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无路可逃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04章 无路可逃(第 1/ 页)
第504章 无路可逃
「轰~~~」
巨大的战舰摇摆着身躯,跟面前的敌舰面对面的相撞。
这一刻,两艘巨舰同时发出了呻吟声。
碎屑乱飞,战舰上的士卒们尖叫着摔落水面。
洒落的木材上仍然燃烧着火焰,就连江水都无法熄灭。
陈国的战船正在不断的逃离,汉军的战船从两面不断的逼近,甚至不惜通过相撞的方式来截停这支敌军。
陈将钱邈此刻不断的下令。
「跑!跑!」
此处乃是渎口。
渎口位于余姚附近,乃是在东扬州这边。
王琳并没有采取集中力量急攻建康的战略,他用了前后推进的战略。
最先是让高延宗,韩擒虎二人在夜间袭击采石渡,打开一个缺口,将士卒们送进敌人的腹部。
同时王琳带着大军袭击南徐州,并且以此为据点,攻占周围的城池。
而在敌人知道情况之后,迅速开始支援。
东扬州附近的水军聚集起来前往南徐州支援,要拦截江两岸的军队,在东扬州的水军刚刚被调离之后,提前部署在舟山岛的淳于量和欧阳又领着本部的水军攻打渎口,想要攻进东扬州,阻断东部的通道。
东扬州的水军在陈国各地的水军里都能排得上名号,但是为了增援南徐州,被调走了太多,此刻留守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淳于量和欧阳,甚至想逃走都不太可能。
淳于量领兵沿着岸线一路往西,而欧阳则是切断东部通道。
两人各有使命,做的都很不错。
陈国这些毛头小子们,面对两个名声在外的悍将,压根就不是对手,欧阳还好一些,本身能力一般,但是淳于量就属于是降维打击了。
如今在猛攻陈国水军的就是淳于量部。
淳于量甚至都不愿意放跑了这些敌人,敌人在被袭击之后,其将军钱邈准备领着军队往北面逃亡,想要跟自己增援过去的大部队会合。
淳于量将战船铺开,堵住了湾口,跟敌人血战。
双方的弩手们不断的射击,巨舰抢起拍杆,攻向敌人。
就是那些寻常的战舰,此刻也是在用冲木撞击敌人。
淳于量实在是太了解国内这些年轻将军们了,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陈将都会采用圆阵,小船在外,大船在内,用小船纠缠敌人的大船,而后让自家的主舰能穿过战场。
于是乎,淳于量直接用了新招式,火船在后,战船在前,一开战,先他妈的烧自己。
这操作给陈将都看懵了,就看到汉军后方大片火光,也就是风向往东,不然非得将自家大船给烧穿了。
他的小船纠缠住敌人的大船,而后主舰就在没有任何小船协助的情况下遇上了燃烧着的火船..
淳于量不急不慢的清理了敌人的小船,调头来收拾敌人的大船。
当三面都有战船开始靠近的时候,钱邈明白大势已去,干脆的选择了投降。
战船就这么停泊在水面上,淳于量派人接收了这些战船,而后选择停靠在渡口进行休整。
这支水军被消灭之后,整个东扬州方向就找不出像样的军队了。
军士们驱赶着那些投降的陈人,一一走下了战船,他们面无人色,左右张望,只盼着能活命。
淳于量此刻也走下了战船。
他健步如飞,以最快的速度走向了战俘那边。
就看到淳于量伸出手来,下一刻,他就从战俘之中抓住了一个人。
「钱君,见到熟人怎么不拜见呢?」
这人正是陈国方面的将军钱邈,
钱邈长得清秀,文弱,一点都不像是个将军,他畏惧的看着淳于量,行礼拜见。
「淳于将军!」
淳于量跟钱没什么交情,倒是跟他父亲有些交情,他父亲唤作钱道,亦是陈国名将之一,不过,在几年前就因为疾病而逝世了。
淳于量打量着他,看了许久。
「你怎么会驻守在这里?」
「我::::
「算了。」
淳于量也没有叙旧的想法,他将这人拉到了不远处,很干脆的说道:「我与你阿爷有旧,便不处置你了。」
「我放你离开,你就躲在家里,勿要出来,等到天下一统,过安生日子就是了。」
钱邈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父亲跟淳于量有故,但是真没想到淳于量竟愿意放过他。
说汉国不杀俘虏,还会释放俘虏,可那是在战事结束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正在交战的时候放走俘虏的,除非是故意要打击对方的士气。
钱邈急忙朝着淳于量行礼大拜,即谢他的恩德。
淳于量看了看周围,将他扶起来,「我此番奉命来讨伐陈国,所要杀的只有陈一个人而已,陈项丧尽天良,滥杀无辜,罪有应得!」
「可其余众人,过去都与我为友,我也不愿意对他们下手。」
「你逃回去之后,可以告诉东扬州的这些官员们,如今来讨伐他们的是我与欧阳,
我们都是南人,与这里的人都是故交,让他们尽快向我投降,若是不愿意投降,那就赶快逃走藏起来。」
「我给他们三天的时日,我的官职不高,最多也只能拖延三日了,三日之后,我不能不发兵,到时候,军中就有许多北人将领了,他们可不会留情,我也不敢在他们面前留情。」
「要投降的话,尽量要找南人来投降,这样,我们有了功勋,在汉国升了官,往后也能照顾点南人了....」
「你明白了吗?」
钱邈频频点头。
他被扣留到了晚上,等到天色渐黑,淳于量将他与几个亲信抓出来,而后派人送出去,还给了他们马匹和粮食,让他们尽快逃走。
钱邈对淳于量是再三叩拜,热泪盈眶,匆忙逃离。
等到钱邈离开之后,淳于量果然停止了进军,不过,他却偷偷在周围几个地区藏了军队,设立伏击。
淳于量放走钱邈,当然不是什么「南人不打南人’的问题,天下即将一统,岂能论地域?
