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3章 周武帝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13章 周武帝(第 1/ 页)

    第413章 周武帝
    长安。
    宇文宪骑着战马,领着浩浩荡荡的骑士们出现在了北面官道之上。
    宇文宪看起来格外的疲惫,他又瘦了不少,脸色暗淡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睁都睁不开。
    在得到宇文邕的命令之后,他只能放弃了夺回夏州的主张,只是收回了一个残破不堪的延州。
    安排好了前线的战线部署,他又急匆匆的返回长安,天子下令要召见国内的重臣们,一同商谈大事。
    在先前的战事里,宇文宪是少有的能跟高长恭,斛律羡,斛律光三人正面硬抗,能给与他们一些压力,互有胜负的将军,他的地位因此而提升,过去只是因为皇帝弟弟的身份而被看重,当下,许多人都认可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将他当作真正的统帅来对待。
    宇文宪不知在想看什么,眼里藏看深深的担忧,
    当他们来到了城门口的时候,远处有人前来迎接。
    宇文邕的好几个亲信重臣都在其中,看得出皇帝对宇文宪的重视,而带头之人,正是皇帝的长子,鲁国公宇文。
    宇文穿着普普通通的衣裳,站在众人的最前头,左右张望着,眼里是说不出的委屈和可怜。
    宇文宪很快就下了马,他领着其余诸多大臣们,朝着鲁国公的方向快步走来。
    虽然宇文到如今都没有正式被册立为太子,但是作为嫡长子,本身又没有什么缺陷和不足,成为太子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这从宇文赞让他来迎接叔父就可以看得出来,
    宇文宪看向了面前的小家伙。
    宇文比北齐小皇帝小了一岁,刚刚年满十岁。
    他看起来畏畏缩缩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满是惊惧,额头上有明显的伤疤,一半的脸有些红肿,看着他,宇文宪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些。
    「阿....你这是怎么弄的?」
    宇文赞看向叔父,却不敢说话,只是摇着头。
    宇文宪本来还有许多话要与他说的,此刻却都说不出口了,他长叹了一声,摸了摸宇文的头。
    而后,他直接看向了不远处的另一位大臣。
    邓国公窦炽。
    窦炽在先前的战场上受了伤,无奈撤退,率先回到了庙堂。
    宇文邕对他颇为信任,很多事情都询问他的看法。
    两人相见之后,便一同往城内走去。
    宇文邕也不说话,就默默的跟在了两位国公的身后。
    宇文宪警了眼他,而后看向了窦炽,「兄长何以下手这么重?不过是个阿窦炽一愣,迟疑了下,「此天子家事...
    宇文宪便没有再询问,两人骑看马并肩而行,窦炽心里有看许多的困惑「听闻延州被破坏的极为严重,这是真的吗?」
    宇文宪也不瞒着对方,如实说道:「高长恭几乎都将延州给搬空了,能带走的都没有落下,只有部分人得以幸免,在北面的那些成镇,也都被他烧毁推倒,南面的哨塔之类也没能保全。」
    「我们费尽心思,却得到了一片空地..::
    「好在,我控制下的那些城池还是没有遭受到破坏,至少不会真的变成一片空地。」
    宇文宪的神色低落,他又说道:「高长恭着实狡诈..:.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留住延州,贺若弼说的对,他一直都在往后方运输物资和人力。」
    看着如此悲痛的宇文宪,窦炽不敢再询问其他的事情了。
    他只是劝慰道:,「齐国公,这只是一时的失利而已,尽管此番受挫,可却有许多年轻的俊杰趁势而出,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有的上不动马,有的举不起刀,但是有这些后生们在,大周便不是没有希望的。」
    ‘尤其是齐国公,当初跟着宇文护出征的时候,国公还只是略微知道些军事而已,如今却能跟高长恭正面作战,不落下风,国公尚且年轻,往后,
    未必就没有机会能战胜刘桃子!」
    窦炽倒是很乐观,连着劝说了几句,
    宇文宪也只是回了他一个略显苦涩的笑容。
    三位国公回到了皇宫,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得以与宇文邕相见。
    宇文邕看到窦炽跟宇文宪站在一起,而宇文却落在最后,跟他们拉开了好长的距离,眼里的喜色顿时消散,闪过一丝恼怒,又即刻消失。
    「阿宪。」
    宇文邕笑着拉住弟弟的手,热情的邀请两人坐下来。
