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万人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46章 万人敌(第 1/ 页)
第446章 万人敌
黄法氍皱起眉头,「是宇文邕亲自追击不成?」
高延宗哈哈大笑。
他看向了身边一位骑士,「你带着黄将军他们先行撤离。」
黄法戳大惊,「那将军?」
「我自是要留下来断后!」
「岂敢让天王爱将为我断后,我自当.....
「勿要说了,敌人都冲杀过来了,去吧,去吧。」
高延宗不屑的挥了挥手,让黄法等人离开,黄法戳见自己劝不动他,只好再三恳求,希望高延宗勿要冒险,而后才领着军士们继续撤离。
高延宗握紧了手里的长矛,瞪圆了双眼,盯着远处那正在靠近的敌方大军。
此刻,在他身边的骑士们也不过数百人而已。
高延宗笑了起来,「诸位,可有惧怕者?」
「若是惧怕,可以跟着黄法戳一同撤离。」
「愿与将军死战!!」
骑士们纷纷高呼起来。
高延宗舔了舔嘴唇,「看那阵仗,是宇文邕亲自前来。」
「斛律将军杀二国公,扬名天下,我兄长坐镇夏州,无人不知,如今,合该吾等建功!」
「我欲领诸位擒宇文邕,建不世之功名,若事成,吾等皆侯,若事不成,则当死,何如?!」
周围的骑士们顿时激动起来,神色亢奋。
生擒宇文邕??
这要是干成了,就不是什么功名不功名了,想当年,分尸项羽的士卒,尚且都能建立千年的世家。
今日若是能效仿那些勇士,分了宇文邕,那实在是不敢想!
众人纷纷喊道:「愿随将军建功立业!!」
高延宗哈哈大笑,他的眼里竟没有半点的惧怕,他举起长矛,指着敌人。
「贼兵势大,可急着抓住黄法戳,飞速行军,坏了阵型,无论前后,还是两翼,都已经被扯乱,无法迅速结阵,吾等只需要往中军去,不管其他,直杀宇文邕,我料定敌人定然大乱,必能建功!!」
「诸位!建功立业,就在今时!随我冲!!‘
高延宗怒喝了一声,面对前方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不退反进。
随着高延宗冲杀出去,骑士们跟在他身边,一同冲锋。
片刻之间,他们就与这些冲锋而来的周人撞在了一起。
说起来,这么多的大军铺开,这数百人简直是连个浪花都卷不起来,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不值一提。
高延宗长矛左右出击,两个骑将只是照了个面,就被他刺杀当场,滚落下马高延宗的目光直锁定了敌人的天子大。
无论敌人有多少,只要能杀到那个位置上去,一切便都能解决了。
宇文邕急看追击,前军颇为分散,高延宗逆行而上,一路杀,魔下竟无一合之敌,越杀越勇,身边的骑士们,也是不断的冲杀,毫无惧色,高延宗彻底打乱了敌人的冲击,一时间,敌人的中军位置直接乱成了一团,军士们互相撞击,
军官们彼此训斥,左右翼都注意到了这边的混乱。
宇文邕的战车正在快速追击,忽看到前方混乱,马夫都不由得放慢了速度。
可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到前方传出咆哮声,随着几个骑将飞出,一个虎背熊腰,体魄骇人的猛土,从众兵之中冲杀出来,那猛士一抬头,就看向了此处的大嘉。
高延宗彻底上了头,朝看大鑫冲杀而来,
宇文邕身边的亲兵们此刻皆是膛目结舌。
高延宗发了狠,领着骑士们一路凿穿了宇文邕这分散混乱的阵型,周兵虽然多,可因为阵型混乱,命令无法传达,军官看不到士卒,士卒看不到军官,命令无法传达,所能阻拦的只有照面的这些人。
宇文邕大吃一惊,看着敌人直奔自己而来,他匆忙拔剑,「护驾!!护驾!!!」
此处的战鼓声变了个调,随着皇帝的命令,左右的军官们也都发现了大事不妙,纷纷赶来救援。
结果便是让大军更加混乱,正在快速行军的队伍哪里经得起这般指挥,哀嚎声一片。
高延宗却不在意这些,他只是一个劲的朝着宇文邕冲杀而来。
高延宗越来越近,他甚至能能看到正前方的宇文邕了。
宇文邕身边的亲兵全力阻拦,宇文邕吓得双股颤颤,有骑士张寿顾不得失礼,赶忙抓住皇帝,将他带上了马,亲兵则是往马屁股上狠狠来了几下,宇文邕当即逃离,将士们簇拥在他的身边,掩护皇帝逃离此处。
高延宗急着追击,可周围的敌人却越来越多,将他直接淹没。
高延宗怒极,看着宇文邕彻底消失在人海,而自己又被淹没。
莫非还不曾建立功勋,就要死在这里吗?!
