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刘桃核?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00章 刘桃核?(第 1/ 页)
第500章 刘桃核?
邮城。
天色微微亮,狭小的悲院门口,便已经排成了长队。
在这里排队的人,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残,有孩童,有年长者,有缺少肢体的残障人士,当下已经有了百余人,正在门口等待着。
悲院,也就是后来唐朝的‘悲田院」,当初魏孝文皇帝的时候,下令将首都的贫病老者安置,备有药物,给以衣食。而后南朝的皇帝萧衍下令,设立「孤独园’,用以收容没有子嗣的老人以及没有父母的孩童,还有那些残障人土,给与其福利待遇。
到北齐时期,南北的不同政策彼此结合,理论上有了这套安置老弱病残,免费用药的体系,嗯,具体执行还是得看人。
到了汉国,则是在继承了多方的救济政策之后,设立了以收容,安置,用药,补贴为一体的悲院。
主要职能包括抚养孤儿,老弱,同时为最贫苦的百姓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机构,汉国算是继承并发扬,这套体系看起来极大,极有感染力,可实际上,能起到的作用不会如想象之中的那么大。
首先,战乱之后没有那么多的老弱..:.没有人照顾的老弱大概率活不到现在。
另外,地方上还有个宗族体系,除非是亲戚宗族都死完了,不然孤寡的老幼不可能沦落到要庙堂来安置的地步。
越是战乱,民间的凝聚力就越是强悍,不强悍的大概早就被吃掉了,当然,情况达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那就得另算,当下的民间情况是虽然贫苦,但是还达不到摧毁一切道德伦理的地步,朝廷需要承担的其实不算多。
邺城在一年的时日里,只安置了不到四千人的老弱病残,承担不算太大,主要还是在治疗方面的支出会大一些。
但是,想要得到悲院的药,也没那么容易,至少需要官府证实家境情况确实无力维持,而后才能进行。
尽管朝中的重臣们都想尽可能的增设福利,但是国家新立,外敌当前,财政条件并不允许。
今日的悲院,诸吏们如临大敌,笔直的站在了两侧。
在正门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年迈的老人。
老人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满是慈祥与和气。
一个瘦弱的男人走进了正门,低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是想要拿些药,他拿出了里中的凭证。
坐在这里的老人点点头,让他坐在自己身边,而后为他把脉诊断。
老人把脉了许久,这才又打量着男人许久。
「你这病,不需药材。」
「你回去之后,以冰一块置于腹中.....你先等等。」
老人想起了什么,看向了一旁的奴仆,「去府内拿块窖冰,送给此人。」
小吏称是。
男人再三拜谢,而后前往外头等待。
有百姓陆陆续续的进来,只有少数是希望能得到安置的,大多都是来求药看病的。
这老头就坐在大堂内,足足忙碌了一整天,也破例的多送了些药材出去。
可周围的众人,却没有一个敢多说的。
如此忙到了下午,老人终于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了下身体。
众人赶忙低头后退,此处悲院的医者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崔公,看您诊断医治,实在是受益极多...」
「勿要吹捧了。」
崔季舒笑着挥手。
「国内名医许多,我这算是什么呢?」
「我今日前来,不是为了炫耀这不值一提的医术,我是听说了些事情。」
崔季舒眯起了双眼,问道:「城内有人说:悲田院,怜富犬,医官坊,弃民场....」
站在崔季舒面前的这些小吏们吓得直哆嗦,那医者更是慌乱的解释道:「崔公,吾等绝不敢有欺辱百姓的行为,我们向来是秉公做事,我们..::」
「不必解释了。」
「当下只是有些传闻,没找出什么实证,别等到查出了什么才知道后悔。」
「朝廷设立悲院,是怜怀百姓,安置孤寡,救治屏弱,此仁政也..::.勿要使仁政变成苛政,知道吗?就在昨日,平城悲院主被杀了,他倒卖库藏的药品,贪墨了安置百姓所用的钱财.:::.甚至还敢跟上门的人索要钱财,当真是穷疯了。」
「刺史将事告知朝廷,陛下大怒,已下令彻查,有牵连的,估计一个都逃不掉。」
「邮城的悲院政绩向来不错,我们可是在陛下面前拿出来邀过功的,做事之前可要好好想想,天子脚下,要是真惹出了点什么事,死的可不只是你们啊。」
崔季舒笑呵呵的说着,这些人却是满头大汗,再三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崔季舒坐上了马车,离开了此处。
