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强烈建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33章 强烈建议!(第 1/ 页)
第233章 强烈建议!
郑希文是在心底松了口气的。
一直没跟乔喻聊关于弗兰克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深怕乔喻知道了自己还有个生父在国外,会吵着要去寻亲。
毫无疑问,这才是最麻烦的。而且从人之常情上讲,乔喻真有这个想法合情合理。
好在现在看乔喻的反应明显是对那位弗兰克不屑一顾,甚至还很想给他点教训,完全没有要去寻父的意思,这其实挺好的。
但同时依然很烦恼。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啊!他能听出乔喻话里话外的意思,要给弗兰克找点麻烦。
说实话,郑希文也很不齿那一家人的行为。但人家毕竟是一家人,他在这个事上帮了忙,万一到时候一家又和好了,他咋办?
所以也只能装聋作哑,听乔喻忿忿不平崂叻了一路,只感觉脑子一直「嗡」的。
真的,郑希文已经很努力的把噪音隔绝在大脑之外了。
比如这一路上不但警惕周围的每一个人,还开始思考今天的报告该怎么写,
但架不住乔喻的念叻就像魔音贯耳一般,始终在耳边徘徊。
直到感觉到有人正朝着两人走过来。不过快速扫了一眼后,就稍微放松了警惕。
虽然他没见过郑泽峰真人,但查阅过他的档案跟照片,自然能一眼就认出来。
他这样的高端安保人员,虽然不一定需要过目不忘的能力,但快速认人却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别提郑希文还是这个行业中的依依者。只要看过照片,现实中见到就基本能把人认出来。
这一刻郑希文无比希望眼前这位本家能过来跟乔喻聊几句。
能转移一下乔喻的注意力,让他能从一个十多岁少年无休止的叻中解脱出来。
之前看大话西游,总觉得人们对于唐僧这个角色的反应,做了些艺术方面的夸张。
喜欢念叨能有多大伤害力?
但生活中真的出现一个如同唐僧跟祥林嫂这般喜欢不停叨的人,就会发现艺术是真来源于生活。
那种魔音持续贯耳的感觉是真能把人逼疯。
「乔博士,你好,这么巧啊。」
这位本家也没让郑希文失望,上来就跟乔喻打了声招呼。
「你是?」乔喻停止了抱怨,看向来人问了句。
「哦,我是余江高等研究院的郑泽峰,这次来燕北大学就是参加项目资格考试的。
国际上数学家大会跟前天报告会上都见过你。只不过两次会议你都很少出面,没找到机会跟你认识。」
郑泽峰连忙说道。
乔喻恍然的点了点头,然后仔细打量了一番郑泽峰。
嗯,在数学界这块的确能算个老帅哥。
好吧,其实就算把物理学界也拉进来也能算很师气了。国字脸,加上浓眉大眼的,看起来很正气,有点像小时候看的电视中那个李寻欢。
虽然人不可貌相,但这种长相属于在影视作品里去演反派,都很难让人心生恶感那种。
难怪去参加个留学生联谊会,都能有两个女朋友。
不过反过来想,长成这样两个女朋友都没能留住,看来是真不太懂怎么谈恋爱。
「哦,郑教授啊!不瞒你说下午改卷子的时候我还跟郑叔谈起过你来着。听说你高中是通过物理竞赛拿到国奖保送的双旦大学,怎么后来又开始学数学了?」
乔喻立刻开口问道。
郑泽峰有些意外,乔喻竟然还知道他之前的经历,不过连忙回答道:「其实当时我本来没想参加竞赛的,后来是物理老师跟我很投缘。
就让我去试试走竞赛这条路。谁知道第一年就稀里糊涂拿了个奖。然后就被保送了。
去了双旦大学物理系之后,我才发现我对数学更感兴趣。但是转专业要耽误一年,我觉得没必要,就干脆修了双学位。
所以保研的时候自然也是以数学为主。不过物理这块其实我一直也没落下。
我之前做的一些研究就是利用代数几何簇跟分式理想刻画广义相对论中奇点的解析性质。
同时我还对量子群跟代数几何结合很感兴趣。比如在低维拓扑量子场论中,
通过代数几何手段刻画规范场跟拓扑不变量这些。」
引申得有点多了。
不过对于郑泽峰而言,这显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虽然乔喻只有十七岁,但乔喻的成就可比他高多了,而且能否加入到乔喻这个项目完全可以由这个十七岁少年一言而决。
所以郑泽峰完全把今天的这次偶遇,当成了面试。
「哦?也就是说你不但在代数几何方面很有建树,对量子场论的几何化跟拓扑量子场论也有研究?」
乔喻问了句。
郑泽峰沉稳的点了点头,答道:「对,毕竟大学时候系统的学过这些,所以之后虽然主要精力放在代数几何上,但在物理这块也经常会有所涉猎。」
「那的确挺不错的。」
乔喻笑了,然后问道:「你是不是想知道你这次考试是多少分?」
郑泽峰苦笑,然后诚恳的答道:「其实考多少分都无所谓。我更想知道有没有机会能进你的项目组。
我大前天听了你的报告会后,对乔喻模态空间跟量子模拟技术是真的很感兴趣。
我觉得这两项研究在代数几何、模态逻辑方面甚至会颠覆当代数学理论发展。
尤其是在推动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跟数学结构的交叉研究这些方面,意义太大了,可以评价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管这话多少出自真心,但乔喻听着自然是极为满意的。
甚至开始怀疑这位郑教授是不是其他方面有什么难言之隐。
按道理说不该啊·..·
这么会说话,怎么可能不会哄女孩子?