「杀!!!」
就听到远处传出喊杀声,黄法戳亲自领着步骑,再次出现在了正面的战场之上,号角响起,发起了反攻。
混乱的周军在发现敌人正面进攻之后,彻底乱了套,四处逃离。
高延宗身边的压力骤减。
他再次带头去追击宇文邕。
双方就在这片原野之上开始了混战,高延宗一路追杀,咬死了不放,而黄法戳则是趁机猛攻,似是要将自己这些时日里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
周军大败。
这一战打到了天色泛黑的时候。
周人留下了许多尸体,大败而归。
高延宗一脸的憋屈,领着魔下的骑士们,再次前来与黄法会合。
黄法戳急忙起身,周围的将军们看向高延宗的眼神也顿时不同了。
这是什么怪物啊。
这根本就是一已之力打崩了整个周军啊!
萧摩诃此刻看向高延宗的眼神都变得肃穆了许多,看到高延宗走过来,他忍不住感慨道:「将军真猛士也。」
高延宗却很失落,他看向了黄法,摇着头,「没能成就功名,让宇文邕逃走了。」
黄法戳抿了抿嘴,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高延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安慰他。
这周人先前屡次击败自己,打的自己连连撤退,士气正盛,所向披靡,结果你这带着数百精骑就给他们打懵了,那周人来的时候有多狂妄,跑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这还不知足啊?
黄法戳只好说道:「将军尚且年轻,如今以少击众,大破宇文邕,已是非凡之功..:.」
「往后也定然能诛杀宇文邕恶贼,建立非凡功勋!」
高延宗又问道:「不是让你撤走吗?为何又回来呢?」
「走了许久,听的后方喊杀声起,敌人阵型大乱,故而领兵杀回,多亏了将军,方才能有此胜,我军盼望此胜久矣..\n.\n.多谢将军!」
黄法戳也不顾自己的地位,当即朝着高延宗行了礼。
高延宗赶忙将他扶起来,无奈的说道:「我看陈人之中,也就你们两个能称得上是豪杰,若是他人,只怕是不会回头来救我的。」
「我还得答谢你们,若是没有你们,只怕我们这些人是要死在阵中了..::
双方又互相吹捧了许久。
黄法戳这才问道:「可将军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
「兄长离开之前,曾吩咐我坐镇此处,观察局势。」
「我就常常领兵前来,前不久得知你们大败,周人想要包抄,全歼了你们,
我想着既是盟友,就来救上一救,若是其余将军,我就不来了。」
「原来如此。」
「那不知天王如今在何处啊?」
「啊,我也不知道,应当是在邺城吧。」
「你们那个皇帝也是,非要将兄长赶走,现在如何?兄长走了,周人的骑兵是压着你们打,南阳都丢了,还想拿江陵呢!」
周军溃兵重新列阵,簇拥着最中间的临时帅帐。
宇文邕此刻就坐在这帅帐之内。
他的衣裳破损,双手都在缓缓颤抖。
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原先的那股自负了。
接连几次击败陈兵,让他信心高涨,可如今被高延宗迎头打崩,他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陛下!!」
就听到有人惊呼,片刻之后,宇文宪急匆匆的冲进了帐内。
土卒们也不敢阻拦。
宇文宪神色慌乱,闯进了此处,急忙看向了宇文邕。
看到自家皇帝平安无事之后,这位明显松了一口气,他看到皇帝遇袭的时候,吓得腿都软了。
宇文邕看到他,脸上也终于再次出现了光泽,「阿宪。」
「兄长!」
宇文宪一头跪在宇文邕面前,「臣护驾不利,使陛下受了惊吓,罪该万死..,
「唉。」
宇文邕几步走上前,将宇文宪扶起来,他的眼神里满是悲怆,「当初群将都劝说朕,让朕驻守后方,勿要往前军,是朕不听从,故而导致了兵败,这岂能怪罪他人呢?」
「这都是朕的过错啊!」
「朕不知兵啊!」
宇文邕的脸上写满了悔恨。
宇文宪却急忙说道:「陛下,当下虽遭挫折,可我军依旧是占据着优势,安州诸地,都已经被我们攻陷,黄法戳败逃,仅剩下几座孤城,也是迟早被我们所拿下,陈人还是被我们赶出了荆北,陛下何以如此呢?」
宇文邕知道,这都是弟弟在安慰自己。
如果不是自己自作主张,就算大军杀不掉黄法戳,战果至少能再扩大一倍,
周围的城池早就拿下了,哪里像如今这样,大好的局势,就因为自己的一次鲁莽追击而葬送。
宇文邕拉住弟弟的手,很是认真的说道:「往后若是再有战事,阿宪务必要盯着朕,若有不当之处,即刻劝谏,勿要留情.....