    窦炽倒是很明白大事,不敢停留,请辞离开,宇文赞是想走又不敢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宇文看着他,更是生气,「愣在这里做什么?!」
    宇文赞不太明白,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我..也坐下来?」
    「坐下来干什么?出去!现在就出去!」
    宇文打量着父亲的神色,更加困惑了,不知道自己是该走,还是该留下来。
    宇文宪及时开了口,,「阿赞,你先回去休息会。」
    宇文赞这才低着头离开了。
    宇文邕失望的看着离开的儿子,又看向了一旁的弟弟,「这厮向来是听不懂人话的,听不懂气话,也听不懂好话....愚蠢,无能!」
    宇文宪轻声说道:(「兄长,阿赞尚且年幼,岂能对他如此严厉呢?」
    「况且,我看他的身上还有伤....\n兄长下手太过了些。」
    「这是国家往后的储君,还请兄长勿要如此苛刻....
    宇文邕皱起了眉头,轻声说道:「就是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我才对他严厉。」
    「这并非是因为我不爱他,当下的局势你也明白,他读不好书,用不好剑,甚至连待人都不会,如何能继承父亲所留下的事业呢?如何能对付那些凶恶的敌人呢?」
    「其他的事情,我都随你怎么说,唯独阿的事情上,你勿要再劝!」
    宇文邕的性格倔强,但凡是自己所认定的事情,是怎么都不会去改的,
    宇文宪也只能作罢。
    两人不再谈论宇文赞,宇文邕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他并没有因为先前的战败而责怪宇文宪,反而是夸赞起弟弟的勇猛,对弟弟表露出的非凡的军事才能格外的欣慰。
    如此夸赞了许久,宇文邕方才与他说起了正事。
    宇文邕让众人暂且离开,等到屋内只剩下了兄弟二人的时候,他才缓缓说起自己的想法来。
    宇文宪听闻,大惊失色。
    「兄长想伐陈??」
    宇文宪不可置信的望看自家兄长,急忙说道:「兄长,当下如何还能出兵啊,我们在北面才刚刚吃了败仗,长安周围更是一片狼藉.....
    「失之与北,取之以南。」
    宇文邕平静的说道:「我不会再轻易与刘桃子交战了。」
    「这次战事足以证明,刘桃子的国力已经在我们之上了。」
    「我们当下得想办法提升国力,得为将来考虑才好。」
    「我准备对宗室进行封王。
    「封王??」
    宇文宪依旧是不太能理解。
    宇文邕解释道:「先前我发布诏令,打击大族,打击释家,可都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各项政策都只能局限在长安,无法到各地去。」
    「我后来才想明白,这是因为地方上的人已经成了气候。」
    「各地的官员们,或许对我是忠诚的,但是,比起我而言,他们对其宗族和友人们更加的忠贞。」
    「这些官员,不是大族出身,就是军头出身,彼此利益交织,根本不在意国家的兴盛,所能看到的就只有自己的利益。」
    「而我大周的百姓们,竟会去帮助刘桃子的军队来对付我们自己人。」
    「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地方上的这些虫们,将我的子民祸害到了什么地步??」
    宇文邕的脸色阴沉,「我需要你来帮助我。」
    「过去宇文护多重用自己的儿子们,任由他们肆意妄为,我一直都恶之,可现在,我却明白了些他的想法。」
    「能治这些大族勋贵的,就只有宗室了。」
    「我准备大封王,让宗室们来逐步掌控兵权,掌控地方,用他们来推行我所想要的改革。”
    「阿宪。」
    宇文邕看向了自家弟弟,「你的想法呢?」
    「你勿要有任何的隐瞒,也不要怕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定要说实话。」
    他拉住弟弟的手,「当今大周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若是兄弟们都不能齐心协力,那父亲的基业就真的要葬送在我们的手里了。」
    宇文宪听着宇文邕的话,脸色格外的迟疑。
    有些话,真的是不该让自己来说,不该让自己来参与,可想起当下的局势,宇文宪索性咬着牙,也不在意了。
    「兄长,您只看到了宗室之成效,却没有看到别的。」
    「古代的魏国曾全力打压宗室,晋朝相反。」
    「兄长可还记得晋朝的下场吗?」
    宇文邕惊呆了,他看着面前的弟弟。
    作为宗室,能主动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真的不容易,宇文邕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他轻轻握着弟弟的手,「就因为你这句话,我便觉得不必担心宗室。」
