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四婚男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21章 ,四婚男(第 1/ 页)
第521章 ,四婚男
「咚咚咚—..」
「咚咚咚——.」
电话是打到余老师家。
正凑巧,此时余老师就在沙发跟前,铃声一响就接起了电话。
「喂,你好。」
「早上好,余老师,我是麦穗妈妈,麻烦帮我叫下麦穗。」
「哦,好,请稍等。」
一分多钟后,麦穗出现在了25号小楼。
见状,余淑恒自动离开了二楼,把空间腾出来。
麦穗拿起茶几上的红色听筒,「妈妈。」
「矣,穗宝,吃早饭了没?」
「刚吃不久,你们呢?你和爸爸身体怎么样?」
「我们还没吃,等会就吃,不要担心我和你爸,我们身体好着呢,对了,穗宝,妈妈问你个事。」麦母如是开口。
麦穗说:「什么事?」
麦母问:「李恒和宋妤是不是在处对象?」
麦穗说是。
麦母又问:「那李恒和那姓陈的女娃,是不是也保持着关系?」
麦穗有些意外亲妈问这个问题,但她出于本能,自动维护李恒:「这个不清楚,可能分了吧。」
麦母好奇问:「什么时候分的?」
麦穗回答:「不晓得。人家私人感情的事,不会和我们多说的,我们也不好多问。」
这话在理,麦母挑不出任何毛病,想了想还是问起了正事:「在复旦大学,你和李恒联系多不多?」
麦穗回答:「还算好。」
麦母追问:「什么叫还算好?」
麦穗似乎有点明悟妈妈为什么打这个电话过来了,回答:「人家李恒很忙的,在沪市朋友也多,平素一般没什么时间。只有周末,我和曼宁才偶尔会跟他碰头,一起吃顿饭这样子。」
听到女儿的话,麦母和麦冬互相瞧眼,同时松了一口气。
麦母权衡一番,继续问:「那李恒平常有没有对你说些花言巧语之类的话?」
麦穗反问:「什么叫花言巧语之类的话?」
麦母一时语塞,过一阵说:「陈家女听说是被李恒花言巧语哄上床的,妈妈只是提醒你,你生得好看,在外要多个心眼。」
麦穗柔柔地说:「妈,暑假的时候,你和爸爸可不是这么说的,还当面嘱托李恒多多照顾一下我,现在就这么不信任人家么?」
麦母被说得有些尴尬,「也不是不信任。你爸爸今早和邻居聊天,突然想到这事,就一个劲怂承我打电话问问。
妈本来都不想打这个电话的,人家李恒多标致一后生啊。」
麦冬吸到一半的烟停了,眼晴瞪得比牛眼睛还大,自己竟然成了替罪羊?
麦穗措辞说:「李恒在沪市这边很受女生欢迎的,不过他的心思都在宋妤那。
麦穗由于心虚,这话没有否认,也没有辩驳,只是照实说了情况。
但却很好地误导了麦冬夫妻俩。
麦母笑说:「那就好,他们两个还是蛮般配的,有夫妻相。」
一句有「夫妻相」,麦穗直接沉默了。
麦母问:「最近一段时间你很少提宋妤,你们如今联系多不多?」
麦穗回答:「我们一直有写信。」
麦母说:「那挺不错。这样的朋友要打好关系,将来李恒和宋妤要是走到一起结婚了,对你和曼宁都有好处。」
麦穗道:「嗯,我知道了。」
细细碎碎又崂嗑一阵,母女俩才结束通话。
放回听筒,麦穗心绪繁杂,不知不觉发起了呆。
而另一边,麦母却开始数落丈夫,「这个电话就不应该打的,让我做了小人。」
麦冬郁闷:「不是你要打电话问女儿?不问清楚不落心?」
