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6章 亲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36章 亲政(第 1/ 页)

    第538章 亲政
    应顺二载,十月二十四日,年节将近。
    长安,大雪。
    杨序牵着马进入春明门,抬头看去,前方酒旗招展,胡姬作舞,豪客放歌,好一派热闹景象。
    一场动荡之后,归来仿佛依旧是天宝年间。
    他在一间酒肆坐下,准备打听些消息。没等到酒端上来,就被耳畔的议论声吸引了注意力。
    那说的是一对男女的苟且之事,颇为香艳。人群中时不时还发出“不会吧?”的惊叹声。
    “都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哪就能忍得住?”
    “可不是说人已经死了吗?”
    “假死脱身,才好长相厮守,日日相伴嘛。”
    “一直以来传的是他与杨三姐啊。”
    “这你就不懂了,嘻嘻……”
    杨序脸上也浮起了会心的笑容,听了一会之后,他已听出来被议论的两人是谁。
    人们嘴里那倾国倾城、婀娜多姿的红颜祸水当指的是杨贵妃了,至于那名字不能提,却手握重权的年轻人,亦是呼之欲出。
    他的目光便落在挑起这话题并抛出最多内幕的人身上,观察到那人的神情有些鬼鬼祟祟。
    果然,对方很快就把话题稍稍做了些转移。
    “都说他的功劳多大,可一个人能对祖父的女人起觊觎之心,得有多不堪啊。”
    “禽兽尚且不为……”
    杨序眼珠转动,心中有了猜想。等到那人走了,他酒也顾不得喝,当即跟了上去,果然见那人又到下一家酒肆去议论。
    风流韵事其实不用刻意造谣,早就散布开来,压都压不住。但要使它不被淡忘,还是得有人传播,最好还得评点几句,给某些人盖棺定论。
    若问长安城中有谁能做这件事,结果其实是不难猜的。
    再出了一间酒肆,那人往城北走去,杨序快步跟上,过了一道坊门,却是忽然跟丢了对方的踪迹。
    他左右一看,又往前走了一段。身后忽然响起一句问话。
    “兄台跟着我做什么?”
    杨序转过头,脸上已浮起了笑意,拱手行礼道:“我没有恶意,只想见一见你的主人,有厚礼奉上。”
    ~~
    马车载着各式的财宝到了窦文扬宅中,他清点了一遍,脸上就浮起了满意的笑容。
    杨序一进来就表了态,道:“永王作为圣人的至亲兄弟,自然愿意为圣人进奉珍宝。”
    窦文扬姿态摆得很高,道:“大唐没有让诸王出镇地方的惯例,圣人原是想召回永王,念及兄弟之义,方才没有下诏,这是什么?是信任。”
    “圣人真是太信任永王了。”杨序很识相,“我代永王叩谢圣恩。”
    接着,他话题一转,带着疑问的语气问道:“说是诸王不出镇地方,雍王却去了范阳,看来,圣人也十分信任雍王?”
    窦文扬居高临下地看了杨叙一眼,问道:“永王又是何态度?”
    “永王敬奉圣人,却对雍王有所顾虑,担心他不太安份。”
    窦文扬一想,若能联合永王一起对付薛白,自然是很好的,态度当即就好了很多,也不藏着掖着,坦率地指出薛白已经尾大不掉,削弱他并不容易。
    杨序当即代永王表态,愿意为此事出钱出力。
    窦文扬大喜,加之收了杨序的礼,很快便将他奉为上宾。
    如此融洽相处了两三日,杨序遂开始给窦文扬出谋划策,提起了长安城中那些谣言,指出圣人该借助太上皇的力量对付薛白。
    前段时日,李琮提出要让张垍、陈希烈拜相就已经引起了窦文扬的警惕,他心里对李隆基还是有很深的忌惮,闻言也不作声。
    杨叙看出了他的犹豫,道:“窦公,你我该从长远为圣人考虑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太上皇年岁几何,雍王年岁几何?”
