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七章 放飞心魔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九百十七章 放飞心魔(第 2/2 页)
=
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返回营寨,连夜召集贵族军官商讨对策。
投降和造反完全是两回事,产生的后果也截然不同。
从阿史那咄尔和牙旗控弦的角度考虑,投降也可以解决生存问题,但最可怕的是,刀与突厥人有血海深仇,即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杀他们,却有无数种办法折磨他们,利用他们的贪生怕死来百般羞辱突厥汗国,而他们就像牲畜一样活着,从此暗无天日,生不如死。
有没有杀身成仁、以死报国的勇气?没有。如果刀没有给他们一条退路,或许阿史那咄尔等诸多贵族迫不得已之下,也只好发动最后一击,舍身赴死,但大部分突厥控弦却会苟延残喘活下去,因为塞外诸种之间的征伐太普遍了,弱肉强食,失败了就要做奴隶,然后一代代凭借军功再出人头地。在恶劣环境中,弱者忍着不死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现在李风云给了突厥贵族一条退路,那就是举兵造反,就是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公开分裂突厥汗国。
此举也可以活命,而从以往大漠历代强大族群的历史,以及短短几十年的突厥汗国的历史来看,分裂和战乱始终是大漠的“主旋律”,在绝对强者没有出现之前或者死亡之后,大漠诸族必定群雄并起、逐鹿称霸,常年混战。今日大漠雄主是始毕可汗,但始毕可汗继位时间太短,武功太少,威权不足,难以服众,如果不是中土在国防和外交大战略上表现得咄咄逼人,对塞外北虏诸种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迫使诸种部落不得不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不要说无法驾驭大漠诸族大联盟,就连突厥本族内部都难以慑服。
今日牙帐主战和主和之争就足以证明始毕可汗至今未能“一言九鼎”,相比他的父亲启民可汗时代,“主和”就是国策,对内对外都是主和,没有不同声音,上上下下众志成城,结果突厥汗国的元气迅速恢复,重新称霸大漠,这就是绝对强者的风范。
启民可汗死后,始毕可汗继位,继位之初就“波澜”不断,就有人举兵叛乱,有部族割据分裂,甚至有族群整体倒戈,而牙帐内部也陷入分裂,以可贺敦义成公主和一大批启民可汗旧部所组成的保守主和派,就始终掌握着强大实力,直接影响着牙帐决策,但他们在新旧势力之间的厮杀、主战和主和的斗争中,还是明显落于下风,比如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就派驻到偏远贫瘠的碛东南牙旗,发展困难,至于步利设阿史那咄尔,更是被变相“放逐”,远赴数千里之外的东北不毛之地,监控三个东胡别部。
牙帐内部矛盾之深、斗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始毕可汗和主战派积极发动南北战争,试图借助这场战争来转嫁内部矛盾,巩固和加强内部团结,同时借助这场战争来打击和削弱政治对手,增加主战派对牙帐的控制。
所以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对始毕可汗和牙帐主战派极度不满,而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就不是不满了,而是怨气冲天,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始毕可汗“咬牙切齿”,只是他实力不济,没有造反的本钱,否则以他远离牙帐数千里的便利,完全可以割据称霸,自立为王。
争做强者是每个突厥人的梦想,建功立业是每个突厥贵族的理想,而对于阿史那咄尔这种牙帐皇族来说,封号可汗统御大漠当然是最高追求,退一步也要称霸一方生杀予夺,但之前他没有“本钱”,只能把这个心魔深深隐藏。
然而,今天刀却剖开了他的灵魂,放飞了他的心魔,让他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造反的后果是什么?失败了,无非就是死,就是灭族,但一旦成功,便梦想成真。
现在投降也罢,不投降也罢,落在刀这个恶魔手上,都是生不如死,既然如此,为何不行险一搏?为何不轰轰烈烈地活一次?
阿史那咄尔当着一群贵族军官的面,就宁死不降、拱手投降、举旗造反三个选择,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和推演,最后请大家讨论、表决。
牙旗步军统领、失毕阿史那翰海问了一个问题,“刀是谁?”
=
...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