麦母说:「你可以拦着我。」
麦冬吸烟:「你这是过河拆桥。」
麦母笑说:「你当年死皮赖脸追求我的时候可不是这态度。」
见老婆面上的笑容,麦冬心情一下子就大好,站起身说:「走,老妈子菜应该做好了,我们去吃饭。」
前镇,肖家。
肖海和魏诗曼两口子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早间新闻。
旁边还有刚放假回来探亲的大女儿肖叶晴陪同。
当电视里播放李恒的消息时,一家三口齐齐放缓了进食速度,注意力全在电视上。
一直等到新闻简讯播放完,魏诗曼才夹一块蘑菇放嘴里,「这二婚男还是挺厉害的,
田润娥受过的苦全被这儿子给找补回来了。」
肖海认同这话,「听人讲,如今李建国和田润娥在京城居住,在那边买了房,她女儿还开了糕点店,生意特别好。」
魏诗曼问:「这是要在京城定居?」
肖海摇摇头:「不晓得。我也是听上湾村的村支书提过一嘴,具体是什么情况,估计只有李家人自己知道了。」
魏诗曼突然叹口气。
肖海问:「你为什么叹气?」
魏诗曼说:「买过好一阵子田润娥的米,如今在市场上,很难碰到那么好吃的米了。
你说这人,说发达就发达,记得当初为了一分两分钱的米价,田润娥还要跟我扯半天,
现在估计是看不上这点钱了。」
肖海说:「人家本来就是高级知识分子,跟你为了几分钱讨价还价,也是被生活逼得没了办法。要不然田润娥做不出来这事。」
回想一下田润娥平时说话有异于普通农家妇女的好脾气,魏诗曼点了下头:「我记得田润娥还蛮喜欢涵涵的,每次来家里送米,都会跟涵涵聊上一会。」
大女儿肖叶晴听了,在心里情不自禁嘀咕:能不喜欢么?小妹将来可是李家儿媳妇。
接着魏诗曼又兀自笑了笑:「可惜,我们家那小公主傲气得很,不太爱搭理李恒,估计这世上也只有涵涵看不上这李恒了。」
肖海跟着笑了,「也算不上什么可惜,我记得后来咱们涵宝和李恒还是开始说话了的。」
魏诗曼筷子点点空气,「那是应文和肖凤在中间一直斡旋说和,要不然要以你小女儿的性子,很难缓和关系。」
肖叶晴面露古怪,脑海中回想起了在魏家段李恒大姑家那一幕,妹妹双手圈着李恒脖子接吻的那一幕。
不过她答应替妹妹保密,自然不会在人前讲出来。
突然又想到什么,魏诗曼八卦问:「暑假的时候,李恒带了一个大城市的女人回上湾村,这会不会对那陈子造成冲击?」
肖叶晴昨天刚回来,暑假不在前镇,抬头问:「妈,什么大城市的女人?」
魏诗曼讲:「听说是李恒的大学老师,特别特别漂亮。」
肖叶晴敏锐问:「和小妹比,如何?」
魏诗曼摇头:「我没见到真人,只是他们上湾村的人在传。」
肖叶晴问:「为什么大学老师会跟李恒回家?孤男寡女的,不怕人说闲话?」
魏诗曼笑一声,打趣道:「都二婚男了,还怕什么闲话?前年又不是没出过丑闻,
大不了换成个称号,换成三婚男。」
见妈妈这么开心,肖叶晴却心沉到了谷底:妈妈,你笑!你笑!算上小妹,估计是都是四婚男了。
对于妻子的挪输,肖海没放在心上。毕竟同床共枕那么多年,他是知道妻子的,在家说话比较随意,在外面却嘴巴严实的很,在小镇上的风评十分不错。
等到肖海和魏诗曼吃过早餐出门后,心事刨刨的肖叶晴就马不停蹄打电话,打到文燕教授家,打给小妹:想要问一问她和李恒的关系现在如何了?