崔季舒比较喜欢医学,也喜欢给别人看病,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他都不会嫌弃。
过去也曾来这边转过,在医官坊也待过。
离开这里之后,崔季舒没有急着回府,却是前往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官署。
太医署。
太医署隶属于太常,有太医令,太医博士以及太医助教等等,职权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给皇帝看病,演变成了对全国意料负责的大官,而给皇帝看病的职位则是从太医令转变成了尚药局,设御医,属门下。
就此太医跟御医分开,一个只是给皇帝看病,一个则是掌管着地方的医工长。
这个医工长,就是地方医官坊的头头。
当崔季舒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格外的忙碌。
因为汉国在各地推行的医官和悲院,导致太医署的职能被大大增强了,不只是管的人多了,连管的钱都一同增加,就连军中的药品都是需要他们来协同管理。
官员们自然是急忙将崔季舒请进了内院。
片刻之后,徐之才,褚兼得等几个太医署的重要官员就前来相见了。
徐之才如今担任了太医令,在发挥自己医学天赋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哥们一直都很想做大事,现在的太医署,就是个做大事的地方。
他穿着不凡,身上还是带着些大族子弟的风气,不过,崔季舒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
在拜见了崔季舒之后,他就毕恭毕敬的站在了一旁。
至于褚兼得,在他进来之后,崔季舒笑着站起身来。
老褚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
当初跟着刘桃子造反的时候,他就是群体里年纪最大的,如今,他已是白发苍苍,拄看寿杖,没有了当年的狠辣,越老越慈祥。
他前不久被调到太医署里担任太医博土。
这实际上就是个虚职,主要工作是宣传和研究医学,教导弟子之类的。
「褚公,当真是愈发的硬朗了啊!」
褚兼得笑着摇摇头,「崔公才是真硬朗啊,我已做不得事,是个无用的老头了,您还能四处跑。」
「哈哈哈~~」”
崔季舒故作豪爽的大笑。
褚兼得看着一旁的徐之才,「我就是来见见崔公,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继续商谈大事。」
「褚公何不一同商谈?」
「无碍。」
褚兼得看向了徐之才,「徐君,那我便出去了,就在外头,有事派个人来告知就好。」
徐之才轻轻点头。
褚兼得笑呵呵的走了出去。
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孙思邈急忙上前,扶住他,而后小心翼翼的偷看着里头,「褚公,来的是什么人啊?竟要您去迎接??」
褚兼得的官职不算大,名声也不算响亮,奈何,资历和年纪是有的,他手里的那拐杖,是皇帝亲自赠送,在这邺城,需要让他迎接的人实在不多..:,
褚兼得嘿嘿一笑,「是那崔三拳来啦!」
孙思邈想了一下,猛地想起那是谁,而后迅速拉过褚兼得,「老丈,小声些!小声些!可不敢让人听到。」
「怕什么?」
「你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让我在这里给徐之才当副手吗?」
孙思邈想了下,大概是因为褚公的医术比不上孙思邈?可这话他不敢明说,「不知道。」
褚兼得抚摸着胡须,「太医署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许多人眼红啊。」
孙思邈大吃一惊,「莫非他们还能来勒索太医署不成?」
「啊,这朝廷上下啊,良善之人实在找不出几个来,各个都是些恶人,公开的勒索肯定不敢,但是嘛,仗着权势来方便自己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你记不记得阳休之曾来过两次?」
「记得。」
「就以他举例,他前来说雍州出现了灾害,希望太医署出力医治灾民,诚然,地方上有了灾情,我们应当相助,但是,这救灾不是我们太医署的差事啊,可以给药,可以调遣医师进行医治伤患,但是,却不能真的听从他的,协他做事!」
「这救灾是他的差事,我们一旦低头,那他非要将太医署的储备用的干干净净....可我们还有其余的事情要做,不能只盯着那一处地方吧?」
「这就是以我们之力,为自己方便。」
孙思邈似懂非懂,褚兼得笑了起来,「算了,这些事情,你也没必要知道,反正啊,
你就安心研究医术,多传授推广,我们的医师还是不充足,还需要更多,更多..:.你这心思太过单纯,往后也就只能在太医署做事了。」
