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江南多好臣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51章 江南多好臣(第 1/ 页)
第451章 江南多好臣
「事,事情,如何了?」
帅帐之内,宇文邕已经能抬头了。
他死死抓住宇文宪的手,眼里满是不甘。
宇文宪迟疑了下,也不知该如何说明当下的情况,若是说点好的,怕是欺君之罪,可若是将真实情况全部说出来,又怕好不容易醒来的皇帝又出什么事。
宇文邕大概也是明白他心里的想法,很是干脆的问道:「你只管如实告知,
我已无碍。」
宇文宪这才讲述了起来,他的脸色愁苦,
「长安已经沦陷,刘桃子攻破长安,挟持众人..\n.\n.\n百官被其残害者甚多,少有幸免,」
「黄法戳开始反击,亲率精锐,跟在我们身后,咬死了不放.:::
「各地大乱,勤王之军诸多,所过之处,百姓多有遭罪..::
当下周国的情况到底有多恶劣,只有宇文宪这个当事人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
刘桃子攻破长安,就已经是最恶劣的了,而这件事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黄法戳这个狗贼,之前被周人追着跑,现在可好,却是他缠在宇文宪身边,穷追不舍,就是要拖延宇文宪等人的回军速度。
而各地更是出现了极大的动乱,首先就是一些地方官员和将军们,他们以勤王进京的名义起兵,或许其中是有真心要救长安的,可是在宇文宪这里,他们可通通都是反贼!
没有皇帝的诏令,就敢带着军队往长安,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来救长安的还是来取而代之的?
这些所谓的勤王之军,在一路上的表现也不必多说。
那叫一个混乱,一路烧杀劫掠,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日常,天下军队,
大多数都是这样。
这让情况更加恶化,巴蜀那边已经有神棍带着十来个人自称天子,开始搞事了。
而皇帝的病情,那就更加要命。
宇文宪甚至都没有全部说出来,只是挑选了一些重点来讲述,就这些内容,
便让宇文邕无法忍耐了,他赶忙伸出手,让宇文宪停下来,而后重重的呼吸,让自己平静。
「朕自以为,革新之后,便能与刘桃子争雄。」
「不曾想,只是一次出征,就使刘桃子抓住了要害,落得如此下场。」
「此皆我之罪矣。」
宇文邕的脸色痛苦,眼泪不由得掉落。
宇文宪赶忙劝说道:「陛下勿要担忧,更勿自责,吾等定然死战,一定要夺回长安!!」
宇文邕没有力气了,他只好再次嘱咐自己的弟弟。
「我现在没有办法执掌大事,你去将那几位重臣大将请过来,我当着众人面,给你下道诏令,你以此诏令来执掌军政大事,定然要夺回长安!!安抚众人!!」
宇文宪大惊失色,「兄长,不必如此,等你醒来之后..\n.\n:」
「阿宪,诸事都要做好准备,趁着我还清醒,快去叫!!」
宇文宪只好起身吩咐。
片刻之后,跟随宇文邕出征的几个重臣来到了这里,杨坚也在其中,宇文邕先是告知他们,自己的身体已经没什么事,很快就能痊愈,而后又当着众人面下达诏令。
让宇文宪以大家宰以及齐王的身份,在自己大病未愈的时候领国家大事。
重臣们心里不安,因为这一幕,实在是有些熟悉。
宇文邕又开始休息了。
宇文宪呆滞的走出了帅帐,当他站在门口的时候,几个大臣都围绕在他的身边,他们神色各异。
「大王,既到了南乡,我觉得可以让陛下先留在此处休息,我们则是跟上前军,先往长安....」
杨坚此刻站的很远,低着头,看起来悲痛落寞。
似是在为皇帝担忧。
宇文宪跟身边的几个人商谈起来,杨坚也一直都站的很远,没有靠近的想法就在宇文宪让众人各自离开的时候,眼神这么一扫,却猛地落在了杨坚的身上。
「随国公。」
听到宇文宪叫自己,杨坚这才停下来,快步回到了宇文宪的面前,再抬起头来,那当真是泪流满面,说不出的凄苦,乍一看,当真是国家之忠良,为国为君痛苦到了这种地步。
只是,宇文宪的眼神却分外的冷酷。
「我知道随国公最是善战,过去也多有军功,如今长安沦陷,我希望你能留在我的身边,为我臂膀,助我破敌!」
「唯!!」
杨坚也不废话,赶忙行礼。
「嗯。」
宇文宪又警了他一眼,这才放他离开。
杨坚缓缓走向自己的营帐,距离自己的营帐越是近,他的速度也就越快,不知不觉之中,似是健步如飞,他就这么冲进了自己的帐内,当他气喘吁吁的回到这里时,帐内众人皆惊,纷纷起身。
郑道谦赶忙走上前,「主公,出了什么事?」
「宇文宪欲杀我!!」
「为之奈何!!」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宇文邕很喜欢杨坚,可宇文宪一直都觉得他别有所图,还因为这件事跟宇文邕争吵过几次,杨坚岂能不知呢??