同时关于大学老师的事想要给小妹提个醒。
遗憾的是,电话通了,却没人接。
连着打三次,都是如此。
最后肖叶晴只得回卧室,开始给小妹写信。
沪市,余家。
余淑恒父亲对沙发上看报纸的妻子说:「有段时间没见你这么开心了,刚才起码看了十多份报纸了吧。」
「看看怎么了?这可是我未来女婿,看报纸夸他,我就乐得高兴。」沈心笑容未断。
听到一口一个女婿,余父认真了几分:「你这是真看好了?」
「还行,我看不看好不重要,关键是你女儿对他倾心。」沈心说道。
余父沉吟片刻,又问:「听说要去川省阿坝?
m
沈心道:「李恒要准备收集材料为新书做准备,你女儿打算陪同过去。」
等了会,没等到丈夫说话,沈心偏头问:「你怎么不说话?是不同意?」
余父换衣服准备出门,「我没和李恒近距离接触过,不做有失公允的评价,不过他的书确实写得很不错。新书出来了,记得要淑恒备一份给我。」
沈心问:「要不要我安排一下,请李恒来家里做客?」
余父思索小会说:「还太早,等淑恒下定决心辞职了,再谈这事。」
女儿下定决心辞职了,就代表想嫁人了。
没辞职,那一切未定,未来充满变数。
余父日理万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他相信妻子会处理好。
沈心皱下眉,「你上回可不是这么说的,明明默认了我邀请李恒来家里做客。」
余父答非所问:「我听人讲,这李恒有对象?」
沈心放下报纸走过来:「有对象怎么了?当年你不是也和人订婚了?和我睡一觉就什么都变了,乖乖和我结婚了。」
余父哭笑不得:「都过去多少年了,你怎么还提起?」
「能不提?当年你像头牛一样,一晚上吃三回饭,我那时候还是个黄花大闺女来着,
也是苦过的。」沈心靠着门框说。
余父说:「不一样。」
沈心问:「哪不一样?」
余父说:「我那订婚是媒之言、父母之命,不是我本意。而我们是真感情。」
余父这话不假,当年沈心是太会使手段了,但他也是动了真感情。这也是他这些年面对外边无数飞蛾扑火,却能始终守住本心的缘故。
沈心饶有意味地说:「那你怎么知道淑恒不是动了真感情?要不然能接受一个小7岁的?」
余父沉默,半响开口:「我尊重女儿的选择,等她想好了,让她来找我。好好陪我这个老父亲喝一杯。」
见丈夫松口,沈心高兴地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他,「衣服别穿了,去床上。」
余父偏过头:「今天有个会议。」
沈心问:「几点?」
余父说:「9点半。」
沈心看看表,只能放弃,走到他跟前,手指在他嘴唇上来回摩,「哎,时光不等人,我的腊肉也老了。
来吧,第一次接吻,你像猪一样拱了七八分钟,现在计时开始,少一秒都不许离开这个房间」
沪市医科大学,女生303寝室。
见肖涵推开寝室门进来,室友刘欣悦、陈怡和刘鑫都呆呆地望着她,三双目光随着她的身影移动而移动。
肖涵把文燕教授送给自己的学习资料放桌上,临了清清嗓子,脆生生问:「请问,我脸上是不是长了花儿?」
刘欣悦忍不住开口:「你男朋友李恒真是那个大作家李恒?」
其实她们都清楚报纸上的新闻绝对是真,只是她想从肖涵这里得到亲口确认。
实在是太离谱了!
李恒竟然是作家十二月!
哦,原来是这事,看来honey把她们都给镇住了嘛,难怪刚才回来的路上,好多人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样,肖涵甜甜一笑,默认。
陈怡问:「涵涵,你这极品男朋友是怎么到手的?」
肖涵露出两个小酒窝,抿嘴笑:「不好弄到手,得从初中同班同学开始。」
以前不止是她们,甚至整个医科大学的人都认为,应该是李恒追求的肖涵。
毕竟肖涵的美,是那么罕见,是那么招人稀奇!
可自从今早一则劲爆的消息像龙卷风一般快速席卷整个校园后,很多人都改变了想法:两人都是人中龙凤,还真不敢说谁追得谁了?