    窦文扬是小家子做派,不想放一点点的权力出去。但道理不难懂,经过杨序这一说,也明白若不联合圣人的父兄,很难对付得了薛白,而以薛白的年纪,往后也不会给他们机会。
    杨序又继续劝道:“都在传雍王与杨贵妃有染,太上皇已然颜面扫地。他比谁都想让雍王死。到时窦公你就是挽救社稷的第一大功臣啊。”
    这件事就是窦文扬在传的,他只想到败坏薛白名声这一层,此时才意识到原来还可以一举两得。
    他终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杨叙又提出,现在年节将近,想替永王给太上皇请安,以全孝道。
    大家谈到这个地步了,接下来要通力合作对付薛白,窦文扬也不太好拒绝。
    毕竟他虽收了厚礼,可永王给左藏库的进献可还没到。
    至于李琮,对此也没甚话语权。
    李隆基久居深宫,偶尔能见到一两个外臣,非常开怀,给杨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员赐了一杯酒,席间还提出想搬到兴庆宫去居住。
    父亲有心愿,李琮若是不答应,那就是不孝。可他心里又极不愿意,干脆闭目不答,由窦文扬替他拒绝。
    “兴庆宫因战乱残败了许多,不宜太上皇居住,太上皇还是住太极宫为妥。”
    能够阻止太上皇的心愿,无疑给窦文扬增添了许多权力。
    高力士见不得他的气焰,反过来叱道:“叛军既未攻入长安,兴庆宫能如何破败?太上皇愿意住,如何轮得到你一个奴婢指手划脚?!”
    窦文扬脸色一变,竟然三番两次地被高力士教训,心里已打定主意要把高力士贬谪外放,再行刺杀。
    他也是脸一板,道:“高翁久居深宫,不知宫外的情形,安禄山叛乱以来,民不聊生,朝廷哪还有钱修缮兴庆宫。”
    这是在讥李隆基昏庸,纵容了叛乱,把话给堵死。
    但另一方面,他也暴露出李琮眼下缺钱的困境,早晚还是要妥协的。
    事已议定,十月二十八日,抢在年节之前,李琮就下旨拜陈希烈为相。
    此事有李隆基的影响,中书门下省并没有反对,大唐一直是群相制度,颜真卿拜相以来却一直都是独相,此前是因战乱需要统筹钱粮,如今再反对别人拜相也说不过去。
    战乱之时,陈希烈被薛白拿下之后,也曾为薛白做过几件事,算得上有功。
    用他为相,比起用别人,是雍王一系更能接受的结果。
    至于张垍,既已落发出家,终于再一次错过了成为宰相的机会,这也是各方权衡的结果。
    十月很快过去,应顺二载也就此突兀地结束了。
    在这短短十个月内,李琮平定了河北之乱、俘虏斩杀了契丹可汗,在朝堂治理上也逐渐掌握了一部分权力,似有了再造大唐的明君之相。
    他觉得应顺二载这两年是过渡的两年,薛白对他施加了太多的影响,他每一个功绩背后都有薛白的影子,这让他很不自在。
    接下来将会是他君临天下、大展雄风。
    ~~
    上元元年,正月朔日。
    今日是休沐,颜真卿没去衙门,独自一人待在冷冷清清的家中。
    说是冷清,因为韦芸也去了扬州,如今还未接回来,家中人口少。但其实有不少官员来拜会这个宰相,大门外其实是门庭若市。
    颜真卿旁人都不见,唯有一人前来拜会他见了见,那是杜有邻。
    “朝中这局势,颜公可感到忧虑啊?”杜有邻问道。
    “为何忧虑?”颜真卿反问道。
    杜有邻道:“陈希烈软弱无能,左右摇摆。圣人引他为相,便是为了让他承奉圣人的中旨,可陈希烈施行的真是圣人的意思吗?只怕是窦文扬的。”
    颜真卿没有回答,知道依杜有邻的想法,最后无非是让薛白清君侧,到时好不容易平息的战乱又要再起。