    「宗室之内,并非都是像宇文直这样的人,也有如你这般的。」
    「普朝之乱,那也是爆发在皇帝驾崩之后,皇帝还在的时候,他们是不敢为难的。」
    「当下我们都还年轻,身强力壮,危险就在眼前,却没有办法去考虑往后的事情,天下的诸多政策,哪有完美的呢?」
    「任何政策,都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
    「当初父亲他们施行授田,百姓们感恩戴德,如今却被一些人变成了恶政,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宇文宪点点头,「好,我愿意帮助兄长。」
    宇文邕这才继续说道:「提拔宗室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改革才是最重要的。」
    「我当下准备了四个方案。」
    「这些我稍后再与你细说,除了这些内部的事情,就是外头的事情了。」
    「陈国。」
    「我们当下失去了险要的位置,刘桃子得到河南地,不出几年,他的国力就提升到更加可怕的地步,这一点,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周国的国力本来就不如齐,何况是刘桃子呢?」
    「我想要攻占陈国,以江水作为防线,等待北边出现变故。」
    宇文邕清了清嗓子,「你且听我细说。」
    「这些时日里,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各地都缺少粮食,但是南边是不缺的,南边没有遭遇过惨败,粮食充足,只是要调到北边实在不容易。」
    「权景宣等人在南边造船,荆州有我们规模极大的水军。」
    「这些水军占据了有利的方向,可以顺江一路南下,直捣黄龙。」
    「陈国对我们没有防备,他们将心思都放在了两淮地,荆州的诸多地方防守有空缺。」
    宇文邕还想要说更多,宇文宪却直接打断了他。
    在兄弟打开心胸畅谈之后,宇文宪都变得大胆了许多,他认真的说道:
    「兄长,我觉得不可行。」
    「哦?为何?」
    「兄长方才所说的都很对,但是,忽然袭击,能拿下陈国的许多州郡不假,而想要彻底灭亡陈国,只怕是不容易。」
    「就算我们杀到了建康城外,那陈项也绝对不会轻易投降,他周围的将车们也不会像过去侯景之乱时那样原地不动,会以最快的速度出兵相救,若是出兵多了,就容易变成拉锯战,到时候南边的粮食也会消耗完,对国力造成更大的影响,若是出兵少了,就会被他们直接歼灭。」
    「陈国并不缺乏大将,这些人完全有能力应对如此袭击。」
    「一旦事情没有成功,那我们与陈国就再也不能齐心对抗汉军了。」
    「一面要提防刘桃子,一面还要盯防陈人袭击。」
    「弊大于利。」
    听看弟弟的话,宇文邕顿时迟疑了起来,也不像方才那般自信满满。
    宇文宪却认真的说道:「但是兄长对国内的安排,我倒是很想要听一听..:.当下我们的疆土依旧很多,古人云:在德不在险..:.若是真的能完成兄长所说的这些革新,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便是失去了夏州,刘桃子也不能轻易击破我们的军队,登上我们的城池。」
    宇文邕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他认真的跟宇文宪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的周国,此刻文因为别的事情而争论不休,
    四月,皇帝宇文邕忽然下令:封赏诸宗室。
    齐国公宇文宪进位齐王,赵国公宇文招进位赵王,越国公宇文盛进越王,滕国公宇文进滕王.::.而鲁国公宇文也正式从鲁国公变成了大周太子,去掉了公爵。
    此事迅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宗室们格外的激动,从国公进王爵,让他们的地位直接超过了过去的那些国公们,双方不再是平级的关系,宗室们开始稳压这些国公们一头。
    如今国公们死的死,伤的伤,老的老,根本就没有能站起来反对宇文邕的,相反,宇文邕这些年里提拔了很多宗室进入军府和地方,这些人都成为了宇文邕的先头兵,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国公们,就看谁敢公开表明自己不满。
    朝臣们对此也颇有些不赞成,他们以过去那些大肆封赏宗室而引发叛乱的事情为例子,劝说宇文邕。
    宇文邕记住了这些劝说者的名字,而后将名单交给了宗室的兄弟们,
    一时间,宗室们格外的强势,对着那些朝臣以及其背后的国公们发起猛攻,越来越多的位置落在了宗室的手里。
    五月,宇文邕下达了第二篇诏令:继续封赏!
