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双重保险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六十一章 双重保险(第 2/4 页)
慈禧心想:你还不够“放肆”么?
念及于此。脸上微红。刚想说话,旁边的慈安先说了:“我们姐俩这儿,你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么?尽管说好了。”
关卓凡说道:“谢两宫皇太后的恩典。臣斗胆请问,这个《尚书》、《大学》、《中庸》,两位皇太后可读过么?”
慈安笑道:“哎呦,我们姐俩哪里读过这么大的书!”
关卓凡说道:“可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宵旰忧勤,咱们的国势却蒸蒸日上,中兴可期!”
这个马屁几乎把慈禧拍进云端,御姐浑身轻飘飘的,好像凌云驾风一般松快!
关卓凡说道:“《尚书》的学问大。《大学》、《中庸》的学问也不小,可臣以为。皇上亲政之后,要做的是抚育万民,不是呆在书斋里做学问。”
言下之意非常明白:俺教的是怎么“做皇帝”,倭仁教的是怎么“做学问”。
那么,学什么,跟谁学,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关卓凡说道:“又比如,学做文章是紧要的,但也得看学做什么文章。皇上并不需要下场论文,难道叫皇上学做八股文?”
这个话,两宫皇太后都点头。
慈禧微笑道:“那你说,翁同龢应该给皇上讲些什么呢?”
关卓凡说道:“臣以为,应该讲史。皇上年纪还不大,《治平宝鉴》,《帝鉴图说》,这些书,都是好的。”
这个话,和慈禧切身的感受,深深吻合。她早就觉得,作为君主,读史,通史,太紧要了!有时候,自己吃亏,就吃亏在“史”读得少!
于是,关卓凡密折里建言的事项,在两宫皇太后这儿,就算全部通过了。
翁同龢由关卓凡举荐,这是自然的;可在台面上,小皇帝的“兵事、洋务”的师傅,并不能真由关卓凡毛遂自荐,得另外找人“举荐”关卓凡。
虽然现在的中国,找不到比他更有这个资格的人。
这个年代,别说中国了,就是美国,早就民选总统了,也不大作兴“毛遂自荐”这一套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