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节 见面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四十七节 见面(第 1/4 页)
谈判骤然加快。 3.最快
在淮右第一军表现出了强悍的气势之后,虽然李方面看不出太大变化,但是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心态已经有了一些触动。
关于杨溥将吴王之位禅让给李之事也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而杨溥一族将赴长安定居一事也还在讨论中,但基本原则也确定了下来。
而江烽提出的所谓保证一事因为杨溥一族将赴长安,但安全亦要得到保证,杨溥保证不会在长安针对李再有不利之举,包括言论和行动,而李方面也基本同意将和州交由朝廷来人治理,双方均不在和州驻军。
李拒绝了滁州的保证要求,江烽也不为己甚。
滁州对于确保楚扬二州的西面安全非常重要,这一点李一方还是看得很准,所以态度强硬。
随着双方就协议谈判推进,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庐州城内的气氛也逐渐缓和了下来。
杨溥一方似乎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更关注于他们能带走哪些东西到关中去。
在这一点上江烽和李都没有太纠结,杨氏一族在庐州的留存丰厚,加上在江都的资产,完全可供杨氏一族生活优裕三世无忧。
但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仍然很棘手,比如杨氏一族遗留下来的大臣、将领,还有军队。
这对于江烽李双方来都是一个极其烫手的麻烦。
这些大臣、将领都是忠于杨溥的,现在杨氏一族在吴地的统治寿终正寝,甚至杨氏一族也都要搬迁到长安居住,但他们却不可能也不愿意背井离乡随其搬到长安,尤其是他们许多都还是吴地大族。
这个时候投效李一方无疑有些晚了,即便是李接受,也难以获得重用,而要他们投效江烽,却又是李难以接受的。
至于军队的问题相比之下倒是比较好解决,仅存不到一万的德胜军和忠正军残军,唯一的去向就是解散解甲归田,也有少数职业军士,则去向自由,既可以选择加入镇海军和东海军,亦可加入淮右军。
杨溥的德胜军和忠正军中亦是不乏名臣武将,像周望,只不过此人已经明确表态将会随杨溥去长安,倒是让淮右方颇为遗憾,也让李那边松了一口大气。
还有像严序,选择了回和州老家归隐,这也让李方面放心不少。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