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喜上加喜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喜上加喜(第 1/ 页)
苏莱曼四顾左右,显得若有所思。
自登基以来,他一直表现得过于强硬。
正因为强硬,自然而然就免不了遭到了旧贵们的不满。
这些旧贵,即被新上位的儒生不断打击,同时又被禁卫军镇压,哪怕是不满,也是可控的。
可这一次,巨大的挫败,苏莱曼哪怕不必听从李政之言,此时经过了提醒,想来也已明白了。
自己的权威,在这一刻,已经遭受了动摇。
而这……对于苏莱曼而言,却是致命的打击。
奥斯曼的体系之中,依旧还带着当初奥斯曼人部落的原始残留,即强者为王。
苏莱曼阖目,良久,他看了一眼左右的儒生,淡淡的道“不知诸卿如何看待?”
众儒生都低着头,个个抿口不言,殿中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而这沉默……却让苏莱曼皇帝顿时意识到了什么。
他道“怎么,不说话了吗?”
“陛下。”终于有人自是忍不住似的,痛心疾首的道“臣等追随陛下,不曾有过异心,自来了奥斯曼,便与陛下休戚与共,此时此刻,正是非常之时,一旦有贼子操控朝政,那么……我等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诸卡夏之中,多是陛下的同族,此陛下家事也,臣等岂敢妄言,自是陛下乾坤独断。”
苏莱曼沉默了良久,才道“这一次……虽是事败,却和李卿家没有太大的关系,李卿的计划,可谓是完美无缺,只可惜国使馆中有人勾结方继藩,以至事泄。那朱成卖主求荣,朕深恨之,纵碎尸万段,诛灭其阖族,亦难解心头之恨,下旨,速召朱成,押解回京,明正典刑,杀!”
说到了杀字的时候,苏莱曼咬牙切齿,脸色冷冽。
随即,苏莱曼又道“李政此番,虽是顾虑周全,可毕竟也有失察之责,难辞其咎,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李政于是痛哭流涕的感激道“臣本该万死之罪,陛下竟宽厚如此,实是无地自容。”
苏莱曼接着道“这些年来,诸卡夏大多目无纲纪国法,不知纲常,这大明皇帝,虽是倒行逆施,可有一点,却没有错,他们设置了厂卫,查禁妖言,防范于未然,依着朕看,这锦衣卫,也该有了。只是……大明皇帝的厂卫,大多操持于阉人之手,阉人大多不读书,不明理,国家大器,岂可使这样的人操纵呢。李卿家此番虽有大过,可该罚的,也都罚了,敕命其为锦衣卫都指挥,建锦衣卫指挥使司,招募良家子,命其守卫值宿,掌典狱,侦缉廷杖,李卿家,朕令你戴罪立功,切记要谨言慎行,不可再重蹈覆辙。”
李政听罢,连忙叩首“吾皇万岁!”
他行了五体投地大礼,身躯匍匐,激动得发抖。
苏莱曼心情不得开怀,随即淡淡的道了一声倦,于是诸儒生纷纷退了出去。
李政与诸儒出了殿,接着便驻足,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朝诸儒深深作揖“若无诸位先生,学生必死无疑,活命之恩,他日定当涌泉相报。”
众人捋须,面带微笑。
其实一开始……李政就明白,想要活命,引发这些儒生们的危机感最是紧要。
自己的身份,就是儒生。
奥斯曼皇帝新政,本就是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可这一次,作为儒生的自己,居然犯下了如此巨大的错误,那么……整个奥斯曼上下,包括了奥斯曼皇帝,都势必会怀疑儒生们的能力。
这已不只是疑心李政一人了,而是整个儒生的群体。
正因如此,李政到达之后,立即拜见所有重要的儒生,晓以利害,其实就是要引发儒生们的危机感。
而对于众儒生们而言,一旦自己的学问被人质疑,甚至认为百无一用,这后果,是极为可怖的。
也幸好他们是苏莱曼近臣,因此,他们接着在苏莱曼身边的机会,早已旁敲侧击,进行了许多事前的工作准备。
事实上,苏莱曼皇帝并非是傻子,他绝不会只凭身边的儒生们,就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他是理智的,做任何的事,并不会权衡好坏,而是权衡利弊。
最终,他还是见了李政,想要给李政一个机会。
李政起先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朱成,当然……靠推诿责任,是绝不可能让自己活命的,而李政也并不打算靠推诿,让自己活下来。
他真正的杀手锏,在于引发皇帝内心的焦虑。
皇帝登基已有数年,新政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奥斯曼的权力,开始逐渐的集中在了奥斯曼皇帝的手里。
可旧贵族的势力,依旧强大。
李政出使,本就是皇帝恩准。
也就是说,这个计划,和皇帝息息相关。
皇帝怎么可能不圣明呢?若是让人知道,这统统都是皇帝的错误,这个计划根本行不通,那么……少不得会让那些反对皇帝的人,造出声势,让这奥斯曼上下,失去对奥斯曼皇帝的信任。
所以……此事,只能是执行之中出了差错,而绝非是决策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此前李政所铺垫的朱成,便成了替罪羊!
