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北影厂的状况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94章 北影厂的状况(第 1/ 页)
第994章 北影厂的状况
京城的夏天与戛纳的夏天并不相同,只觉得它干燥。
自1970年搬入北太平庄以来,北影厂已经在此18个年头了,继汪洋、胡启明之后,迎来了又一位新厂长:宋充!
宋充今年47岁,正厅级,标准的少壮派。
此刻,他坐在办公室里,听李韶红汇报《银蛇谋杀案》的进展,笑道:“既然顺利,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要有顾虑,我完全支持!”
“好的!谢谢厂长!”
李韶红开开心心的走了。
她从北电毕业后,分配到北影厂,做了三部片的副导演,眼看着同学陈楷歌去戛纳,眼看着张艺某去奥斯卡,心里着急啊。若按北影厂的传统,起码再熬几年才能独立执导,好在宋充来了。
宋充之前在儿影厂干的不错,把他调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北影厂的颓势。
上任后确实点了三把火,其中一项就是主推娱乐片,大力支持年轻导演,所以李韶红才得到机会,拍了《银蛇谋杀案》,由巩丽的同班同学贾宏声主演。
这片子很cult,主角心理变态,专门绑架少女,放出银环蛇将她们咬死……与李韶红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青楼梦》完全不搭,只能说年轻导演冲。
“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彻底一个烂摊子!”
李韶红出去了,宋充在屋里唉声叹息,又翻了翻北影厂的账本。他上任也没多久,但账本已经翻了上百遍,好像多翻一遍就能变出钱来。
北影厂迄今为止,已经欠了一千多万的债务,都是从银行借的。
早就到期了,根本还不起。
还不起,就不能继续借,那就更没钱。银行也懒得搭理了,后世欠债不还,银行可以催讨、拍卖,企业可以破产重组,但这是80年代!还是北影厂。
你能把北影厂拍卖了啊?
“一百三十个演员,有戏拍的只有五十个……到处都是窟窿!”
宋充头疼,有点后悔接这个活了。北影厂家大业大,与儿影厂的情况完全不同,但既然做厂长了就得想办法,他脑筋灵活,胆子大初步有了方向:
一是不跟银行借钱了,要多渠道的借钱;二是引入外资,做合拍片;三是卖影片股份,向全厂职工和全社会集资;四是在厂内实行承包,各谋出路!
不得不说,这几个构想确实很有突破性,也是逼到这了。
宋充想到此处,忽地起身出了门,下楼拐到招待所附近,那边已经盖了好几间平房用于出租的。其中有一间挂着牌子,上写:“吉地新形式电影技术开发公司!”
“张总!我来串门了!”
宋充性格开朗,善于交际,进门就开玩笑。里面坐着一位,正是刚退休的副厂长张尔瓒,笑道:“您可别打趣我了,我算什么总啊?”
“哎,听说深圳满大街都是总,您开公司自然也是总!”
二人说笑了几句,宋充坐下来,张尔瓒看看时间,还差点,下午两点钟才开始呢。
这家公司怎么回事呢?
电影局前不久派了一个任务,让北影厂搞70毫米宽银幕电影。张尔瓒是搞技术的,理应他负责,但刚巧他退休了嘛!于是三方研究,弄了个公司挂在北影厂下面。
每年给两部电影的指标,让张尔瓒研制70毫米宽银幕片。
北影厂又没钱,宋充索性推行自己的改革想法:让张尔瓒卖影片股份,公开集资。
历史上,这家公司做的第一部电影,正是《无敌鸳鸯腿》!而陈奇早早把《无敌鸳鸯腿》发在《故事会》上,又让上影厂拍了,便出现了变化。
张尔瓒找了一个剧本,叫《江南奇侠》。
讲南宋年间,一个大侠帮助岳飞抗金,结果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去,死于风波亭。这位大侠营救不成,心灰意冷,带着妻子退隐江湖。
王群、黄秋燕演一对侠侣,男女主角。
另有孙健魁、熊欣欣、何情、陶蕙敏等人,全是东方公司的班底——北影厂拍别的可以,拍武打片,没有那些人才。
孙健魁、熊欣欣长期在香港混,甚至去过美国,早看不上这点钱了,今次属于友情支援。
《江南奇侠》预算110万,张尔瓒先去广东筹了80万,剩下的打算在京城募集。告示早就贴在厂区了,下午两点开始,目标预期是20万。
“您说能完成么?”宋充心里没底。
“我说句不中听的,厂里没钱,职工有钱。大家在厂里不愁吃不愁穿,花销少,多了可能没有,几千块还是可以的,就看他们敢不敢投了!”
张尔瓒心中暗道,倘若龚雪在京城,一个人就能把20万包圆喽,但不能那么干。
眼瞅着到点了,没人来。
又等了一会,两点一刻,几人正焦急间,终于看到一位老职工鬼鬼祟祟的进了门,开口便道:“老张!你这靠谱么?别整赔钱喽!”
“拍电影有赚有赔,还用我教你么?你投就投,不投滚蛋!”
张尔瓒骂道,都是熟人,说话也不客气。
“嘿嘿!我问问还不行啊?”
这人走到桌前,道:“咱们这片子武术指导是谁啊?武打片要打的精彩,不然没人看的!”
“武术指导孙健魁、熊欣欣!你到底投不投?”
“投投!他俩在就好了。”
这人摸出一包钱来,用报纸裹着,贼厚,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一捆捆全是十块的钞票,咬牙道:“四千块钱!你点点!”
“哟嚯!”
张尔瓒一惊,道:“我说老李,你可是有名的铁公鸡,能舍得拿四千块钱出来?”
“我俩孩子都结婚了,都是正经单位,我和我爱人没花销,又特么不给涨工资……”
说到这,他横了宋充一眼,宋充只当没看见,“所以我们一商量还不如拿钱出来试一试,主要也是信任你,知根知底的。”
“你别介,到时候赔了又该骂我了。”
张尔瓒滴水不漏,把钱递给财务,当场清点登记在册,事后如果赚了钱,按照比例分红。因为去年政策变了嘛中影不再统购统销了,可以谈分账、买断、代理等发行方式。
在国企时代,尤其是大国企,职工真的从生到死一条龙全包,家家都能存点钱。
有了这个开头,人一下子多起来,眨眼排成了队。
都是几千几千的,再少没啥意义,多了又不敢冒险。张尔瓒已经一脑袋汗,甚至喊道:“找个麻袋!麻袋!装不下了!”
“哟!老张今天背一麻袋钱回家了?”
“一麻袋不够,起码三麻袋!”
“你可别贪污啊!”
“贪个屁!我特么都退休了,少在这胡说八道!”
张尔瓒怒道。
历史上,这家公司一共拍了五部片,部部赚钱。但张尔瓒每个月还是100块钱的退休金,赚到钱就搞设备,继续拍戏,或者上缴给北影厂。
但70毫米宽银幕成本太高,后来就不做了。然后又投资游乐园,搞宽银幕影城,也失败,钱就赔光了。
这家不起眼的公司在整个改革大潮中微不足道,只能说是国内电影的一次小尝试。
五点多钟的时候,终于忙完了。
张尔瓒累的不行,拿起册子一瞧,吓一跳:“集了三十多万!”
(本章完)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