刘鑫下床,玩笑说:「你未婚夫什么时候过来?带我们出去逛一逛吧,就到校园里逛一逛也行,让我们跟着风光风光。」
肖涵沉吟说:「月底应该会过来。」
复旦大学,庐山村。
孙曼宁风风火火买了一堆菜和酒回来,然后拉着周诗禾、麦穗和叶宁去了厨房。
李恒依旧在沙发上看报纸,直到余淑恒过来提醒他,今天要去徐汇老师家才停歇下来来到巷子口,余淑恒把奔驰钥匙:「你是自己开车过去?还是我送你过去?」
李恒问:「老师今天忙不忙?」
余淑恒本想附耳调侃一下他,可见到不远处有两位教授联诀过来时,干脆把钥匙塞他手里:「上午有一些商业方面的事情要处理,本来昨天就该处理的,拖到了今天。」
接着她嘱咐:「尽量不要喝太多酒,实在不行,你打个电话过来,我到时候让人来接你。」
「矣,晓得个。」
应一声,李恒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余淑恒想到什么,绕过车头来到驾驶室旁边,似笑非笑说:「小男生,我知道你红颜知己遍地,但最好不要带女人到车里干坏事,要不然回来我就把它割了。」
李恒双腿不由一紧,不满道:「你可是个老师,为人师表要注意言行啊。」
等一会,等两个老教授走远后,余淑恒露出诡异的神情:「你还知道我是你老师?你有见过学生把手伸到老师衣服里面的?」
李恒:「—.
明明是你勾引老子的好吧,现在倒打一耙算啥子回事?
算了算了,好男不和女斗,败退的李恒一脚油门下去,车子疾驰而出。
和金庸先生、以及老师约好是中午过去吃饭,到达徐汇后,他并没有急着去武康路,
而是先绕道去了一趟沪市医科大学。
并在半道上买了一束大红玫瑰花。
进校门,熟门熟路摸到女生宿舍楼下,李恒发现自己身后不知不觉已经集聚了一群小尾巴,男男女女都有。
有个别条件好的女生甚至拿相机偷偷摸摸拍他,
几分钟功夫,附近寝室楼就有一个消息在猛烈扩散:大作家李恒来我们学校了,手捧一束玫瑰花。
这年头作家地位本来就超然,何况还是一个19岁就跃升为国内文坛超一流的大作家,
更何况媒体和电视在疯狂报道他,是个人都好奇呀。
于是就有了被人围观的一幕。
好在大家素质普遍高,只看不打扰他,至多交头接耳说几句悄悄话。
宿管阿姨一眼就认出了他,不等他开口,就自发打开小喇叭,喊话:
303的肖涵,303的肖涵,你未婚夫来了!
一句「你未婚夫」来了,让原本热热闹那的303一室,随后室友们登时嬉笑个不停,
纷纷学着喊:涵涵,你未婚夫来了,速度给我下来肖涵耳朵有点烧,把手里的没吃完的瓜子放桌上,慌忙擦擦手,然后整个人跟着那颗早已飞出来的心去了楼下。
刘欣怡、陈怡和刘鑫面面相,也速度穿鞋,一股脑儿跟了出去。
镇静!镇静!他是本美人男人,早就捏在手心了啦,不要表现得这么急色,得端一点架子嘛,如此思绪着,快到寝室大门口的肖涵忽地慢步下来,然后在一众女生的羡慕眼神中,风轻云淡来到了他跟前。
不过当看到那束玫瑰花时,她眼角的笑意却怎么藏也藏不住,总有一丝溢满了出来。
不管不顾周边那么多人,李恒伸手抱了抱她,然后松口问:「吃过早餐了没?」
「吃了。」她脆生生说。
李恒把玫瑰花递到她跟前:「今天忙不忙?我带你去个地方。」
肖涵说:「下午3点过要跟文教授去医院,不过我可以请假。」
在人前,她收起了那份俏皮劲,比如什么「您」啊、「李先生」啊两人一前一后出校门,李恒把拉开副驾驶门,特绅士地请她上车,那一套斯斯文文的动作,把她给逗笑了。
她思:不愧是我暗恋6年才得来的男人嘛,除了花心一点儿,其他方面都十分和她心意。
同在徐汇,武康路距离沪市医科大学算不上远,没多久就到。
在一十字路口,两人就近去百货商店买了一些礼品,接着还在外面买了点水果,提着来到了武康路113号,伸手敲门」。
开门的是小林姐。
见到肖涵过来,小林姐很是高兴,嘘寒问暖一番后,赶忙把她迎了进去。
李恒跟着后面问:「师姐,金庸先生他们来了没?」
小林姐回答说:「来了,来了快个把小时了,正在会客厅跟你老师和廖师哥聊天。」
进到会客厅,李恒直奔巴老爷子而去,「老师。」
肖涵跟着喊:「老师。」
