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大恩大报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九一章 大恩大报(第 3/4 页)
有人说,朝鲜建“大报坛”,报的是前明的恩,未必为清国乐见,清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多事罢了,咱们“仿朝鲜故事”,合适吗?会不会犯忌讳啊?
张庭桂说,这好办,咱们这个坛,不一定叫做“大报坛”,叫“大崇恩坛”、“大报德坛”,都是可以的嘛!而且,咱们也一定不会说这是“仿朝鲜故事”忌讳不忌讳的不去说他,这种拾人牙慧的事情,咱们越南是不屑于做滴!
张庭桂还说,之前,咱们整整一十六年“不贡不使”,清国很不高兴,建这个坛,也算是“力惩前愆”了如今不比以前,洋虎、洋狼环伺,咱们是一定要和北边儿的老大搞好关系啊!不然的话,再出事儿,只怕“求告无门”啊!
这条道理很有力量,嗣德王尤其动心。
于是,基本上就没有人再反对建“大报坛”了。
建坛的大原则,既然已确定了,接下来,就要如张庭桂之言,着手“相关的准备”了,而这个“准备”,除了设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钱”。
不管叫不叫“大报坛”,这个坛,都要足够的大,朝鲜的“大报坛”,规制比社稷坛还要高,咱们不能输给朝鲜人呐!不然的话,这个坛,在清国那儿,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想“值钱”,就得多花钱。
可是,这个钱,从哪里来?
这笔钱,不是小数啊。
翻翻自己的荷包,唉,真正囊中羞涩啊!
都怪天杀的富浪沙鬼!原先的那点儿家底,都他娘的赔给富浪沙鬼了!
也不能因为建一个“大报坛”就加赋那样搞的话,好事儿也搞成坏事儿了。
最后,还是张庭桂突发奇想要不然,咱们向清国借点儿钱?
啊?
于是,就有人便嘲笑张庭桂,说他建这个“大报坛”,不止于“借花献佛”,简直是“借经献佛”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