一个名字。
    且在发赏的时候,直接告诉受赏士卒——此官家自出封桩库所赏也!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采用的是和御龙第一将一样的发饷发赏方式。
    之所以这般重视,自然是因为,赵卨等人带回来的这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昔年先帝,从在京禁军中抽调的六个前往熙河戍边的禁军指挥。
    元丰八年,其中三个指挥回京,当今天子以之为御龙第一将的核心。
    此番回京的,就是剩下的三个在兰州戍边的指挥了。
    他们将和御龙第一将一样,留在京城,成为第二支御龙第一将的骨干、核心。
    故此,赵煦亲自派了刘惟简过来。
    ……
    庆寿宫。
    再有两日,便是坤成节。
    故此,庆寿宫也是热闹起来。
    高家、向家的命妇们,今日一早就早早的入宫,在这里陪着太皇太后说话了。
    大家都是奉承话,不要钱的说。
    而朝臣们,自然也早早的,奉上了贺表,狠狠的吹捧了一把高公纪、向宗回两人。
    将他们比作了外戚的楷模,朝臣的榜样。
    同时更是大大的赞扬了一番两宫‘教育子侄/兄弟’的贤德,并追溯了高、向两家的良好传统。
    于是,女中尧舜这个太皇太后很久没有听过的赞美,再次出现在她眼前。
    这让太皇太后非常高兴,过去两个月来,一直萦绕在她心头和胸口的不快,一扫而空。
    老太太一高兴,自然就是大撒币。
    入宫命妇,人人有份,都得到了厚赏。
    就连宫中的先帝妃嫔以及仁庙太妃们,也是雨露均沾,得到了丰厚的财帛赏赐。
    只半天功夫,便撒出去五十多万贯。
    真的是不将钱当钱!
    赵煦听说了以后,也是惊讶起来:“太母竟有这许多的贴己?”
    向太后轻笑着:“娘娘的贴己,自是不少!”
    “何况,当年慈圣光献薨逝,遗诏有命,所遗财帛尽归娘娘……”
    “两代慈圣,积蓄自然不少!”
    赵煦点点头,眼珠子打起转来,忍不住问道:“母后,这么说来,太母百年后,也会将贴己留给母后喽?”
    向太后嗯了一声:“循例当是如此!”
    话虽是这样说,但其实她心里根本没底!
    因为现在她和庆寿宫之间,虽然表面上,是婆媳和睦,她这个做媳妇的,更是尽可能的照顾着庆寿宫的面子,在几乎所有场合,都尊重庆寿宫的权威。
    然而,终究她与庆寿宫,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尽管,在冯氏出瑶华宫后,这道裂痕得到修复。
    但,古人云:破镜难圆,覆水难收。
    庆寿宫百年后,其遗诏会否会遵从慈圣光献的遗诏之例,将遗产留给她这个媳妇?
    老实说,向太后心里没底。
    因为在之前,就出现过例子——
    景佑三年,章惠皇后薨逝,遗诏却并没有把财帛都留给慈圣光献,而是‘归于杨氏诸子’。
    赵煦却是眨着眼睛,心里面泛起了念头。
    庆寿宫有两代太后的积蓄!
    无疑,这是一笔巨额财产!
    须知,慈圣光献,可是个出了名的攒钱小能手。
    这两代太后,几十年下来,少说也积攒了几百万贯吧?
    这笔钱,要是能被向太后继承下来……
    那不就等于,将来会是他的吗?
    得想个办法,把这笔钱忽悠到手!
    尤其是,当赵煦想起,他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他父皇所留下的封桩库六千多万贯积蓄,被太皇太后在朝臣们忽悠下,全部拿出来,补了各种各样的亏空和窟窿。
    以至于他亲政后,封桩库里,干净的都能跑耗子。
    想到这里,赵煦的心思就更坚定了。
    那怎么让老太太心甘情愿的把这笔钱,留给向太后呢?
    赵煦下意识的摩挲了一下小手,然后就有了主意。
    便对向太后道:“母后,宗回国舅和高公纪,此番出知熙河,给国家社稷是立了大功的!”
    “儿想着,是不是可以用高官美爵来酬谢?”
    “这……”向太后犹豫起来:“不好吧!”
    “吾是向宗回的亲姐,太皇太后则是高公纪的亲姑……”
    “若是随意厚赏,天下人恐怕会说闲话……”
    “尤其是,六哥如今还未亲政……”她看向赵煦,道:“再者,朝廷对向宗回、高公纪的封赏,已经足够了!”
    这是事实!
    赵煦即位之初,向宗回、高公纪,都是身无官职的闲散外戚。
    一个只当过群牧司判官,一个只做过閤门邸候。
    其本官阶都是大使臣!
    短短两年时间,就从大使臣一路跳进遥郡,又从遥郡跳进了横班。
    如今,向宗回已官拜四方馆使、相州防御使。
    高公纪则是东上閤门使、宁州防御使。
    只要落去诸司正副使的头衔,就是正任官了。
    而这对他们,再简单不过了。
    等他们下次从熙河回京,就必然能成正任。
    国朝外戚、宗室,正任官虽然不少。
    但实权正任,开国以来就没几个。
    而这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将来必定是生兼节度,死封郡王甚至国王的外戚。
    所以,他们其实也不需要封赏了。
    再封赏就太过了!
    赵煦嗯了一声,有些遗憾的道:“母后所言,也有道理……”
    “但儿却还是想要赏些什么……”
    得找个由头,提醒庆寿宫,她百年后,高家就得指着向家才行。
    “不如这样……”
    赵煦看着向太后:“追封宗回国舅以及高公纪三代吧!”
    高家不需要追封!
    因为,已经追封了好几次了。
    但向家绝对需要!
    尤其是向太后的生父向经——堂堂太后之父,到现在都还只是一个定国军节度使。
    规格太低了!
    起码郡王起步!
    故此,赵煦这是打着封赏向宗回、高公纪的幌子,给向家抬咖。
    同时,也是释放一个信号给宫中内外知道——朕,是母后的孝顺儿子,当然会向着向家喽!
    如此一来,庆寿宫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
    两代太后,几十年的积蓄,赵煦可是馋的很,说什么都想扒拉到自己兜里来!
    向太后被赵煦的说辞动摇了。
    她自然是个孝女!
    自然想给亡父争取待遇!
    再怎么样,王爵总比节度使显赫!
    但她还是顾忌着名声,便道:“此事,且待吾与娘娘、宰执们商议后再说!”
    赵煦笑着点头。
    商议?
    这种事情,只要提出来,谁会反对?
    大家赞成都来不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