不知道是眼缘好,还是爱屋及乌,巴老爷子对肖涵比较满意,待两人坐下后,忽然偏头问肖涵:「你家里有几兄妹?」
肖涵端庄身子,回答:「两姐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巴老爷子问:「成亲了没?」
肖涵抿抿嘴说:「还没有。」
李恒和廖主编对视一眼,摸不清老师为什么突元问这个,不过看他老人家兴致不错,
也就跟着听,没去中断。
巴老爷子和肖涵大概聊了好几分钟,才笑着对李恒说:「不错,我这老头子要是身体硬朗,说不得还能给你们证婚喽。」
这话听得肖涵心里无比舒服,瞬间对老人家的好感倍增。
李恒后知后觉有点明白过来了,老师估计是怕自己在外面乱来,于是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该收收心了。
李恒笑呵呵道:「老师您长命百岁,到时候我们的孩子出生还想请您取名咧。」
巴老爷子颌首,连着说了两个好:「好,好!」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话题一直在李恒、巴老先生、金庸和廖主编四个大男人中间围绕。
都是文人,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大家兴趣出奇地相同,聊文学,聊历史,谈论古今,品评中外,谈兴非常浓。
见李恒什么都能掺和一腿,什么话题都侃侃而谈,巴老先生中间故意还抛出几个刁难问题,自的试试他的底蕴到底有多深。
结果嘛,碰到这种两世为人的怪物,还是喜好看书读书的怪物,根本难不倒好伐,一直话题焦点,连金庸和老师都抢不走。
中午时分,小林姐做好了一桌子菜,在几个大男人的唆使下,李恒把余老师的嘱咐忘到了脑后,推杯换盏兴致非常高。
一圈圈酒喝下来,他略微有点醉了,饭后被迫到沙发上休息了一会。
逮着单独相处的机会,小林姐悄悄问巴老先生,「爸,为什么待肖涵那么特殊?」
巴老先生默然小许,问:「你不看好肖涵?」
「这姑娘挺好,人漂亮,会来事,很好相处,我自然是非常中意的。但你老人家别忘了余家那位。」小林姐说。
巴老先生问:「你也看出来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若没猜错,那位余老师怕是冲着结婚本去的。」小林姐分析。
巴老先生想了想说:「余家门槛太高,小恒迎娶这样家庭的女儿,并非一定是好事。」
小林姐思考小半天,终于明白过来了:「爸,你是怕小恒受到限制,失去了精神自由,对以后的创作不利?」
巴老先生点了点头,「他的路才开始,有更高的成就等着他。」
这就是老先生今天问肖涵那么多问题的缘由所在。
一是怕李恒收不住脚,女人一个接一个,年纪轻轻身体就被女色掏空,折损阳寿。
二是担心李恒被余家禁住了,失去了自由。
文人么,一旦思想有了牢笼,就很难再写出令人惊艳的文学作品。
这两方面,都是巴老爷子比较担忧的问题。
尤其是昨天亲眼见到了麦穗后,巴老爷子就对李恒将来的身体无比忧虑,这要是搁历史上,说不得就是又一个褒姒或者苏妲己哎,一般男人吃不消。
因此,思来想去一晚上、权衡一番过后,巴老先生才决定敲打一下李恒。
按道理讲,他活这么大年纪了,很多事情都看透了,不在乎了,可李恒的才华给了他很大惊喜,于是在惜才之心驱使下,有了隐晦指出:希望他收收心,娶肖涵。
巴老先生不知道陈子和宋妤,只晓得肖涵、麦穗、余老师和黄家那个。
麦穗太媚,余老师和黄家那个门阀太高,巴老先生觉得还是肖涵做妻子最好。
小林姐说:「爸,我怕你的算盘要落空了。」
巴老先生抬头。
小林姐说:「你老人家忘了暑假来过家里的那位周姑娘?」
巴老先生开口:「你是说?」
「女人的直觉告诉我,我这位风流成性的小师弟怕是对人家有想法,要不然这种大家庭的女儿,还是主学钢琴的,昨天怎么会给他下厨做饭?」小林姐如是说。
巴老先生错,稍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笑容:「那姑娘我细致观察过,看起来柔弱惹人怜惜,内里怕是不那么好相与的,做小几乎不可能。」