    杜有邻继续道:“若说陈希烈不值得重视,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必要再引韦见素为相,此人却不可小觑,若如此,颜公离罢相就不远了啊。”
    颜真卿不是栈恋权位的人,苦笑着摆摆手,道:“若真是韦见素拜相,我辞位倒是也无妨。”
    杜有邻见他如此,也不再勉强。转而请教起自己的问题。
    “雍王想调令兄颜杲卿,与袁履谦等人到范阳任留守,主持军屯之事,令兄曾在河北担任过营田判官,是最合适的人选。”
    “是啊。”颜真卿道:“家兄到范阳,比留在河北更适合。”
    杜有邻道:“如此一来,东都留守的人选也就空出来了,此职该由雍王举荐,论资历,我虽不才,却还算适合。只是,我若再去了洛阳,颜公在朝中,只怕是无人声援了。”
    颜真卿道:“河北军屯是大事,你任过转运使,熟悉洛阳情况。如此安排甚是妥当,不必因顾忌朝堂党争而耽误了正事。”
    “那,我开了年就去上任了?”
    杜有邻其实已预料到了圣人罢颜真卿相位的决心,才会有今日这次拜访。
    过了一个有些冷清的上元节之后,正月里杜有邻就去洛阳上任了。
    他作为雍王一系资格最老的人,随着他这一上任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代表着雍王一系把关注的重点向东、向北移,从朝堂向地方转移。
    陈希烈是个很圆滑的人,重新回到宰相之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向薛白表忠心,对颜真卿这个后辈也很客气。平时议论国事也是一声不吭,仿佛他在李林甫为相的时期。
    可还没出元月,长安城就出了一桩案子。
    有国子监的生员状告颜真卿曾与韦述、郑虔、苏源明等人秘谋,指斥乘舆,妄称图谶。
    李琮当即表态绝对相信颜真卿,下旨把那告状的生员押入大狱,旨意送到中书门下省,颜真卿却不敢执行,干脆上表请求致仕。
    他是功臣,李琮自然不会允他致仕,遂命陈希烈彻查此案,要还颜真卿一个清白。
    陈希烈借着主审案子得让颜真卿回避的机会,开始掌握政事,并起复了韦见素为门下侍郎,进入了宰相的行列。
    如此一来,以往由颜真卿独断之事,就可以由三个宰相共同商议表决,处置一件事,只要有两人意见一致就够了。
    而这案子只要一日不结,颜真卿就要避嫌,无法在门省理事。没过几日,他再次上表请辞,言辞恳切。
    李琮不得已,无奈之下只好批允了此事。
    于是,在叛乱结束之后不到一年,平叛的功臣们或是出镇边塞,或是在西北防秋,现在留在朝中的宰相也致仕了,相应的,雍王一系在朝堂上的势力到了最为空虚的时候。
    李琮努力了这么久,终于扫平了阻碍,执掌朝堂。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任命官员,窦文扬大肆提拔心腹为朝廷重臣,这些人以天子忠臣自居,最擅迎合奉承,很快使李琮有了飘飘然之感。
    任命了官员,自然需要有政绩,而政绩为何?自然是要让国库充盈,窦文扬遂让各级官员想方设法增收赋税。
    人才与钱财的政策都定好执行下去之后,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薛白这个心腹大患。
    每日朝议,臣子们济济一堂,各献奇谋,都认为当让薛白回长安为李瑛守陵,罢其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的时机也到了。
