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谢天谢地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八十四章 谢天谢地啊!(第 3/4 页)
此其一。
其二,南北海上贸易的中断,对中国政府,当然有重大的影响,不过,这个影响的发酵,是需要时间的——可能一个月,可能两个月,可能半年;谁也说不好,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累积成中国政府无法承受的压力?
“漕运”就不同了!
萨冈和孤拔都理解“漕运”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漕运”是运粮的,民以食为天,确如黎峨之言,“漕运”为中国真正的“血管”,“漕运”一断,中国的北方,包括京畿地区在内,立时就得“缺氧”。
当然,不可能没有仓储粮,不过,数量一定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粮食不同其他商品,一经断供,即便还有些存货,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这个压力,中国政府是断断承受不了的——而且,立竿见影!
因此,一发现“漕运”受到了影响,中国的主力舰队,再不情不愿,迫于朝廷的严令,也得挪出窝来,于我“舰队决战”了!
然后,我便可以一举歼灭之,彻底控制中国沿海的制海权了!
不世之功,就此建立!
这幅美好的前景,一想起来,心里头就痒痒的呀!
可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第二批次”在哪儿呢?
“第二批次”拢共十条作战舰只,占编制完整的“北京—东京”舰队三分之一强,而目下,俺们手头上,是十八条作战舰只——一目了然,这个“第二批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呀!
有,“北京—东京”舰队对中国的“新生舰队”,不论数量还是吨位,都占明显优势,“不世之功”,手到擒来;无,“不世之功”——呃,把握还是有的,不过,就说不上“手到擒来”了。
上一次收到“第二批次”的消息,是说到了本地治里,要“略作休整”,方能继续航程。
前文有过介绍,本地治里是法国在印度剩下的唯一一块殖民地,地方虽然不大,不过,毕竟将近两百年的经营,底子还是不错的,船只的维修、补给条件较好,“第二批次”的意思是,之前的路,太难走了,俺们得在本地治里这儿喘口气儿。
本地治里位于印度东南沿海,由本地治里出发,一气驶过孟加拉湾,便可进入马六甲海峡了;出马六甲海峡,折而北上,西贡便在望了。
这段海途,虽然不算短,可是——都这么些日子了!就算游水,也该游过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