    纪国公宇文康为纪王,毕国公宇文贤为毕王,鄯国公宇文贞为鄯王,宋国公宇文实为宋王,汉国公宇文赞为汉王,秦国公宇文势为秦王,曹国公宇文允为曹王。
    在大肆封王的同时,对其余的宗室也各有赏赐,有能力的宗室优先得到日托至全宇文邕甚至暗示宗室长者,让其寻找有才能的宗室来继嗣那些没有后人的国公,以此来进行封赏拉拢。
    一时间,国内大多重要的位置和军队都姓了宇文。
    宗室们纷纷高呼,当真是圣王!!
    在完成了对内部官员的革新之后,宇文邕终于决定大刀阔斧的对国内进行改革了。
    而宇文邕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灭佛。
    宇文邕直接下达诏令,诏令里说到如今寺院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
    又不承担役租税,鱼肉百姓,违抗官府,私下里勾结陈国,在各地宣扬陈国的仁政,导致有百姓们脱离周国逃亡陈国等等,在寺庙内囤积粮食,藏军械申胃,挑选年轻人来充当武力,有谋反的嫌疑云云。
    在控诉了对方的恶行之后,宇文邕要求各地开始灭佛运动,效仿刘汉,
    清理寺庙,释放其佃户,收回其耕地,流放高僧,烧毁经书。
    周国上下惊,不知有多少人哭着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有官员通过辞官或者抗拒执行来反抗宇文邕的诏令。
    宗室个此刻就派上了很好的用场,这些刚刚因为宇文邕而拿到了权力的年轻宗室们,亮起了獠牙,开始对这些不服从者下手。
    只是短短几个月内,周国之内,也变了天。
    小善人家,家家哭号,大善人家,纷纷上路。
    灭佛只是宇文邕诸多政策里的一个而已,他不只是要打和尚,他还要打大族,打勋贵。
    国内道士们坐不住了,纷纷上书皇帝,希望能将这些寺庙变成道观。
    却不知,这是刚好撞在了宇文邕的枪口上。
    宇文邕顺手将道士们也给禁了,下令各地在打寺庙的时候别忘了带上道观。
    而后,皇帝第五次下令,这次的矛头是直接对准了大族。
    皇帝带看破釜沉舟的胆气,丝毫不怕国内会出现什么变故或者动乱,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束手束脚,抱着要么生,要么拉着你们一起死的态度,开始对一切不公事下手。
    皇帝的第五次诏令,再次重新讲述了下耕地和佃户的问题: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谎报耕地者,至死!民庶为人奴婢者,释放!
    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西边开始了。
    ps:丁酉,纪国公康、毕国公贤、鄯国公贞、宋国公实、汉国公赞、秦国公势、曹国公允并进爵为王。一一《周书·武皇帝本纪》
    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
    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一《周书·武皇帝本纪》
    我习惯带看耳机码字,结果耳朵炎症了,听东西很模糊,而且还疼,先前好了点,这几天又复发了,得每天滴两次药水,更新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些影响,我争取早些补上,同时也劝各位读者勿要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戴入式耳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