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6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26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第 1/ 页)

    第926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
    童贯将辽主国书,奉到赵煦面前。
    赵煦接过来,拆开一看,便露出笑容来:“辽主还是让步了!”
    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几乎全盘接受了,赵煦前次的要求——
    既,高丽贡辽之岁贡,本属辽之财货,辽以其转输大宋,乃宋辽交子贸易之约定,大宋方面本不该承担相应费用。
    只有高丽贡宋之调停费,辽人方能收取相应费用。
    且,宋辽兄弟之邦,互相帮助,本属情分,所以辽不应收取太多费用。
    赵煦建议,以一万两为宜。
    这样,辽国就应当在元祐三年三月之前,将十三万两白银,送抵大宋交割,以换取大宋方面在元祐三年,为其定向增发四百五十万贯交子。
    辽人,自然是不愿让步的。
    可是,在林希代表赵煦,向辽主提出——待大辽成安公主笄礼,宋辽可议秦晋之事。
    辽主顿时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对耶律洪基来说,虽然,林希所提的条件只是‘可议’宋辽联姻。
    具体如何,将来还有得扯皮。
    绿茶属性,直接拉满!
    但,这已是宋辽交往以来,大宋方面对辽的最大让步!
    其对辽国的政治意义,甚至超过了澶渊之盟!
    因为一旦宋辽成功联姻,那么,辽国就等于在法理上,拥有了中国的宣称。
    从而在法理上,摘掉契丹人出身草原,非是中原的夷狄帽子。
    并将宋辽关系,更改为他们所希望的秦晋、秦楚关系。
    这正是过去百五十年,大宋方面极力避免的事情。
    对大宋方面而言,与辽联姻,等于拱手将自身最大的一张牌,拱手让人——法理。
    这将使辽人拥有入主中原的法理基础。
    而,大宋上下都不会忘记,后晋开运四年(947年),辽主耶律德光在杜重威等人的协助下,攻入汴京,掳走后晋出帝石重贵,灭亡后晋,并在汴京皇城称帝的事情。
    这种历史记忆,给大宋君臣的刺激,就和近代的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给法国人的刺激一样。
    而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最终是被中原各地军民的英勇反抗给打破的。
    其本人更是在北撤途中,死于杀胡林。
    而一旦宋辽联姻,那么下次,再有耶律德光攻破汴京,很可能中原豪杰们就很难再有将之驱逐的心气。
    心理上也可能会接受,一个契丹人建立的王朝。
    何况,如今的辽主,私下自称刘氏,自承是汉高之苗裔。
    何况,今日的辽国,早已用汉制,尊孔重儒,行科举,以郡县治国。
    赵煦对此,自然是很清楚的。
    他将辽主国书放下,然后对童贯吩咐:“童贯啊,且去传我的旨意,命刑学士明日带高丽使臣入宫来见朕!”
    “诺!”
    “对了!”赵煦叫住他:“今日都堂是哪位相公轮值?”
    “回禀大家,今日是左相值守!”
    赵煦点头:“且去请吕相公入宫来!”
    “诺!”
    ……
    都堂。
    吕公著坐在自己的令厅中,厅中的暖阁内,炭火燃烧,驱散了寒冷。
    熙河入贡的上等羊绒,所织的袜子,穿在脚上,使他往年冬日总觉寒冷的双脚,始终暖和。
    但……
    吕公著走到窗前,推开窗门,看向都堂外的景象。
    寒风夹着冰冷的雨水,打在阁楼的回廊上。
    “今年冬日,异于往年啊!”他轻声说着。
    如今不过才十月底,但体感温度却已和去年的腊月相差无几了。
    晚上更是比去年最冷的那几天还要冷!
    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汴京的百姓,在取暖方面,并不需要担心。
    因为,街道司在天马坊的堆炭场中,正在日夜不停的生产煤球。
    脚贩则挑着煤球,走街串巷的叫卖。
    一组煤球十二个,均价不过十五文。
    这个价格,恒定不变,属于是官家的仁政。
    而一组煤球,可供五口之家,两日之用,若省一点甚至够他们用上三四日。
    取暖费用,较之元丰八年,直降了好几倍。
    更紧要的是——因天马坊乃是皇产,煤球工人,皆是街道司雇工。
    因而,即使天冷至此,其价格也是纹丝不动。
    从这里看,便足见官家之仁了。
    不然,若是过去的那几位官家……哪怕仁庙,也早就趁着天冷涨价捞钱了!