    简而言之,李琮这边已经掌控了长安,得趁着薛白还没掌控范阳,抢先一步动手。
    ~~
    蓟州。
    连绵的山势尽了,往北是平坦的草原。点缀着或黑或白的牛羊。
    一大片云朵飘过来,压得很低,似想俯瞰一下草原上的一大群人在做什么。
    那是个集市是契丹、奚与唐的互市场。
    有信使策马从南边奔腾而来,找到了一队彪悍的护卫,问道:“雍王呢?有要信。”
    “小声些,我带你过去。”
    一个护卫带着信使往前找去,只见薛白穿着件普通的襕袍,正在与一个契丹少年掰手腕。
    军中都知雍王力气大,舞动数十斤的长槊毫无问题,倒没想到那契丹少年看起来瘦瘦的胳膊也蕴藏着极大的力气,两人僵持在那。
    那契丹少年黑黑瘦瘦的脸涨得有些红,分明是年轻的脸庞,却有种久历风霜后的沧桑与成熟感,唯有一双眼里保有着少年人的天真、单纯。
    见信使来了,薛白加了一把劲,臂上的肌肉愈发凸显,终于把他按倒了。
    也不知那契丹少年细细的胳膊怎就有那么大力气,他登时懊恼,站起身,用他不太熟练的汉语道:“好吧,把我的马卖给你。”
    薛白笑了笑,买下了他的马。那是一匹颇神骏的马驹,四蹄有力,跑起来就不愿停。
    正是见到契丹少年拉缰时那马匹仰头嘶鸣,薛白一眼就看中了,上前问价,那契丹少年既想卖又不舍得卖,好生纠结,说家里有很多马,唯有这一匹是他自己骑的,偏是需要买必需品回去,对薛白的价格有些动心。
    此时收了钱,他便热情地邀薛白去他家里,要请他喝马奶,流露出少年人独有的热忱。
    李林甫重用胡人之时,说他们孔武有力又心思单纯,薛白接触起来,还确实如此。
    “雍王,恐怕伱得马上回范阳一趟。”
    信使终于找到机会,将长安的来信递了过去,并转达了严庄的话。
    薛白看过信,却摆了摆手,道:“不着急,依既定行程吧。”
    数日后,他在更北的草原会见了契丹的新任可汗,恫吓了对方一通,方才不紧不慢地转回范阳。
    颜杲卿、袁履谦等官员已经抵达了,在城门处迎接了薛白。
    彼此都是在常山时的战友,再相见都十分开怀。
    谈及屯田之事,颜杲卿果然是头头是道,解答了薛白许多的疑惑。
    他们还提到了朝廷要向河北征收赋税之事。
    本以为薛白拥兵自重,必然是不会上缴民册、田册给朝廷,更遑提缴纳赋税了。
    “早在两年前朝廷就下旨承诺过不加税,如今却是频频违背承诺,长此以往,朝廷的威信何在?”
    果不其然,薛白对此首先表达了抵触的态度,可接着,他却是话锋一转,又道:“但河北也是大唐之地,这两年因叛乱不曾缴税,今既收复,该缴的税赋自不会少。”
    说罢,他便让人把田册、民册交给颜杲卿。
    他志在天下,大可不必为一点小钱而开割据的坏头。
    信使说的那桩要让薛白急赶回来的急事却不是这个,而是朝廷正式的旨意到了,解薛白天下兵马大元帅等一应官职,命他返回长安,在李瑛的陵地守陵尽孝三年。
    “雍王,起兵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安史之乱才平息,严庄再一次站在范阳节度使府的大堂上说出了同样的话。
    他已经想过了,如今朝堂上雍王一系的势力正是最空虚之时,颜真卿也不在相位,若薛白解下兵权返回长安,必死无疑。
    可若不回去,那便是抗旨不遵,倒不如先起兵造反。趁着平定叛乱的余威犹在,攻下长安不是难事。
    薛白却很平静,问道:“以何名义啊?”
