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老谋深算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641章 老谋深算(第 1/4 页)
码头上,几十名坐在凉席上的地方官吏面前,都摆着一张矮书案。书案上,放了纸和笔。
李中易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民生题目,当众让人抄录后,分发给官员们去做题。
题目其实也并不复杂,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本地的粮食价格最高多少钱一升?最低多少钱一升?白萝卜多少钱一斤?租赁一间房子多少钱?
另外,还有几道政务题。修一里官道,大约需要多少工奴,多少粮食?
本地的警政寺,可有扰民之举?
题目比较多,且很杂。但是,只要是熟悉本地的情况,答题其实很简单。
李中易是起于草莽的皇帝,深知官场的情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每出一个惠民的善政,在各地官僚们的合谋之下,最终都成了坑民之政。
所以,李中易每到一地,都喜欢出民生和政务题,考一考本地的官员们。
如今的地方官府,其实已经变成了几权分立的格局。
巡检司掌握兵权,大理分寺掌握审判大权,警政寺捏着警权。
客观的说,知府、知州和知县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大大的减轻了。而且,分权之后,知府(县)们做恶的能力,直线下降。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司法不再地方化,知府无法利用手里掌握的权势,干预大理分寺衙门的审判事务。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司法地方化,百弊丛生,而无一利。
地方官若想做恶,必先驱使警政寺的恶吏。
如果警政寺抓错了人,大理分寺不可能袒护他们。因为,纠正错抓,是法官晋升时,极其重要的加分项。
直属于朝廷大理寺的大理分寺,由于采取的是法官跨路轮换制度,就从制度上,确保了及时纠正错案的能力。
没有制度保障的善政,都是空中楼阁。
两个时辰后,时间到,郑州的官员们都交了卷。
因为答卷有很多,李中易不可能马上看完,就摆了摆手,让官员们各自散去。
李中易在郑州停留了三天,看完了答卷之后,就开始单独召见相应的官员。
交谈之后,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官吏,李中易都会记在小白本上,以备将来之用。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