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一网打尽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472章 一网打尽(第 3/4 页)
既然已经坐稳了皇位,对于范质这种有才华的前任首相,如果能为所用的话,自然是皆大欢喜。
不过,范质量不同于一般的文臣,他可是尝过独断专行滋味的前任首相。
李中易终究有些不太放心,所以,这才密令刘金山,让他和范质私下里接触一下,听一听范质对于时局的看法。
如果,范质还是老一套的所谓“与民休息”的治国方略,那么,李中易也就懒得再搭理他了。
毕竟,三条腿的蛤蟆难寻,想做官的人类,还少么?
李中易也考虑过了,范质的重新出山,不可能留在京城里。
不然的话,以范质的资历和能力,刘金山怕是难以压住他的。
宿州,地处淮南路,襟临沿海、背依中原、北连古城徐州。
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段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宿州靠近淮河和长江,作为典型的鱼米之乡,物产极为丰富。
然而,自从限田令和限利令被推广过来之后,宿州的局势渐渐的不稳了,尤其是虹县。
“禀村正,您让小人监视的本村谢大官人,今天突然离开了村子。唉,小人不敢离得太近,中途叫他溜得不见了人影。”
谢家村的村正李道南,原本是朝廷禁军第五厢的队正。因为,在作战中伤了一条手臂,便被转职来了谢家村,就任村正。
谢家村是附近百里范围内,占地面积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村。
据李道南的统计,谢家村一共有村民男丁两百三十七人,耕地近万亩。
当然了,这近万亩的耕地之中,有一大半原本是谢大官人的田产。
谢大官人叫谢超武,祖上是军汉出身,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在李中易登基之前,谢家拥有超过七千亩上好的水浇地。
可惜的是,李中易登基之后,颁布的限田令,让谢大官人损失惨重。
虽然,谢大官人也伏了软,把田产分给了家中的子侄们。可是,据李道南所知,谢大官人只不过是口服心不服。
一旦时机成熟,谢大官人必定会联络歹人,起来闹事。
所以,有鉴于此,李道南一直派人暗中盯着谢大官人的一举一动。
果然,限利令颁布之后,谢大官人就开始上窜下跳了,一会子去县城,一会儿又去了州城。
最终,谢大官人勾搭上了距离谢家村三十里地的一伙山贼。
发现谢大官人勾结山贼,其实是个偶然。主要是,谢大官人狗胆包天,居然引着山贼的四头目下山,住进了谢家大宅。
巧合的是,山贼的四头目,让乡军的一位战士认了出来。
于是,李道南赶紧去找了亭正张许强。张许强以前是第四军的都头,转职之后,就任八里亭的亭正。
说是亭正,其实是承担着综合管理职能的乡长兼乡派出所长,同时又是乡民兵营长。
得知谢大官人勾搭上了山贼之后,张许强当即意识到,原本是内部的矛盾,骤然上升到了敌我矛盾的高度。
既然知道了谢大官人勾结山贼,亭正张许强二话不说,领着李道南就进了县城。
县里巡检使的态度,异常之明确,除恶务尽。不过,捉匪捉双,拿贼拿赃,巡检使让张许强和李道南,暂时隐忍不发,等待有利的时机,再将谢大官人和山贼一网打尽。
如今,因为剿匪的经验,告诉大家,不能打草惊蛇。
比如说,甲县出现了山贼,一般情况下,不会动员甲县的乡军。而是暗中集结乙县的乡军,悄悄的进驻预订集结地,等时机成熟了,再全体出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