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归来者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六章归来者(第 1/2 页)
第六章
“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方剑雄元帅,视察上海江南造船集团。”
第二天的报纸上,头条新闻全是这个,并陪巨幅照片一张。方剑雄站在巨大的船台前,身后是一艘庞大的战舰。文字说明,此系中国引进美国技术,独力建造的一万九千吨级战列巡洋舰,国内称其为青岛级。
报纸上关于潜艇的消息,一个字都没看见。受到大肆宣扬的只有战列舰,虽然只有一艘,但是意义不一样,因为是中国制造,耗资两千四百万元的巨型战舰。
海军从来都是费钱的大户,青岛级战列巡洋舰,江南造船集团一次性造两艘,美国方面提供绝大多数的技术支持,加上各种专利的转让费用,两艘战舰总计耗资近五千万元。
据上海《申报》的报道,这两艘战舰耗时四年,预计1922年春天下水。届时加上美国订购的两艘同一级别的战舰,以及两艘美国正在建造的排水量三万两千吨的战列巡洋舰,中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将达到六艘,成为太平洋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海上力量。
相较报纸上宣扬的海上力量而言,正在视察的方剑雄,更在意的是这两艘战舰带来的技术。战列舰绝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和项目一千多个,两艘战舰由国内生产带来的是周边产业兴起。
遗憾的是动力系统,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就算美国人愿意给技术,中国也不具备消化这些技术的能力。好在去年底,第一批留学欧美的学生大举回国,清一色的理工科留学生,江南造船集团一口气就挖了三百多人进来,充斥到各个项目之中。
云清和就是这批回国学员中的一个,12年从武汉出发去的美国,随后就读麻省理工,。怀抱着一颗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云清和在美国的五年时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17年6月,拿到了麻省理工冶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回国时还没上船,就接到了江南军工集团的聘书。回国之后,云清和与两位留学欧洲回国的工程师一道,参与到由法国人提供技术,中国生产的11寸(283)大炮的生产中。
一年多以后,云清和参与制造的282、210榴弹炮出现在战场上,狠狠的给了日本陆军一次沉痛的教训。但这并不是骄傲的资本,论火炮技术,日本绝对领先与中国不少。论战舰制造的技术,日本更是甩中国好几条街。
云清和为代表的这些年轻人们,对于当今世界技术前沿领域有充分的认识。日本如果不是被海军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其陆军的装备未必就比国防军差多少。
相比日本尚且有不少距离,相比与世界尖端造船技术,更是差距巨大。
一早起来,云清和抓紧时间梳洗,今天有一项重要的实验要做。归国工程师的待遇不错,两个人住一座两层洋楼,楼下是客厅和保姆住的地方,楼上是两人的卧室。
梳洗之后,时间是上午七点,天已经全亮了。匆匆下楼,早餐已经由四十岁的保姆吴妈准备好放在客厅的桌子上。跟忙碌的吴妈打个招呼,云清和一边看手里的技术资料,一边吃早点。这时候楼上又下来一位,同居的留法冶金工程专业硕士周冷。
同样跟吴妈打个招呼,周冷坐下后拿起桌子上的报纸看了起来,一边往嘴里塞面包和牛奶。呜呜呜的几声,急急忙忙的咽下之后,周冷抖着报纸道:“老云,看见没有,报纸上可都疯掉了,说什么青岛级战列巡洋舰是中国海军强国的象征,当举国欢呼呢。”
云清和抬头笑道:“报纸上的欢呼也敢当真?别人不知道,你我还吧清楚?汽轮机小组那边,美国人提供的图纸和数据都没全部吃透,说是没有一年时间根本不敢动手自己造。我们这个组,有多少技术难关没有攻克?我也不敢多想,19年底之前能造出合格的海军用11寸主炮就知足了。就这,还是美国二十年前的技术,落后欧洲至少五十年。还记得当年出国的路上在长江上的客轮里,我们这些留学生许下的豪言壮志么?”
周冷一听这话,表情顿时肃然,点点头道:“你说的对,没什么好高兴的。当年扶帅送我们的时候说的话我还记得呢,中华民族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需要追过的太多了。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这一辈人的身上了。对了,扶帅到上海来,你见到没?”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