这是为了瓦解东扬州乃至整个东部沿岸地区的抵抗力。
陈国在沿岸地区设立了漫长的防线,即便兵力不多,想硬啃下来也是费点实力的,最好的结果是不战而下。
淳于量很清楚这群家伙的为人,当下的陈国,老将凋零,能叫出名字的名将们几乎没了,新生代的顶梁柱又投奔了汉国,剩下的这帮杂鱼,不会有太多抵抗的想法。
况且,陈这些时日里的行为,着实算不上得人心,双方的实力又如此悬殊。
最关键的是,投降在南边不算是什么大事,这些年里朝代更替频繁,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至于藏兵,是为了防止敌人假意答应投降,而后派兵来袭击,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
但是淳于量不会不防备。
在钱逃回去之后,他当即将淳于量的话散布给了好友们。
而后,这些言论就开始在各处扩散起来。
前两天,大家都没什么动作,到了第三天,淳于量的大军刚刚出发,东扬州的几个郡直接派人请降。
淳于量乐的笑开了花,却还是一本正经的跟这些人商谈往后该如何争取南边的利益。
淳于量完全不谈论当下的战事,所说的都是统一之后的南边利益。
欧阳那边刚开始打,就得知淳于量这边沿路望风而降,而后又听说了那些言论,他也赶忙开始效仿。
比起淳于量这个半路投靠的,他欧阳在陈国的朋友那可多了。
他在陈国那是正经的二代,国内这些大臣以及地方上的官员们,就没有欧阳叫不出名字来的。
就在东边的两位将军大搞攻心之计的时候。
姚雄成功带看军队在南陵郡登岸。
姚雄这次的登岸,是汉军有史以来最安全最容易的一次登岸了,因为北江州已经没有军队了。
王琳的战略取得极大成功,在采石和南徐州被相继突破之后,顿时吸引了大量的军队前往救援。
这两个地方距离建康实在是太近了,不能不救。
尤其是南徐州,在建康都能看到对面的火光,这实在是要命,而从采石这里甚至可以直接断陈国的退路,让建康的众人都跑不出去。
一拳命中要害,陈人全力救援。
这就导致其余地方的水军必然空虚,北江州的水军分别去了北边和南边,用以抵御高延宗和高长恭。
姚雄顺势出击,在北江州登岸。
当地的军队有四千余人。
姚雄领着雄壮人马上了岸,当即开始准备攻城,就在姚雄打造攻城器械的时候,敌人竟冲出来想要来次袭击。
姚雄大喜过望,当即领着精骑前往交战,只是一个回合,就带着精锐斩杀了对方的主将,又亲斩一十八人,陈兵大乱,四散而逃,南陵告破。
战后姚雄方才得知,敌人驻守在此处的愣头青,竟是想要趁着姚雄立足不稳的时候来此斩首行动,将姚雄给杀了。
想法非常不错,就是对自己和魔下军队的认知有些不太足够。
但这也是那些年轻后生们的通病,他们在战场上颇为极端,要么就是害怕到极点,完全不敢出击,要么就是鲁莽到极点,上去就是干。
一个又一个将军撕开陈军的方向。
丢失了江北,陈国的水军就像是无头苍蝇,在漫长的战线上被来回的拉扯,哪里都得守,可最后却是哪里都守不住。
巴州。
高长恭站在船头,戴着面具,举起手里的武器,大声的嘶吼着。
战船飞速的冲向了敌人。
高长恭与鲁悉达,徐敬成在洞庭湖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
汉国的主要战船都在王琳那边,高长恭这里的战船并不多,巨舰有两艘,各类的中大战船有三百多艘,算上其余的小船之类,水军也不过万余人而已。
论水军实力,陈国是要更加强悍的。
而论在水上作战的经验和能力,高长恭也不算突出,只是,高长恭他有陆军帮忙...