    就是……
    那煤球只有汴京有!
    因煤球需铁模才能生产,而铁模,只有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能工巧匠才能生产。
    所以,其他州郡的百姓,该如何过冬?
    “只能希望佛祖保佑,今岁莫要下大雪了!”吕公著喃喃自语着。
    他正忧心着天气,身后传来王棣的声音:“恩相,官家身边的童邸候来了!”
    “快请!”吕公著连忙说道。
    “诺!”
    片刻后,童贯便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吕公著面前,拜道:“左揆,大家有旨,请您入宫议事!”
    “敢请教邸候……陛下诏臣,所为何事?”吕公著问道。
    “却是辽主国书已到,故而大家请左揆入宫商议!”
    吕公著顿时严肃起来,对童贯道:“有劳邸候引路!”
    宋辽谈判,都堂宰执自然也都知情,得到过通报。
    像是吕公著、蒲宗孟这两位宰相,更是深度参与其中。
    其中许多条款,他们都有介入,并各自提出过反对。
    但,之后都被宫中说服。
    这也是,吕公著这样的旧党大臣,心甘情愿的给赵煦当托,替他的许多政策进行辩解的原因——主上虽只幼冲,但于髃臣,却是无比尊重。
    事关大政和国策上的事情,都会和他们商量,并广泛听取意见。
    最终拍板决策,也都必然与都堂宰执达成一致,至少会争取或者说服大多数人。
    自即位以来,几乎就没有出现宫中一意孤行,自己拍板的事情。
    都是和群臣商议,达成共识,然后才宣布。
    这就太让人舒服了。
    君视臣如国士,臣自当以国士报之!
    ……
    跟着童贯,从左昭庆门,进了大内,自内东门到福宁殿。
    在一路上,吕公著感受到了今年冬天的与众不同。
    即使是白天,气温也和去年冬天这个时候的晚上差不多。
    冷,是最直观的。
    哪怕他身上穿着御赐的棉衣,戴着棉制的帽子,手上甚至还有着一双御赐的棉手套。
    脚上的靴子,甚至是用辽国国礼所赠的貂皮所制。
    可吕公著依旧感觉到了寒冷。
    一旦下雪的话,那么气温会低到什么程度?
    吕公著已经不敢想了。
    进了福宁殿,温暖瞬间重回身体。
    吕公著被带着,到了东閤的书房。
    赵煦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臣公著,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赵煦看着吕公著那张又苍老了几分的脸,轻声吩咐:“童贯,快给左相赐座、赐茶,让相公暖暖身子!”
    “诺!”
    童贯指挥着人,将一张椅子,搬到吕公著身后,接着就又命侍女,奉来提前煮好的茶汤。
    吕公著坐下来后,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用着牛奶、糖霜煮好的茶汤,身体的疲惫,瞬间被清空,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今日请相公入宫,却是为明年的宋辽交子以及高丽之事,征求相公意见!”赵煦说道:“这是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相公先请看看!”
    说着,他就将辽主国书交到童贯手中。
    童贯则将之恭敬的送到了吕公著手里。
    吕公著接过国书,先是拜谢了一声,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国书,仔细的看了一遍。
    辽主的让步,自然是在吕公著意料之内。
    毕竟,大宋开出了一个让辽人无法拒绝的条件——未来可能迎娶一位辽国公主,为大宋天子妃嫔。
    仅仅是这个可能,就将让辽主获得莫大的政治声望。
    对辽国安定幽燕、渤海,统治草原上的阻卜等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一旦联姻达成,辽国公主嫁来大宋,循例是要带嫁妆的。
    而辽人的嫁妆,除了金银财货外,恐怕最多的就是契丹骑兵。
    大宋境内,将要有一支契丹骑兵!