因为他作为副使,乃是最大的执行者。至于李政,当然不能重惩,因为皇帝和李政的决策以及思路是一致的,即然皇帝没有错,那么李政就不会错,李政最大的责任,也不过是失察之罪罢了。
且李政和诸儒们方才的一番奏对,已让苏莱曼皇帝明白,时至今日,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些旧贵们居心叵测,而皇帝想要继续集中权力,唯一的方法,就是依赖这些对他死心塌地的儒生,越是到了危急时刻,身边之人的忠诚,才尤为紧要。
能力大小是次要的。
若是不忠,那么能力越大,破坏力反而越大。
苏莱曼自是懂得审时度势,立即就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最稳妥的选择!
那些旧贵族显然不明白,若是苏莱曼和李政的计划成功了,奥斯曼的国力大增,或许苏莱曼反而会对他们进行拉拢,展现出宽容的一面,告诉他们,朕是如何的正确。
而一旦计划失败,且还是一败涂地,那么越是如此,勒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将会越来越紧。至于李政的安排,苏莱曼自有考量,他需要一套锦衣卫的系统,来监视甚至打击旧贵,而这个犯错的李政,定有着绝对的忠诚,用这样的人,实在再好不过,因为他绝不担心,对付这些旧贵,李政会心慈手软。
这个时候,其实众儒生也是暗暗松了口气,而事实上,其实他们很清楚,自己被李政利用了。
可这又如何呢,重要的是,现在大家的危机都已解除了。
再说李政是自己人,如今手握锦衣卫,拉拢此人,对自己只有莫大的好处。
于是,众人纷纷颔首点头,有人道“李公何必称谢,这都是陛下圣明的缘故啊。”
“是啊,是啊,都是陛下明察秋毫,我等有什么功劳。”
李政微笑,依旧一一作揖谢了,彼此之间相互见礼,又是冗长的相互寒暄。
………………
太子大婚,足足折腾了一个多月。
方家的妹子嫁入东宫,嫁妆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方继藩是个很实在的人,直接送了一车车的金银。
一辆辆装载着宝钞的车马,招摇过市的一路送到了东宫,如此大的排场,京师自是哗然。
朱厚照对此很是欣慰。
方继藩给的嫁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
以至于他受了莫大的启发……现在琢磨着,是不是该再赚一点彩礼钱了。
拿着一个公主的名册,看着自己琳琅满目的女儿们,朱厚照在想,哪个女儿比较适合嫁给方正卿。
“正卿也是朕的外甥哪。”朱厚照对着皇后方氏道“朕要挑一个最好的,哪一个合适呢?还有天赐……天赐年纪也不小啦,现在都会读书了,这个孩子,朕看着长大的,平时教授他文武艺,也不能薄待了。”
方皇后道“陛下,天赐还小呢。”
朱厚照就板起脸道“话虽如此,可是做父亲的,关心自己女儿的婚事。做舅舅的,关心自己外甥的姻缘,这都是很合理的事。”
这个时代,表亲之间成婚,非但不是忌讳,反而是亲上加亲,青梅竹马的表现。
所以朱厚照一丁点也不忌讳。
现在的朱厚照,正是意气风发,西山新城有了大规模的资金,已是热火朝天。
无数的百姓,都盼着这新城赶紧建起来。
商贾们,也蜂拥而入,也都望眼欲穿。
朱厚照登基,比之先皇更激进一些,商贾们对于投资,也更加感于冒风险。
这令朱厚照怡然自得。
正在此时,刘瑾匆匆而来道“陛下……徐经……徐经回来了。”
“徐经是谁?”朱厚照挑了挑眉道。
刘瑾“……”
刘瑾只好耐心的解释道“他是干爷的弟子啊,就是跑船的那个……”
朱厚照想了老半天,才有了印象,随即略带诧异道“喔,他从黄金洲回来了?”
刘瑾便道“正是。”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