「朝中这些恶鬼啊,都不是你能对付的。」
「要是没有陛下在,这些人各个都是祸国殃民的大恶大贼!」
孙思邈反问道:「所以陛下让您前来,帮着太医署抵御恶人?」
褚兼得认真的说道:「陛下身边,就我比较正直,若是遇到那样的恶贼,我就给他一拐杖,他要敢还嘴,我就躺在地上不动,让家里孩子去皇宫给陛下哭着道别告丧!」
「你看他们哪个不慌?」
孙思邈再次看向了褚兼得,心里逐渐相信朝中确实没什么好人了。
褚兼得却不理会崔季舒为什么到来,带看孙思邈直奔向了侧院。
这里有许多的太医博士,此刻有的在整理古籍,有的在试药,众人都格外的忙碌。
孙思邈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孙思邈在被俘虏之后,送到了这里,被褚兼得举荐,
顺利在太医署里担任了助教,他很喜欢当下的差事。
皇宫里的所有医学方面的藏书对他们是完全开的,想看什么都可以。
且各类草药材料都是充足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孙思邈觉得,自己的志向很可能就可以在这里完成。
不知过了多久,崔季舒方才离开了此处,等到他离开之后,徐之才又来到了褚兼得这里。
褚兼得放下了手里的书,「他没为难你吧?」
「不曾,他来是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
「他希望与我联名上书,扩建太医署,出太常,归尚书,总领医政。」
「喔.....」
褚兼得抚摸着胡须,「那你觉得呢?」
「我想先问下祖相。」
「嗯,如此也好,那你便忙吧。」
明明作为上司,徐之才却回了声唯,而后转身离开了。
对此,徐之才也完全不生气,褚兼得是个好人啊,有他在自己这里,谁都占不到自己的便宜,自己这个太医令,论官职还是无法跟那些大臣们对抗,但是只要褚兼得在这里,
无论是哪个大臣要来,都得想一想。
这位可是时不时就能进皇宫跟皇帝一同吃饭的人,而且年事极高,想好了再来。
留下老褚待在太医署,他匆匆去拜见祖斑。
不过,祖斑却并不在府内。
太极殿内。
「陛下,我觉得这是个好建议啊!」
「只要能换来战船,别说骂我几句了,就是按我模样编个草人送南边去也成啊!」
祖斑手里正拿着王琳的奏表,笑呵呵的看着一旁的皇帝。
两人的面前铺放着巨大的南国舆图。
刘桃子脸色平静,「倒也不必如此,黄法戳一死,陈人还是会照样卖的,无论王将军私不私通都一样。」
祖斑放下了手里的文书,「能多买点自然是更好的。」
「王琳和高长恭等人都有灭陈的方略。」
「陛下可有了决策?」
刘桃子摇着头,「还不曾。」
「祖相呢?可有什么想法?」
「臣较为赞同王琳的战略,高长恭的荆襄奇袭战略,看似能得到极大的成效,可还是过于莽撞,如今的汉国,对陈国是完完全全的优势,在这三年多的时日里,汉国越来越强,而陈国却越来越弱。」
「我们安抚了各地的百姓,户籍越来越多,耕地恢复,矿产大增..:..而陈国这边,
说什么江北防线,最后弄得地方大乱,一无所有,国内所推行的什么变法,也都是只有名头,没有实际上的东西。」
「他们的吏治,也只是空谈,提拔了几次,竟都是收取贿赂,各类丑闻,贻笑大方。」
「故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着急,相比而言,王琳更加谨慎,徐徐图之,故而,我赞同王琳的方略。」
两人聊得正开心时,外头传出一阵嘈杂声。
片刻之后,就看到刘张氏抱着怀里的小孙儿,笑呵呵的坐进了殿内。
「拜见太后。」
祖斑急忙行礼,刘桃子也站起身来。
刘张氏怀里的小家伙,乃是刘桃子的嫡长子,刘桃枝提议给孩子取个小名叫桃核,按着他那一套理论,桃枝结桃子,桃子当然就只能生桃核了。
刘张氏驳斥了他一顿,你家是姓刘!又不是姓刘桃!
刘张氏自作主张,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敏。
这个字带看诸多的期盼。
小家伙还不会说话,长得倒是跟刘桃子极像,没准也是个五大三粗的家伙,只是肤色比刘桃子要白净太多。
刘张氏看向了刘桃子,「今日家宴,何以迟迟不至?」
祖斑有些尴尬,「回太后,臣不知是家宴...陛下,我先....\n.
「不必。」
刘桃子叫住他,而后看向了母亲,「我还有些事,稍后便往,母亲可先回去。」
刘张氏欲言又止,哪怕是登基称帝,自家这娃娃还是不肯休息,每天都很拼,她只能对怀里的孙儿抱怨几句,而后带着众人离开。
刘桃子让祖斑再次坐下来,再次询问朝廷大事。
「陛下,今日若是家宴,不如先去陪伴他们,臣明日再来,也是一样。」
「此天下大事也,不可因私情耽误。」
「祖公直说便是。」
「何以灭陈?!」
「以王公之方略,先怠慢其心,再助长其骄气,暗中筹备,步步推进,拢络仁人志士,等到敌人无有退路之时,再一战而定!!」
祖斑指着两人面前的舆图,跟刘桃子商谈起了这最后的一战。
天下大一统之战。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