而现在宇文邕病倒,宇文宪手持诏令,光明正大的执掌诸事。
他方才让自己留在其身边,说什么善战,自己善战??我怎么不知道?再善战还能贺若弼他们更能打不成?
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留在身边,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动手吗?
他魔下的这些亲信们,当即议论纷纷。
郑道谦就提议,当下纷乱,与其被宇文宪所杀,不如带着队伍先跑。
也有大臣觉得,宇文宪不会刚上位就滥杀大臣,尤其是自己这方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这么做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宇文宪这么做很可能就是逼迫我们犯错,去逃离什么的,而后给他诛杀的借。
因此,当下最该做的事情就是当什么都不曾发生,一如既往。
众人的意见不一,杨坚再三考虑,决定还是先不急着反应,再赌一把!!!
周军很快就启程了,这次有了皇帝的诏令,宇文宪终于可以不束手束脚了,
他安排亲信将皇帝留在南乡,自己则是领着军队快速杀向了长安。
周军的速度极快,宇文宪在返回的途中,又以天子的名义下了几个命令,让各地的官员们勿要异动,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家那边,别想着带着大军出来乱跑,要是被我给抓住了,必定斩首!!
在宇文宪的操作之下,周国终于是看到了些许的曙光。
黄法戳此刻也停止了进攻。
不是因为他追不动了,是皇帝有令,不让他追了。
军营之内,萧摩诃披着厚厚的衣裳,犹如一头发怒的熊黑。
「这是什么意思??」
「当下周国的情况就已经很混乱了,若是再缠住他们一段时日,局势不是对我们更有利吗?」
「为什么又要撤了去拿江陵?」
「我实在是.....」”
萧摩诃几乎就要说出些大不敬的话,黄法戳赶忙阻止了他。
「勿要多言!!」
萧摩诃板着脸,一肚子的火。
这一次的战役,将萧摩诃心里对朝廷的印象给全部打碎了。
在跟着盟友取下战果,正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忽然撇开盟友,在明显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被要求进攻江陵,而现在有着极好的局势,又停止追击??
这朝中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发号施令??
对比萧摩诃这个年轻人,黄法戳明显就看的开了。
他一点都不惊讶。
「天王让魔下猛将助我们破敌,我们为天王拖延敌人十余日,也算是偿还了恩情吧。」
黄法戳又低声说道:「天王破敌,只怕建康的贵人们,比宇文邕军中的贵人更加惧怕,不让追击,意料之中,能拿下江陵,也是好事。」
「你就勿要抱怨了,等取下江陵,而后再议!」
黄法戳停止追击之后,再次调过头来,准备去完成皇帝的诏令。
可当黄法戳带着大军回去之后,却是惊的发现,皇帝的新诏令早就在等待着他了。
在第一封让黄法戳勿要进攻的诏令之后,第二封让黄法戳返回建康的诏令也在这里等着他了。
如果说,对停止追击的诏令,黄法戳多少还能理解,但是这个将自己换下去的诏令,他就怎么都想不通了。
甚至,这些人似乎都不希望他进入大营。
黄法戳在南阳城门外被拦下,连城池都没能进去。
使者看起来相当的疲惫,甚至比黄法戳都要疲倦的多。
他身边有几个军士跟随,他们就这么站在城门口,将诏令拿给黄法戳来看。
黄法戳看完了诏令,勃然大怒。
「这是何意?」
「临阵岂能换将?」
「若我现在就往建康去,那这刚刚攻下南阳的大军,又该怎么办?!」
「陛下以为,萧将军可以接替。」
此刻,站在一旁义愤填膺,心里满是怒火的萧摩诃却懵了。
我??这怎么还有我的事?
那使者朝着萧摩诃低头,「在新统帅到达之前,陛下令萧将军执掌大军。」
萧摩诃急忙看向了黄法戳,正要解释,黄法戳却朝他轻轻摇头。
萧摩诃看到黄将军的脸色从愤怒,再到悲伤,最后缓缓归于平静。
「好。」
「将军!」
萧摩诃急忙拉住他,黄法戳深深的看了一眼萧摩诃,「我离开之后,勿要进攻,安心等待统帅,而后听从,切记,切记。」
说到这里,黄法戳又提醒了一句,「你有大将之才,遇到事情,勿要动怒,
多去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
说完,黄法戳也不再进城,直接带上了亲兵,跟着那位使者就离开了此处。
萧摩诃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这又是他妈的什么情况??