以他在这方面丰富的经验,女孩儿是可是很好哄的。
只要会说话,能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就够了。这两点其实都很容易做到,甚至都不需要花费太多钱。
所以从小到大,夏可可都被他哄的找不到北。
现在看来这位郑教授完全有这个能力。在搭配上这个长相,就算是哄两个问题应该也不大。
不过乔喻没有继续纠结这种正式的提问,而是冷不丁的开口道:「郑教授,
我们来探讨一种情况啊。假设你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从小就没有父亲,你的家人一直告诉你,父亲在你没出生的时候就意外离世了,直到你长大成人才偶然得知,原来他不是离世,而是抛弃了家人自己去国外吃香喝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种情况代入到你身上,你想对这个男人做些什么?又或者说,你会如何对待这个男人?」
郑泽峰下意识的看了眼站在乔喻身边,面无表情的郑希文。
这个问题转折的有些快了,而且听起来很离谱.—
这种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是最烦人的了,尤其是对于搞理工科的人来说。
因为太违心了,压根就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就特么跟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
只有回答到出题人的心坎上才能拿高分。
不过好在郑泽峰刚刚走过来的时候依稀听到了些乔喻的抱怨。
所以在心底思考了片刻,便很快打好了腹稿。
「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想怎么做,第二个则是我能怎么做,乔博士,你说对吧?
毕竟前者不需要担负任何责任,后者则要受限于人类社会一些基本共识跟道德法规约束。」
「哦?」乔喻眨了眨眼,说道:「听起来有点意思,继续。」
「反正如果是我的话,知道了这些肯定想冲到他面前狠狠地先揍他一顿再说,把他送进医院再说。
现实情况下,我肯定不能这么肆无忌惮。但一定会再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他感到后悔,为他曾经犯下的错误买单。」
乔喻听完,笑着点了点头,答道:「嗯,回答的有点意思。对了,你的卷子改出来了,坏消息是成绩没有及格,只有58分。」
这个分数的确让郑泽峰有些懊恼,他知道自己这次题目答得不太好,但真没想到是个这么恶心人的分数。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乔喻又开口说道:「好消息是,其实这个分数也不算太低,毕竟只有三个人及格,而且还都不是研究代数几何方向的。
恰好我们团队又需要一个对代数几何跟物理方向都有涉猎的研究员。所以你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这句话,让郑泽峰颇为意外。
他本以为下午那帮人在那里对答案时,各个唤声叹气是在演来着。
没想到的是,原来还真是都考得不怎么样。
总计十道题,足足四个小时,及格的竟然只有三个?好吧,这的确很让他意外。
毕竟之后复盘的时候,他一直觉得自己本该考的更好些。所以总觉得其他人可能发挥的比他好。
现在看来他内心还是稍微阴暗了些,不够真诚。
但没办法,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没有之一。
而且错过之后,真就再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总不可能去期待华夏在短时间内再出现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哪怕真出现了,也不太可能像乔喻这样直接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数学体系。
更大的可能还是华夏数学家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高速发展的时代,再次拿到这些顶级数学奖项。
显然这个时候能进入乔喻的团队绝对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当听到这个消息时,郑泽峰真就是所有颓废的情绪瞬间消失,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振奋起来。
「谢谢你,乔博士。说实话,其实我知道这次没考后,下午我们再一起复盘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有三道题考场上思考得片面了。
我跟好几位一起考试的教授都检讨过了,主要还是我们还没习惯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处理量子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模态逻辑门。
如果能有机会再考一次,即便还是这种灵活的题型,能及格的人数肯定也能大幅度增加。」
这大概就是乔喻其实不太喜欢跟国内数学家们打交道的原因了。
虽然他知道郑泽峰这句话是想拍拍他马屁的,恭维他题目出的好。但表达上还是太含蓄了·—
他觉得这方面还是应该跟国外那些数学大佬学习,比如皮埃尔·德里尼、彼得·舒尔茨、洛特·杜根等等这些。
他们夸奖起人来是真可以不遗余力。尤其是彼得·舒尔茨,甚至用贬低自己的方式来抬高他。
别说他们是真心实意了,就是捧杀他,乔喻都认了。毕竟情绪价值是真能直接拉满。
「嗯,放心吧。还有,你刚才的意见很有建设性。我觉得你是个思维很敏捷的人,很适合我的项目。」
乔喻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很想像大人一样伸出手拍拍郑泽锋的肩膀,不过衡量了一下两人的身高后,乔喻果断的改变了主意。
这老头不但有一副好皮囊,应该还有一米八的大个子。他大概还要再长两年才能有这么高。
郑泽峰自然不知道乔喻的想法,沉稳的点了点头。
不过还没等他说点什么,乔喻突然又问了句:「对了,据你所知余江大学跟伯克利分校有什么官方层面的合作吗?」
显然没几个人能跟得上乔喻跳跃性的思维。郑泽峰也不例外.—·
脑子明显卡顿了半秒,才开口答道:「嗯,伯克利分校吗?嗯,据我所知好像的确是有一些官方层面的合作项目。
嗯,包括博士生联合培养跟暑期学校课程这一类,不过大都集中于社会人文学科。包括法学、金融、传播、语言学这些。现在想要促成理工科方面的合作比较麻烦。」
乔喻严肃的摇了摇头,侧头看向郑希文说道:「看,你说这种合作有什么意义?跟伯克利交换法学课程?
我都没学过法学都知道大陆法系跟海洋法系不是一回事,交换课程之后让法学生去学习判例法那一套?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谁能给我一个相关的反应渠道?我强烈建议要立刻叫停这种毫无意义跟价值全作秀的官方教育合作!」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