    虽然说,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可那些契丹骑兵,都是大宋在战场上俘虏或者从辽国逃亡来的润人。
    忠诚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一支骑兵,却是作为公主嫁妆入宋的。
    一旦未来公主生下皇子,那么,无论是大宋的礼法,还是契丹人的传统。
    这支骑兵及其子孙,都将是那位皇子所有的私产。
    麻烦还不至于此。
    契丹人,从此都可以通过,问候公主的方式,深度介入大宋内政。
    这些麻烦,吕公著自然是清清楚楚。
    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反对。
    哪怕现在,他也不支持。
    故而,放下国书后,吕公著就说道:“陛下圣智,臣自不敢揣测……”
    “只是,臣还是说……”
    “陛下此举,太过冒险!”
    “一旦不成功,则将反噬!”
    赵煦轻笑着:“相公所言,诚乃公忠体国!”
    “种种情弊,朕也从相公及诸位髃臣谏言中知晓!”
    “此举,于我大宋,故有情弊!然,昔郑国献策于秦,使秦修渠关中,十年不能东出!”
    “然而郑国渠成,关中沃野千里,皆得灌溉,此后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概因此事!”
    “朕今欲与辽联姻,亦同此理!短期来看,或有弊端,可长期来看,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公!天下一统之机,稍纵即逝!”
    “若不能一统宇内,朕与相公,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这正是赵煦说服朝臣们的理由。
    宋辽联姻,固然使辽获得了入主中原的宣称,也为辽国扫平了入主中原后的政治障碍。
    但这又何尝,没有为大宋获得入主北方的宣称?
    又何尝没有给大宋扫平将来经略草原各部的障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位辽国公主嫁入大宋,未来,王师北伐,只要在野战上,击破辽国主力。
    那么,契丹贵族们也好,奚王们也罢,就会自己想通的——
    既然宋辽已经联姻,那么大宋天子和大辽皇帝就是翁婿。
    现在人家翁婿间起了纠纷,且胜负已分。
    那,我们这些外人还能怎么办?
    同时,对于底层的牧民、士兵,效果就更好了。
    因为无论是按照草原的规矩,还是中原的礼法。
    亲戚倾轧,互相厮杀,最后出现了一个胜利者。
    这个胜利者,自然可以合理合法的接受战败者的一切。
    契丹、奚族的反抗力度,将大大减少。
    到时候,只要再辅以仁政,轻徭薄赋,施给恩德,底层牧民和骑兵,就没有理由,反对赵官家成为他们的皇帝。
    对大宋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大量的统治和治理成本。
    属于是最廉价的统一方案。
    吕公著听着赵煦的话,拱手道:“圣明无过陛下!”
    虽然,在情感上他拒绝宋辽联姻。
    可是,他是士大夫!
    而且是最正统的士大夫!
    而董仲舒在一开始,就给所有的徒子徒孙,都铭刻一个大一统的基因——王正月,大一统!
    这是士大夫们的使命!
    也是他们的天命!
    所以,历朝历代,只要有可能,无论是君王还是大臣,都矢志于大一统。
    将残破的河山,重新一统!
    南北朝混战数百年,最终是隋唐完成了这个使命。
    自五代以来,天下沦丧,海内割据,九州迸裂。
    北方为胡人所有,西北沦落到羌蕃之手。
    南方的交州,为叛臣所据。
    汉唐的西域,更是与中原几乎断绝了联系。
    昭武九姓,尽没胡尘。
    自汉以来,就是中国藩属,连南北朝的乱世,也依旧臣属中国的龟兹、于阗两国,为回鹘所灭。
    自然的,士大夫们都不满这个现状。
    奈何……
    实力不够啊!
    在过去,大宋别说辽国了,连党项都不能击败。
    熙宁年间,甚至被交趾攻陷了邕州,并将满城军民屠戮。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吕公著们,只能将大一统的理念,埋在自己心中。
    像富弼,更是对先帝进言:愿陛下不言兵事二十年。
    富弼难道不想完成大一统?
    没那个能力啊!
    打不赢就是打不赢!
    强行打,一旦战败,恐怕就只能再一次的衣冠南渡。
    但现在……
    专一制造军器局所制造的火器,却使得大宋,拥有了大一统的可能!
    而为了大一统,吕公著们,可以牺牲一切,做出一切妥协。
    因,这是他们的天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