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下个目标解决高句丽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273章 下个目标解决高句丽(第 1/ 页)
听到李恪的话,坐在旁边的李世民精神一震:终于要来了吗?自己跟李恪打赌的事情,也代表着终于要开始了吗?
众臣都没有开口,而是默默的低头快速查看手里面送过来的情报,当看到新罗和百济如同他们当初所预计的那样,彻底被拿下之后,大家也就明白,大唐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完成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我们年后就对整个高句丽动手吗?”李靖看完了手里面的资料,然后抬起头看着李恪开口道。
“对,目前大唐南洋的战斗基本已经结束,骠国最后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彻底纳入大唐的管理,如果不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控这些地方,避免引发后患,这件事本应该早就结束才对。”
“到时候李孝恭暂且留守骠国,直到缅甸州彻底稳定之后再返回长安。其他的侯君集,张亮,尉迟恭等人都将在年后返回长安。”
“我的意见是,等到上元节结束之后,大唐就开始在各地通过动员,先通过海运,将大部分的物资暂且运送至新罗、百济,以及山东州等地,为我们明年的作战策略做好万全准备。”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这个是不是太着急了一些?”魏征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毕竟我们刚刚在南洋完成作战,而现在新罗和百济也刚刚进入我们的手中,而且年后的倭国不也彻底可以归入我大唐了吗?”
“这些地方都需要经略,如果稳定一年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再动手我觉得是最好的选择。一年的时间里面,足够我们调集更多的物资,准备的也更加充分,在瀚海州,幽州等地也可以悄无声息的调集更多的士兵。”
“这样的话,我们后年动手,意味着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高句丽彻底剿灭。”
魏征的话倒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房玄龄也跟着点点头道:“我觉得郑国公所言极是,如果有一年缓冲的话,我们行动起来确实更加的便利。”
旁边的李世民差点直接原地跳起来,一年后个屁啊,现在的李恪越来越不好忽悠了,李世民觉得李恪有可能察觉到了什么,时间越拖对他的计划肯定是越不利的,而且既然李恪这么说了,那就证明这件事是有绝对把握的。
大唐的军工器械制造方面李世民可是一直都关注的,但因为目前的国有商行数量以及科研所方面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很多时候这方面的进度不得不放慢的原因是因为大唐的人才暂时还无法跟上。
但即便是如此,大唐的基础科技也已经增加了许多,这也意味着不管是武器铠甲,还是弓箭,床弩等数量增加的速度极快。
有了如此之多的数量保障,大唐打败高句丽不过是板上钉钉的。
你们两个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给老子拖后腿是吧?你们还是不是我秦王府的人了?李世民差点气死。
但是他还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甚至还得给李恪造成一个错觉才行,既然这个混账已经有所察觉,那李世民就得想办法让他误会才行。
所以李世民坐在原地风轻云淡的开口道:“是啊,李恪,这件事是不是需要从长计议,我觉得延后一年或者是两年都可以,现在的大唐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狂飙突进,如果再给大唐两年的时间,大唐消灭高句丽不过是举手之劳。”
一边说,李世民还一边用担心的眼神看着李恪。
注意到自己老爹的表情,李恪就忍不住在心里哼哼了两声,老爹我现在发现了你的阴谋了,你还没打消让我当皇帝的想法是吧?
你不就是想让我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干更长的时间吗?只要时间足够长,那我的声望到时候在大唐各地必然会更高。
重点是,我这种办事的方式会让大唐的官员和百姓都习惯了我在处理朝政。
这会给人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们觉得这是正常的。
两年之后再打高句丽,这意味着他理顺大唐一切行为的时间就要往后拖两年!那岂不是说他李恪玩耍的时间还得再少两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己老爹这都玩上心理战了啊。
明年一年拿下高句丽,然后让自己老爹去泰山祭天,封个禅,解除一下他心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然后最多再有三年,李恪觉得自己就能够将天竺和西突厥解决了。
等这两个地方解决了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大唐就剩下了中东和欧洲,那个时候李恪就可以急流勇退了,他反正到时候不管事了,算上明年再有四年,到时候大唐的一切应该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四年的全国统考以及大学里面的培养,让大唐可以出现很多的基层官员,而今年这一批统考出来的官员经过四年的培养也意味着绝对可以独挡一面。
到时候大唐的国土面积虽然看似庞大,但实际上人口不多,相当多的人口都已经集中在一些地方,形成主要的人口聚集区,这些人口聚集区可以节省大量的官员。
在拿下天竺之后,可以将天竺等地的人口部分迁徙进入大唐内部,尤其是后世中亚以及俄罗斯等地。
那些地方都是地广人稀。
等这些地方稳定了之后,后面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国家就交给老李自己了。
那个时候的大唐根本不用李恪就可以将这些国家全部都给拿下。
也就是说,最多四年,自己就可以到处玩耍了。
想一想,到时候他李恪不过二十五岁,最多了也就是二十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彻底退休了。
到时候他就带着李嫣以及自己的这些媳妇儿,全国到处去种孩子,他还就不相信了。现在种不上肯定是因为他太忙了,这些国事其实也是给了李恪不少压力的。
毕竟他不能让这些国事出现任何问题,他的一个命令有可能影响的就是数十万,数百万的百姓。
所以看似李恪轻松,但实际上压力还是有的。
有压力的情况下,要不上孩子也正常。
不过无所谓,四年后他也不过才二十五岁而已,放到后世,那还是妥妥的年轻小伙呢!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