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怎能说是迷信?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60章 怎能说是迷信?(第 1/ 页)
第760章 怎能说是迷信?
很多人都想跟九元真仙攀谈,但是上百名林府家丁分散在周边,阻止了别人靠近九元真仙。
这些家丁都是刚上过战场,见过世面的的,威慑力远比京城各高门家奴强得多。
所以别人也就只能堵在外围看热闹,没机会去结交林九元。
沈一贯虽然挤在人群里确实不突兀,不会被人非议为以掌院学士之尊跪舔权臣,但如果接触不到林泰来,对他而言同样没有意义。
反正沈一贯遇到难题就问周应秋,“你可有什么办法,与林九元搭上话?”
周应秋也没想到,这沈学士简直就是揪着自己不放了,怎么跟狗皮膏药似的?
不就是你的靠山申首辅已经离开了吗,有必要这么急切另拜山头吗?
其实沈一贯看得很清楚,如果连周应秋这林九元头号走狗都不行的话,找别人前桥搭线更没效果。
最后周应秋还是低声对沈一贯说了几句,他也不知道林九元会是什么反应,且试试看吧!
又过了半个时辰,太常寺少卿林泰来教导完乐舞生的领队们,就在家丁的重重护卫下,板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的向外走。
这场面,宛如四百多年后的小明星出行时雇佣了一群安保似的。
沈一贯连忙叫道:“凯歌中有几句词尚需推敲,可否一起探讨?”
如果换成别人这样说,大概肯定要被人笑话,你也配?
但沈一贯身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词臣领袖人物,完全有资格说这话。
而且翰林院就是为皇帝服务的文学侍从,参与凯歌制作也是理所当然的职责。
林泰来停住脚步,诧异的看了看沈一贯,然后又看到了站在沈一贯的身边的周应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此刻周应秋突然明白,为什么沈学士死活要拉上自己了。
不图别的,就图自己这个“林九元头号走狗”的人设!
只要沈学士和自己站在一起出现,什么都不用说,林九元就能明白沈学士的心意了。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随即林府家丁就让开一条通道,放了沈一贯和周应秋走过去。
一行人不紧不慢的,沿着棋盘街散步,当然这正遂了沈一贯的意,因为方便说话沟通啊。
沈一贯还想引导话题,表达一下结交或者投靠的想法。大家都是曾经的申党,完全有互信的政治基础。
但林泰来从天气聊到美食,从美食聊到教坊司,就是不直接回应沈一贯。
眼看都快走到李阁老胡同的林府了,沈一贯也不好再继续跟着,只能作别。
临走前,林泰来拍了拍沈一贯的肩膀,开口道:“首辅年老天官多病,汝当自勉!”
望着林泰来的背影,沈一贯不能置信中又带着茫然,对周应秋问道:“九元君突然说出这句,究竟何意?”
周应秋翻了翻白眼,“还能是什么意思?你的事成了!”
更直白的说就是,林九元暂时同意收你当啊不,接纳你了。
沈一贯感觉很惊悚,下意识的说:“不是,这么草率吗?连深度交流都不需要?”
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和互信,绝不是凭空产生的,总需要一个过程吧?
你林泰来接纳别人投靠,连最基本的考察都不考察吗?
是不是因为完全不重视自己,所以随口应付?
本来相处时一直很冷静的周应秋忽然变得有点狂热,“什么叫草率?九元公乃天仙下凡,自有神异之处!”
沈一贯愕然,好端端的怎么越说越玄幻了?
而后又听到周应秋说:“九元公双目如炬,洞察之术有如神明,仿佛就是直接窥测天机!
所以九元公不需要与沈前辈有太多交流,也不用对沈前辈进行考察,他只需看你一眼就足够了!”
沈一贯:“.”
这不是迷信吗?你周应秋这嘴脸,与那些乡下土嗨教派的信徒有何区别?
一直以为你们林党是一个理智严密的政治团体,原来氛围也是这么狂热宗教化的。
周应秋仿佛知道沈一贯在想什么,又补充说:“沈前辈别不信,你仔细想想,九元公身边是不是人才辈出?
而且你甚至可以去打听,这些年来,九元公愿意去结交和笼络的人,哪一个发展的差了?”
沈一贯既然打算靠近林泰来,自然对林泰来以及林党很是下过功夫研究。
此时他顺着周应秋的话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林泰来身边的人确实都发展的不错,似乎冥冥之中真有什么运数。
即便离不开林泰来的扶持,但也不能排除他们自身的气运。
最后周应秋一击必杀:“你再看看你的同年赵首辅,万历十三年以前,你能想得到他能当首辅吗?
但九元公去南京参加武科乡试时,一眼就能看出赵公的气运!”
沈一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难道林泰来确实很重视自己,并不是随口应付?
与周应秋分开后,不知不觉走到了首辅赵志皋的家门前。
都是隆庆二年的同年,还都是浙江人,又没什么利益勾连需要避嫌,所以不用太见外,沈一贯干脆就直接去赵府登门拜访。
面对不提前打招呼就登门的沈一贯,赵首辅还挺奇怪的,问道:“今日为何突然登门?”
沈一贯答话说:“今日路过太常寺,观林九元教导乐舞生凯歌,又交谈了几句。
最后林九元对我说‘汝当自勉’,我不得其解。”
赵志皋闻言,便意味深长的说:“这是好事,要恭喜了!”
“好在何处?”沈一贯反问道。
赵志皋说:“三四年前我还是吏部侍郎时,林九元劝我为入阁做准备,也对我说过同样的话。”
沈一贯灵魂巨震!原来那句话的份量这么重!
随即沈一贯摸了摸白发,叹道:“我已经年过花甲,怕是没多少时间了,若能早遇林九元几年就好了。”
赵志皋笑道:“不晚!我也是年过六十才遇到林九元。”
沈一贯开始觉得,周应秋说的可能都是对的.林九元身上确实有一点神性。
面对这样的人,稍稍产生一点偶像崇拜也是可以理解的,怎能说是迷信?
(本章完)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