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闭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92章 闭幕(第 1/ 页)
第992章 闭幕
「以独特视角展示了自闭症患者的世界,让观众对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雨人》用生动的故事替代教科书式的说教,使人们意识到自闭症患者并非无可救药的精神残疾人!」
「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兄弟情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亲情以及社会对特殊群体认知的深刻探讨,它让人们意识到,那些被我们忽视或误解的人群,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价值!」
「达斯汀·霍夫曼成功塑造了一个经典形象,将自闭症患者的各种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汤姆·克鲁斯也展现出不错的演技,让观众看到了角色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
《雨人》首映后,媒体纷纷给予赞誉。
就像第一条评论所言,绝大多数人不了解自闭症,甚至有误解。《雨人》让大家意识到,他们还是通人性的,给予他们关怀和温暖,有可能使之解脱出来一一当然这点很困难,几十年后依旧很困难。
而金皮克的亮相,更引爆了整个电影节。
「金皮克的故事证明,差异可以成为力量,而非障碍!」
「人类大脑的潜能,远比我们设定的正常标准更广阔!」
「他有一颗温暖的心,尽管他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但他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已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在演讲中也传递积极的观念,他是臭纳最大的明星!」
「我为他的演讲所深深感动,在他和他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的光辉!」
此外,《雨人》的配乐也颇受好评,媒体认为「恰到好处的烘托了故事氛围,为影片增色不少。」
配乐的叫汉斯·季默,一位大神,代表作包括《狮子王》《加勒比海盗》《功夫熊猫2》《沙丘》《蝙蝠侠》系列等等。
陈奇的剧本也被称赞了一下。
「相对于金皮克,我更想把他的脑子解剖研究,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写出如此原汁原味的美国家庭伦理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他更具天才性。」
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
比如认为霍夫曼的表演过度,一半天才一半白痴的设定太戏剧化,把金皮克请出来是哗众取宠,为影片加buff拿奖云云-但很快淹没在一片倒的赞誉之中。
在这种时候,大多数都是聪明人,少有自讨没趣的家伙。
金皮克成了大红人,文化官员、戛纳主席亲自招待了一场晚宴,各电影的派对都以能请到金皮克为荣。不过他父亲看护的很好,避免了很多无谓的社交,让金皮克的状态一直很稳定。
如此纷纷扰扰中,一眨眼电影节临近尾声。
按照惯例,获奖者会接到主办方的邀请函,参加闭幕式,《雨人》自在其中。
「哈哈哈!」
「如果我们是家独立电影公司,光卖版权就会赚翻了,已经有几十个片商来找我。可惜哥伦比亚有自己成熟的渠道,要按照规矩来。」
普莱斯情绪高亢,《雨人》的强大口碑和王牌金皮克,让他看到了拿大奖的可能性以及票房战绩,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忽问:「陈!《雨人》是我们合拍,可以在中国上映么?」
「可以啊!中影两万美金买断。」陈奇笑道。
「两万???」
「两万不少了,我们很穷的,进口片最高两万买断,少的只有几千。《雨人》是合拍,中影可能连两万都不想给。」陈奇耸耸肩。
「出于友情,我不好说什么。如果你想让《雨人》在中国上映,我肯定不设任何障碍。」
普莱斯很够意思。
俩人又研究了一下《雨人》的后续上映,自然是征战暑期档了。这种片子的票房可能不会在首周、次周爆炸,但可以长线上映,让口碑发酵,慢慢把票房顶上来。
金皮克同样是关键。
复纳影展一晃即过,很快到了闭幕式,
《孩子王》同样获得了邀请函,让代表团大为兴奋,起码会有个小奖吧?小奖也成啊,回国也是荣耀。陈楷歌闷闷不乐,完全被陈奇打击到了。
他是去过美国的。
1986年他被电影局选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在纽约大学进行研修。结识了奥利弗·斯通等导演,观摩了《野战排》的后期制作,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等等。
自己回忆说:「纽约的地铁里,乞巧和股票经纪人擦肩而过,这种赤裸的资本主义图景让我失眠。」「中国导演背负更多历史重负,而美国导演更关注个体表达」。
总之就是受到了「震撼」!
所以他对陈奇能鼓捣一出完全西方化,并且大受欢迎的电影,同样感到了震撼和不解。
顺带一提:就是这次赴美,陈楷歌才认识了洪晃,二人1989年在美国结的婚。很快就离了,然后又找倪萍,再接着是陈红。
陈红为啥能过的久呢?
因为她没文化,性格也不强势,陈大导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能拿捏住。看《阿瑟请坐》就知道了,陈红用一种非常尴尬的语言来描述一道菜,那妥妥就是陈大导的风格,脑子早就被同化了。
跟半封建半殖民地家庭似的..
话不多说,闭幕式当天。
戛纳除了主竞赛单元,还有一些分支单元,同样有奖。开幕式的剧组起码几十上百个,最后能坐在闭幕式现场的只有十一个剧组。
《孩子王》全体正装出席,黑西装,系领结,皮鞋擦的一丝不苟。
谢园穿上倒也人模人样,陈楷歌还是浓密的大胡子,颇像后世一个叫「峰哥」的网红。
经过了一些开场环节,本届评审团亮相。主席是一个不认识的意大利导演,娜塔莎金斯基美若天仙的坐在上面,不知陈奇能不能看到,反正对他的方向眨眨眼。
为了不落人口舌,陈奇与娜塔莎在影展期间并未见面,毕竟一个是评委,一个是参赛者。
此刻,他还真接收到了信号,心中大定。
紧跟着开始颁奖,先是一些小奖,什么国际影评人奖、艺术贡献奖、技术卓越奖、评委会奖一堆这个评委会奖和评审团大奖还不一样,等级要低,实打实的分猪肉。
「恭喜来自中国的电影《孩子王》,获得教育贡献奖!」
嗯??
当这个名头喊出来,全场一懵。
教育贡献奖是什么奖?一听就是临时设置的。给大奖吧,不够资格,给小奖吧,猪肉还不够分的,索性临时弄了个教育贡献奖。
陈楷歌也反应过来,面色一黑,起身上台。
敷衍的说了几句,匆匆下来。凡事都怕对比,他握着这个奖杯,倒觉得至少比金闹钟奖强些。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