    严庄也考虑过,当然不能以不愿守陵尽孝的名义起兵,因此干脆利落地答道:“清君侧。”
    他换上一副义正辞严之色,沉声道:“圣人重用宦官以来,倒行逆施,早已使天下人不满。雍王当以奉旨诛窦文扬之名起兵。”
    薛白问道:“郭子仪、李光弼、封常清等将领率兵阻我又如何?”
    严庄犹豫了一下,因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紧张地舔了舔嘴唇。
    朝廷之所以敢召回薛白,就是赌这些名将不会纵容薛白造反,一旦他起兵,封常清就能从背后挟制薛白。
    “请雍王邀封常清到范阳赴宴,席间除掉他,夺平卢兵权;再遣使笼络李光弼,我听说他早对圣人重用宦官不满,心有怨尤,当能说服;如此一来,唯有一个郭子仪,以雍王兵锋之锐,当能击败。”
    薛白又问道:“你看我麾下,哪个完全忠于我的大将有本事能打败郭子仪啊?”
    “范阳降将。”严庄道:“田承嗣、张忠志等人忠心于雍王,必愿助雍王夺取大位。”
    薛白目光看去,能看到严庄眼神十分热切,恨不得他立即起兵造反,想必当初劝安禄山时也是如此。
    可薛白不是安禄山,他有自己的考量,不会因为几句怂恿就乱了自己的节奏。
    如今他看似威望甚高,可实际上许多部将都是为了匡扶大唐才追随他,此时起兵就是自毁根基。且根本没有必要他相信要不了几年就会有更好的机会。
    “你知道我与安禄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严庄一愣,答道:“雍王英姿天授,神武非凡,绝非安禄山之辈可比。”
    薛白道:“他是反贼,我却对朝廷赤胆忠心,又岂能效仿他起兵造反?”
    严庄才不信呢,他一眼就看出薛白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是用来迷惑世人的,背后必然还有更厉害的手段。
    只是他暂时还没猜透而已。
    可等到了次日,薛白竟真的给朝廷上表,领旨谢恩,表态愿意卸下兵权,返回长安,只是范阳军屯才刚刚开始,他不忍半途而废使士卒们无粮草可食,需等一两月方能启程。
    等这封奏折慢慢悠悠地送到了长安,李琮看罢,大喜。
    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了,回想着自己的夺权之路,觉得自己真是手段高超。
    回顾种种,自从改了岁首,就如时来运转一般,许多事都顺利了起来。就连他都在认为,也许真的是天授人时。
    也许那夜真的有彗星现于东方,预示着他要成为功垂千古的明君。
    ~~
    过了年节,杨序就从长安启程返回江陵。
    他虽然没带回李隆基的秘旨,但收获也是不小,在朝中联络了一批官员。
    这批官员或是既看出了薛白的野心,不愿附逆,又没能得到李琮的重用,或是看出了李琮的无能,对李隆基抱有期望,对永王李璘颇有好感。
    他们的意图是,永王能够增加太上皇的权威,使太上皇能够纠正圣人在国事上犯的错误,比如重用宦员。
    但李璘听了杨序的描述,却认为这些官员是想要拥立他当皇帝,顿时信心大增。
    “你说,我若如今起兵清君侧胜算如何?”
    杨序一惊,道:“是否太急了一些。”
    没想到,李璘竟是道了一句让他石破天惊的话。
    “薛白已与我约定,举兵共驱长安,先入关中者为帝。我打算先发制人,你以为如何?”
    “这……”
    杨序更加吃惊了,问道:“他为何会与永王做此约定?”
    “早在我赴任之际,他就派人来联络我了。”李璘道:“倒是怪了,我此前不显山露水,他是如何知晓我心怀壮志的?”
    “永王有帝王之气,想是被他看出来了。”杨序道:“若他要起兵,永王待他举事之后,以讨伐之名率军北上,岂不更妥当?”
    “让他进了关中,我还如何攻取?”
    李璘早有腹案,根本不听谏言,霸气十足地道:“自当趁他们两虎相争之际,先夺皇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