宇文邕随后又下令安葬那些死去的将士们,对这些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惨败的将土们进行了封赏。
做好了这些,宇文邕方才忍不住问道:「那股冲杀的骑兵,到底是谁的部下?」
「陛下,是汉兵无疑,听闻乃是汉贼楚州将军高延宗。」
「楚州将军??楚州将军在这边做什么?高延宗..::.这人朕倒是记得,阿直就是死在了他的手里。」
「高长恭,高延宗,这一家之中,竟出了两个虎将。」
「尤其是这个弟弟,其勇猛更胜其兄啊!」
宇文宪也有些无奈,「汉国尽收齐国之利,军中多胡人,皆是勇猛善战之士,晋阳老卒被其分发至各地任骨干,这些老卒向来勇猛,很难对付.....」
「确实,这汉兵跟陈兵完全不同!」
宇文邕此刻已经深有体会了。
他赶忙又跟弟弟问起了接下来的战略。
宇文宪还是偏保守的,他认为,当下不能再急着去追击了,应当趁机将后方被敌人所占据的城池全部拿下来,而后在两国边塞重新设防,以防备陈人的袭击再次发生。
做好了这些,就该撤回去了,天子不能离开庙堂太久。
但是,这只是宇文宪一个人的想法,像其余老将,大多还是想继续追击的,
难得遇到个软柿子,不好好捏一捏,就这么回去吗?
当下陈人在多处失利,其军队没有土气,四处逃窜,若是能利用好这个机会,便是取下两淮许多城池也不是没可能的,他们还是需要军功的。
宇文邕综合考量了下军中将军们的想法,决定以宇文宪的为主,以其余人为辅,哪怕是皇帝,他也不敢完全无视掉将军们的想法,尤其是自己刚刚送出去一波之后。
他下令让宇文宪来攻占城池,让尉迟迥领着小股的精锐骑兵进行追杀,获取军功。
黄法戳重新组织军队,继续与周人抗衡。
高延宗倒是不怎么参与,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当战事不断的传回建康时,引得建康震动不断,
战事越来越对陈国不利,原先意气风发,还想着要拿下江陵,可这才多长时日啊,却连先前的成果都给丢了,敌人这都要打到自家疆土上来了。
城内众人对此议论纷纷,都开始为战败寻找一个合格的负责者。
「黄法戳指挥失当!!」
皇宫之内。
大臣慷慨激烈,正在弹劾大将黄法戳作战不利之罪。
嗯,不只是作战不利,大臣们认为,黄法戳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他畏敌不先,违抗诏令。
当初战事刚刚开始的时候,皇帝给黄法戳下达的诏令是总领大军,攻克江陵。
但是黄法戳并没有去执行,反而是就地防守,等着周人来打。
这是他违抗诏令,畏惧敌人不敢靠近的理由之一。
而另外一个理由,则是在交战之后,陈人这边惨败,许多将军们被打的抱头鼠窜,身边就剩下了数百人,有的甚至带了几十个人跑路。
但是唯独黄法戳,身边依旧保留着成建制的军队。
大臣认为,这就能说明黄法戳是畏惧敌人,没有跟敌人直接交战,这才能保存这样的兵力撤离。
更有甚者,在这两件事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法戳跟别人来往密切,出卖大陈利益的阴谋论。
在他们看来,如果当初刚刚拿下沔阳的时候,黄法戳不听从刘桃子的命令,
别理会什么破南阳,直接去攻打江陵,那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陈兵完全可以在水军的保护下击退周人,守下荆北。
但是黄法戳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大陈的利益,他向别人屈膝献媚。
积极听从刘桃子的命令,去进攻南阳,帮着汉人解决了其洛州的危机,可却让陈国丢失了极好的机会,甚至有了今日的战败。
当初那些渴望着能拿下江陵,镀金捞军功的人,此番战死极多,又有很多被俘虏,他们的家里人都开始出力了。
这一切,都是黄法戳的过错。
陈坐在上位,听着众人的谩骂和指责,没有什么表情。
「一派胡言!!!」
袁宪站出身来,看向了众人,他愤怒的说道:「国家栋梁,竟被尔等如此构陷!」
「安敢如此?!」
袁宪平日里是个很守礼节的君子,几乎没见过他动怒的时候,可见他现在确实是被气坏了。
他不悦的说道:「诸位根本不曾去过前线,怎么会对那边的局势比黄将军本人都要了解呢?黄将军百战之将,难道看局势还不如诸位吗?」
「诸位可曾打过仗?可曾上过沙场?可曾见过江陵?」
袁宪连着追问,却也有人不服,「没打过仗,便看不出黄将军的对错不成?
3
「此战若非黄法戳之罪,那是谁人的过错呢?」
袁宪下意识就要回答,却忽然闭上了嘴。
如果非要给这次战役找个背锅的,那肯定是某个将盟友驱赶出去,将优势主动变成劣势的人来背锅。
可这话却又不能说。
袁宪深吸了一口气,「此战,乃我之罪,我未能按着时日准备好冬衣,导致兵败,诸罪皆在我。」
他走上前去,朝着陈深深一拜。
「请陛下责罚。」
陈项长叹了一声。
「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追究这个还有什么用呢?」
「派人去告知黄将军,让他勿要担忧,安心作战就是了。」
群臣们听到陈开了口,也就不敢再说了,纷纷拜谢,一口一个贤明。
陈的眼神却格外的复杂。
刘桃子在不在场,对局势的影响便如此之大吗?
莫非,此战的过错在朕??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