其强悍的陆军在贺若弼和史万岁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而在水军方面,他借来了萧摩诃和任忠,两人足够应付敌人的水军了。
强悍的陆军能强行攻占敌人的渡口,让敌人只能停靠在水寨里进行整顿,但是水寨和战船的补给都是有限的,陆地的后勤被断,这对水军造成的打击也是不小的。
加上北边各种不利的消息不间断的传来,士气越来越低迷。
虽然高长恭在水面上还没有取胜,但那几乎也是必然的。
建康城门大开。
全副武装的精锐军队保护着皇帝,准备逃离建康城。
城内乱作了一片,军队在前头开路,浩浩荡荡的人马往南撤离。
不只是有皇帝,还有城内的诸多大臣们,以及他们的家眷等等。
建康是守不住的。
建康面对侯景都守不住,更别提是面对这强盛的汉军了。
王琳夺取南徐州,在城内都能听到汉军的战鼓声,建康众人哪里还能坐的住?
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陈颈决定暂时离开建康。
大臣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陈国地大物博,北人的数量虽然多,但是不习惯南边的气候,只要能拖延上一段时日,定是疾病横行,他们也一定会溃败,到时候再反攻就好了。
陈项等人不敢往南豫州跑,因为南豫州那边有高延宗。
他们只能从晋陵这边跑。
也就是沿着东边跑。
在皇帝离开之后,城内更是混乱,百姓们哭豪着逃离,这座繁荣无比的大都城,此刻犹如人间炼狱,忽然便失去了秩序。
在南徐州方向,年轻的猛将周罗正在顽强的与敌人交战。
城中官署。
王琳笑呵呵的坐在上位,看着站在左右的诸多将军们。
众人的面前都摆放着吃的,王琳不急不慢的夸赞着众人在战时所立下的功劳。
王琳笑容满面,当真是一点都不着急。
在攻下南徐州之后,王琳一边派人攻占附近的渡口和城池,一边坐等北方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到达这里。
至于他本人,就是坐在官署内,偶尔出去看看过去的风光,而后感慨几句。
曹庆都有些看不过去了,私下里说王琳看起来像是来这里养老的。
「诸位!」
「天大的好消息。」
「在诸位的力战之下,陈终于是被吓破了胆,刚刚接到消息,陈项放弃了石头城,
裹挟着官员们逃走了!」
王琳笑呵呵的说看,还忍不住要拍手。
将领们对视了一番,曹庆急忙起身,「将军!我愿为先锋!!」
「好!」
王琳点着头,而后下了令,「就令你带兵去攻占江阴!」
曹庆一愣,赶忙说道:「将军,不是该去追击陈项吗?」
「陈项弃城而逃,又带着那么多的臣子,定然不能跑的太快,这个时候,若是以精锐的骑兵去追击,定然能生擒之!!」
其余将军们也纷纷称是。
王琳却摇着头,「刚发兵的时候,我就告诉了你们,绝不可轻视敌人,不可贪功冒进。」
「当下我们已经打开了缺口,后方的军队还在不断的赶到,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为什么要着急呢?」
「先继续扩大我们的驻地,陈是不可能逃脱的。」
「你们都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王琳的态度强硬,众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按着他的命令来办。
王琳继续专心与周罗的军队交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几乎是无视了逃走的陈项。
大家都不太理解他的想法。
周罗虽然骁勇,但是在陆上跟汉军交战,实在是占不到什么优势,最初还能击退王琳的进攻,可随着汉军越来越多,骑兵开始呼啸而过,周罗的压力暴增。
他只能退守在各个险要的关卡里,试图拦住敌人。
陈撤退的消息传来,其士气低落。
每天都有许多的逃将和逃兵。
如此坚持了十余日,敌人都没发动总攻,周罗摩下的人却跑的差不多了。
建康的众人一路逃亡。
他们的速度还算挺快,很快就过了晋陵,到达义兴。
可刚刚到达这里,就有许多耗一同传来。
首先就是隔壁的高延宗又攻破了几个城池,距离他们这里也不远了,有当地人带路的话,是可以截断他们的道路的。
若只是这个消息,那没什么,直接往东,从吴郡方向逃离就是了。
但是还有一个噩耗,淳于量已经在东扬州上岸,并且大举进攻,夺下了许多城池。
高延宗在西,淳于量在东,二者就是直接将道路给切断了!
陈项当下的位置极为尴尬,三面是敌,一面是江!
当斥候将这个消息带过来的时候,皇帝与大臣们皆是说不出话来。
无路可去?!
这些时日里,他们接到的令人震惊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都有些习惯了。
就在这个时爸,有大臣提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要不投降?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