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仁与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九十五章 仁与义(第 3/4 页)
由于现在财力紧张,王斗只能选择一部分较聪颖,或是以前识过字的孩童进入学堂。约在一百多人。而且是清一色的男生,这个时代女孩是不能与男孩一起上学的。
能进入学堂读书,是让人非常羡慕的事。
古时的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特别是在大明,对读书人更是优待。只要中了秀才,就可以免去税粮负担,还可以仗剑游行。换成普通的平民,就走出了百里之外,也需要路引。
而且舜集堡的学堂还提供每日的口粮,给孩子们吃饱,又不用干活。一又辽让堡内军户争抢泣读书的名内军户只要有自家磊川在学堂读书的,对外说起来,这脸上都是极有光彩。
学堂的教学,暂时让舜乡堡几个书吏代劳。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也经常会从州城前来舜乡堡教习几课。
舜乡堡这么多的学生,让他兴趣非常浓厚,他己经答应了王斗。以后会从保安卫卫学中挑选几个教师前来任课。
至于现在舜乡堡学堂的教材。还是使用大明通用的一些课本诗集。虽说贯彻理想要从娃娃抓起,不过先要让他们识点字,懂点道理不是?大明各地卫学中,通行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几科,王斗主要还是让几个书吏教习书与数两科。
几个书吏教学风格各有不一,令吏冯大昌虽然待人温和,教习上却较为严谨正统。
王斗的舅舅钟正显也一样是轮流为孩子们上课。他说是东西倒是颇为现实。
舜乡堡学堂内有一个大班,学生在三十几人,多是十岁到十三岁的大龄学童,以前也曾有几个孩童在老家内读书识字的。
这日钟正显为大班上课,他说了一会课本,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诵读。他摇头晃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家要好好读书识字,就算将来考不上功名,最少可以象我一样,有一碗饭吃,养活自己还有家人。”
下面有一个调皮的学生高声道:“听说先生是靠防守大人,才得到现在这碗饭的。这么说,就算不读书,也一样可以养活自己家人了。”
众孩童都是哄然大笑起来。
令吏冯大昌站在教室外,他神情有些难看,他道:“这些学生怎地可以如此说钟先生?等我前去责骂他们。”
王斗道:“罢了,童言无忌,不必太在意。”
符名启也是微笑摇头。
却听钟正显的声音传来,他也不生气,只是笑道:“有一个好外甥。也是先生我的本事。不过如果不会识字算术,就算外甥再强,也一样不能胜任书吏的这份差事。”
他对先前那个调皮的学生道:“温景和,回去后你的作业,便是将今日的课文抄写三百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