黄法戳骑着战马,朝着岸边走去,使者同样骑着马,跟在他的身边,看着一旁这精疲力竭的使者,黄法戳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若是你觉得疲惫,我们可以休息几天再出发。」
「多谢黄将军,不必休息,还是尽快回去吧。」
黄法戳感慨道,「为了我的事情,让你数日奔波,不敢休息,受苦了。」
使者浑身一颤,咬着牙,迟疑了片刻,而后低声说道:「黄将军,欧阳叛逃到了汉国。」
说完,他就赶忙正色,只当是什么都没说。
黄法戳先是一愣,而后却大笑。
他的笑声格外苦涩。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想过这个。
来到了码头,早有人备好了船只,黄法戳就这么去向了江东。
而在陈人忙着换将的时候,尉迟迥的军队已经杀回了长安,长安内外,此刻是一片混乱,秩序荡然无存,所有的贼寇们都冒了出来,纷纷开始抢走那些汉国不曾抢走的东西。
尉迟迥到达之后,即可开始镇压,诛杀盗贼,收复长安。
只是,长安的城墙受损极为严重,军事建筑都已经被破坏干净,至于城内的王公贵族,百官群臣,更是不见了踪影,除却一些从一开始就躲藏起来,且藏的极好的,其余人不是被杀就被带走了。
看着这破败不堪,满目疮的长安城,尉迟迥只是默默流泪。
因为,尉迟迥的家眷也被贼人所带走。
可没有宇文宪的命令,尉迟迥却不敢继续追击。
而等到宇文宪到达之后,这才下达追击的命令。
尉迟迥领着精锐的骑兵从长安出发,一路追击,当他刚刚到达延州的时候,
高长恭领着伏兵忽然杀出,尉迟迥被杀的大败,匆忙逃离,高长恭这才带着斩获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周国境内。
宇文宪这里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包括传令各地,安抚官员,讨伐反贼,
更换布防.:::
可要做的这些事情,都需要庙堂来帮忙,当下长安直接被打空,庙堂完全瘫痪,传达庙堂政令就需要军士们去跑路,至于安定各地的事情,更是无法展开。
就在两国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陈国依旧是没有发起反击。
黄法戳已企到达了建康。
皇帝很急切的要见他,黄法戳是完全不敢休息,星夜赶路黄法戳到达建康之后,直业被带到了皇帝面前,一点也不符合礼法。
大丞之内,黄法戳行了大礼,拜见陈。
陈项代是热情的将他扶起来。
「卿勿要多虑,朕这次召集你回来,实在是因为身边没有能与朕商谈大事的人,这江陵之事,只是小事而已,萧摩诃这样的人也能完成,但是这平定社稷的大事,却只能则听取你的想法了。」
陈让黄法戳坐在自己的身边,位置颇近。
在让左右离开之后,申士们都站在了很远的地方。
四下无人之后,陈方才仿声问道:「爱卿,这次召集你回来,是因为汉国的事情啊!」
「哦?汉国?」
「是啊,当下国内有人劝朕,想让朕趁着汉国与周国交战的时候出兵攻打河南地,有人劝朕要继续保持弓约,要帮助汉国来彻底平定周国,朕心里纠结,实在不知该听取谁的建议,爱卿觉得呢?」
黄法戳正要回答,脑海里却猛地回想起了使者的那句最。
欧阳投汉了。
若是皇帝因为这件事将自己叫过来,那明显是怀疑自己也有投汉的想法。
那为什么还要问自己该不该出兵河南地呢?
黄法戳瞬间明白了。
他再次看向皇帝脸公的笑容,那笑容似是也多了几分虚伪,他的眼神里也带了几分凶狠。
黄法戳沉默了下来。
而陈项还在逼问,「黄将军以为呢?」
因为则前的战事,太多太多的人都在毁黄法戳,尤其是出了欧阳的事情之后,陈更是肯定,自己的猜测没错,前线将军们就是与刘桃些有勾结。
黄法戳作为跟刘桃些悬来经密切的人,自宁是经则被盯公了。
黄法戳缓缓仰起头来。
「陛下询问,臣自当直言。」
「臣以为,人以信义立世,岂能背弃?!倘若陛下要讨伐汉国,应当派遣使者,告知断弓,而后调动大军,以击破之,岂能趁着弓友没有防备的时候,忽尔袭击?便是事成,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大陈?主尚且如此,悬后国内之人,哪里还知道什么信义?」
「我南国乃华夏正统!!北方的胡人尚且明白道义,我们还能不如那胡人吗?!」
「国中小人,不图北伐,只求自保!毫无进取之心,只想着隔江而治,行权衡之策!今日联汉灭周,本是我们攻克荆襄,再取巴蜀的好时机,臣的军队已企越过了襄阳,远远的能看到南乡城墙!」
「陛下何故在此时换将?又何以在如此险要之时,却想着要行权衡之术呢?!」
「汉国能取周土,我陈国便不可吗?」
「刘桃些有平天下的志向,我主便不可吗?!」
看着面前大声质问的黄法戳,陈愣在原地,膛目结舌。
「你....你...」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