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跟数学家打交道,真烦!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31章 跟数学家打交道,真烦!(第 1/ 页)
第231章 跟数学家打交道,真烦!
对于正在风暴中心的乔喻来说,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成了许多人眼中的眼中钉跟肉中刺。
不过乔喻并不太在乎,或者说压根没放在心上。
毕竟他呆在华夏,外面就算被闹得翻天覆地,他也有满满的安全感。
其实也不止如此,更因为他身边都是熟人,一个个都还很厉害,很爱护他,在这样的环境里,的确太难有什么危机意识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危险大概就是去乔曦那边的时候,别惹老妈生气。
或者说一旦惹了乔曦生气,就千万别跑到华清露脸。
没办法,乔曦大概是整个京城唯一真敢且会揍他,身边的老郑还不闻不问的人,没有之一。
关于这一点乔喻也是挺委屈的。
他都已经是拿到菲尔兹奖的男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级数学大佬。甚至已经有了给他安上了“当代理论数学之父”的称号。
就他这么厉害的人,乔喻都想不通乔曦是怎么好意思还对他动手的。
更别提他现在都已经博士了,马上就要毕业当教授了,她乔曦还只是个小小的数学生,每天还要为绩点而烦恼……
真的,换了个其他学生,见了他都得毕恭毕敬的。
最终也只能归结为该死的血脉压制,以及被偏爱的总能有恃无恐。
毕竟还能被妈妈打骂,对于许多中年男人而言,甚至是种幸福。
这么想想心里也就轻松了——他可比那些人到中年才堪堪事业有成的大佬们强多了。
比如那些都已经人到中年还要参加考试,通过之后才能加入他项目组的博士跟教授们。
此时乔喻正在批改着试卷,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毕竟最后选拔出了四十七人参加考试。
是的,即便按照项目的官方通报,项目参与人加上乔喻这个主持人,只有六个主要参与者,但依然吸引了这么多人。
虽然47:5这个比例,跟那些热门公务岗位动辄万分之几的比例无法相提并论。
但考虑乔喻的项目组本就是高智商的筛选器。初期就筛选了一轮,不管以前履历如何,基本上智商不够的都直接筛选掉了。
郑希文负责的安全部门同样也在前期初筛了一次。而且这种筛选更为严格,只要是稍有怀疑不太可靠的,同样也被筛选掉了。
就这样还能有47人参加考试的确已经很多了。
此时乔喻就在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专门给他腾出的一间办公室里批改试卷。
是的,现在乔喻也算是彻底混出头了。不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甚至不比田言真的那间办公室小。
看起来大气敞亮。各种办公用品包括桌椅都是那种崭新的实木打造。
没办法,毕竟乔喻现在也是菲尔兹奖获得者了。这个身份经常会有数学家前来拜访,还像以前一样在宿舍接待来访人员明显不合时宜了。
总不能每次都让乔喻去华清借袁老的秋斋,燕北这边也是要面子的。
所以从乔喻回华夏之后,办公室就已经提上日程。
不过需要采购跟重新装修以及散味,耽误了些时间。好在还是赶在项目组开始筹备的时候用上了。
说实话,乔喻其实不太喜欢办公室的装修风格,太过老气了。虽然该有的现代化设备都有,但显得太沉闷了,一点都不年轻化。
没办法,设计方案是自家导师安排的,又没让他花钱,他也只能被动接受。
研究中心专门给他安排了这么大气一间办公室,乔喻又不是小气的性子,所以自然要利用起来。
比如今天乔喻就专门把郑希文也叫了过来。就坐在他旁边,陪他一起改卷子。
好吧,说起来这本就是郑希文的工作。只不过一般来说当乔喻老老实实待在燕北大学的校园里时,他不需要跟得这么紧。
但乔喻要求他来陪着,他也不好不来。
当然乔喻也并不纯粹因为无聊所以才让郑希文陪在他旁边改卷子。主要还是因为老郑真能带来很多乐趣。
比如担任过中高考阅卷老师的都知道单纯批改一堆陌生学生的卷子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但如果身边有个人,每批改一张卷子,身边有个人都能把答卷人的过往履历、性格特点,甚至是推荐人聊出来,那感觉又完全不一样了。
批改试卷的同时还能品味人生百态,无趣的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
乐子嘛,总是要靠自己找的。更别提乔喻还有充足的理由。
他可是这个重要项目的主持人,选择的这些参与者可以说都是他副手。
提前了解这些他这些未来副手的过往跟性格,显然有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这理由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咦,郑叔,这有个你的本家啊,叫郑泽峰,还是余江大学的,目前最高分,只差一点点就能及格了。这家伙什么来头?”
“郑泽峰啊,92年生人,出生于西江省,入云市鹭知县。父母都是县一中的老师。
小学开始成绩就一直很好,老师的评价也很高。县一中毕业后以优秀成绩被入云市试验中学特招。并在高中阶段拿到了物理奥赛国赛金牌并被保送到双旦大学物理系。
本科阶段他拿到了数学、物理双学位,并因为成绩优异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前往哈佛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
之后被张树文博士看中,去了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拿到博士学位后成功申请优青计划被余江大学计划引进到高等数学研究院工作。
他那些科研课题我就不太了解了。那些名词我看着眼花。你随便去查一下网站,上面都有。”
郑希文一本正经的把这位本家的履历大概说了一遍。
但显然,这让乔喻挺不满意的,嘟囔了一句:“还是物理转数学啊?不过,郑叔,你说的这些我都能从公开渠道查到啊。就不能聊点不一样的?”
郑希文沉默了片刻,问道:“你想听点什么不一样的?”