小林姐附和:「我也这样觉得。」
毕竟周诗禾是李恒第一个带来老师家的女人,父女俩自然会认真观察。而观察过后,
初步结论就是如此。
有贵客在家,父女俩不好把人家晾着,悄摸几句后就来到了会客厅。
会客厅,此时李恒、廖主编和金庸三个大男人吃完饭后在喝茶休息。
见小林姐现身,李恒瞅眼手表说:「师姐,肖涵下午有事,我喝得有点多,不适合开车,麻烦你帮我送她回去。」
「行。」
没问缘由,小林姐很是痛快地送肖涵走了。
待两女一走,金庸忽地偏过头对李恒说:「你如今创业在际,缺不缺人手?」
李恒有点蒙。
巴老爷子和廖主编同样有点蒙,怎么扯到这问题上去了。
李恒坦诚说:「缺,查先生是?」
金庸指指旁坐的秘书,介绍道:「王也,今年32岁,毕业于香江大学,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后就来了《明报》,已经替我打理了7年生意上的事。」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一下子就懂了。
廖主编和巴老爷子互相看看,随后开始暗暗打量王也。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确实是高学历人才,李恒自是求贤若渴,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谢查先生和王小姐厚爱,我这事业才草创,就怕庙太小了,委屈了王小姐。」
大家都望向王也。
王也把手里的茶杯放桌子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意外的话:「第一年我不要薪水。」
得咧,人家是不缺钱的主。
想想也是,替金庸打理《明报》那么多年,要是没点积蓄也过不去哇。
对方诚意太足了,足到李恒都不好拒绝。
不过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李恒也不想拒绝,当即快人快语介绍了一遍新未来培训学校。
再过一阵子不是要在沪市和羊城开分校么,把这位安排到这里最是合适不过了,会管理,懂英语,出国留过学,还拥有这年头在内地无比吃香的香江人身份。现阶段,能力手腕绝对比李然要强。
听完介绍,王也明白了李恒的意思,很是爽快地说:「可以。」
接着她说:「我要先陪查先生回一趟香江,10天后再来入职。」
李恒答应下来。
奇怪的是,商谈了许多入职和工作细节,却唯独没提薪水。
其实他们差不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这样送上门的人才,李恒不知道开多少工资合适?
王也亦是如此,不懂大陆行情,不晓得开口要多少年薪合适?
于是抱着以后再说的想法达成了口头协议。
休息一阵,又胡吹海侃一阵,众人在外面花园留了一张合影才散。
廖主编怕李恒年轻没经验,喝酒开车出事,亲自送他回的学校。
李恒一走,金庸和王秘书也跟着告辞离开了。
车上,金庸思虑一会,问了一个之前就想问的问题:「你是想委身这位李先生?」
在香江,很多大家族的事业帮手都和老板有一腿,是老板的地下情人或者外室。
所以,见怪不怪了的金庸先生才有此一问。
驾驶座开车的王也目视前方说:「怕是入不了李先生的眼。」
金庸手指无规律地点点大腿,欲言又止。
其实他是有点舍不得的,两人虽然只是事业上的合作关系,没有儿女事情,但王也能力太过突出,这些年让他极为省心,日子过得很是自在。
不过金庸也明晰一个事实:自己毕竟老了,《明报》的舞台也到了巅峰,她已经学无可学,是时候放人家走了。
而且,当王也提出想来李恒身边做事时,两人彼此心知肚明,该散伙了。
就算金庸不放她来内地,她也会去其它地方。
ps:先更后改。求月票!
(还有)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