“比如他有没有谈过女朋友?结没结婚,有没有小孩。对了,还有在在公派csc期间,是不是经常参加过各种派对什么的。
你跟我说这些我才能了解他的性格如何嘛。等最后再确定他能不能作为候补人员招录进项目组嘛。”
郑希文没忍住冲着乔喻翻了个白眼,说道:“我们怎么可能了解的这么详细?”
“嘿嘿……”
乔喻笑了笑说道:“那就捡你知道的说呗。咱们这个项目组是要承担压力的。总不能招些脊椎骨有问题的进来,让他们倒个垃圾桶都怕骨头撑不住,给干骨折了啊。”
大概是觉得乔喻说得的确也有些道理,郑希文沉默了片刻后,还是开口说道:“能两年就从哈佛毕业,还能被张教授选中,让他去普林斯顿,肯定没时间参加派对的。
至于女朋友之前的确谈过两个,不过在一起时间都很短暂。一个是在哈佛读硕期间。另一个是在普林斯顿读博期间。
两个女生也都是华夏前往西方就读的留学生。总之在国外读书期间,他的交际圈相对单纯。回国之后没有恋爱经历,也暂未结婚。”
乔喻放下了手中的卷子,好奇的看向郑希文问道:“哇,读研读博各谈了一个女朋友,你是怎么得出他交际圈单纯这个结论的?”
郑希文瞥着乔喻,说道:“总不能完全没有交际圈吧?两个女朋友都是通过官方的华夏在美留学生联谊会认识的。”
乔喻眨了眨眼睛,然后很八卦的问道:“那是因为什么分手的?数学家特有的木讷?不懂浪漫?或者他的浪漫那两个女的感觉不到?还是他太博爱了?”
郑希文果断地摇了摇头,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另外这些个人私事总跟科研没关系吧?”
乔喻振振有词的反驳道:“谁说的?这才是能分析出他性格特征的关键!只有知道了原因我才能更好的跟他合作。
比如他是那种很博爱的类型,项目组的辅助人员要尽量减少异性跟他打交道,免得闹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项目进度,对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郑希文默然,片刻后答道:“据我所知,他跟女友分手的原因跟你说的这些都没什么关系。在私人感情方面他属于被动型的人格。”
乔喻抬手掏了掏耳朵,开口评价道:“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也就是说这位郑教授应该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那种老帅哥,对吧?”
虽然乔喻负责出题跟改卷子,但他没参与接待跟监考这些事情,所以还真不知道这些教授们长什么样子。
不过只看郑希文的表情,乔喻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当然这没什么好骄傲的。
参加个留学生联谊会就能有女朋友,人长的肯定得有点东西。
但有了女朋友又留不住,加上郑希文又说了不是个人私域道德方面的原因,那肯定是在非专业领域比较沉闷,不太会说话那种了。
除了长得帅外,很符合一般人对数学家的看法。
当然他的陈师兄绝对是个意外。人虽然长得不算帅,但哄女孩子却很有一手。
他到现在都还没想通,陈师兄是怎么让张晓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完全没有道理。老薛的成就可比陈师兄高多了,都还是单身狗呢……
不过乔喻对这个老帅哥还是挺满意的。
他喜欢跟人狠话不多的人打交道。更别提这位郑教授也不是那种完全不通世故,心思其实还算活络,还专门去找了张树文的。
所以也不是那种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家伙。
于是乔喻专门在卷子上做了个记号。如果实在选不出更适合的,那就他了!
正好还能让老张欠他一个人情。
这家伙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可是张树文的学生。
下次有什么事情让张树文在袁老面前遮掩一下,他总不好推脱了。
就这样乔喻一边改,一边问,郑希文也认命的开始配合乔喻的询问给出针对性的回答。
乔喻都开始有些佩服郑希文的记忆力了。
果然各行各业都不乏牛人。四十多个人,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郑希文都记得很清楚。
只要他说出名字,郑希文马上就能把对方的履历跟情况说得八九不离十。换了他都未必能记得这么清楚。
当然他也挺佩服自己的,不知不觉中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把所有试卷改完了。
然后乔喻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然后看向郑希文突然开口问道:“郑叔,你们那里肯定也有我跟我妈的详细资料吧?怎么记录的?”
没有一丝丝防备,这个问题就直接冲进了郑希文的耳朵里。
郑希文抬头,盯着乔喻,没做声。
“别这么严肃,我随便问问,你随便说说,这又没什么的。”乔喻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自己的事情,你难道不比我清楚?”郑希文缓和了神色,笑着问了句。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你们更神通广大呢?”乔喻也跟着笑了笑,然后步步紧逼。
“呵……那你想问什么?”郑希文随口说道。
“要不,你随便挑点能说的说说?”乔喻一副颇感兴趣的样子。
郑希文思考了片刻,试探着问了句:“你那个小女朋友?”
“拜托,我跟夏可可从穿开裆裤的时候起就认识了,她的事情我知道的比她爸妈都多,你跟我讲她?”
乔喻鄙夷的瞥了郑希文一眼,觉得这家伙不太厚道了。
“要不,聊聊我爸爸?”
郑希文沉吟了两秒,摇了摇头,说道:“你该不是想问你亲生爸爸现在的情况吧?”
乔喻眨了眨眼睛,有些意外,很惊讶的反问道:“等等,你刚才说的是他现在的情况?
不过我妈早就跟我说过,他已经死了啊。我初中的时候还专门写过一篇作文祭奠他来着。你的意思不会是他还没死吧?”
一句话,便把郑希文给问住了,狐疑的看着乔喻,犹豫了半晌,还是没应声。
他是真不确定乔喻是否知道这件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乔喻不知道,也不该从他嘴里知道。
跟数学家打交道,真烦!
(本章完)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