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钱多了发愁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531章 钱多了发愁(第 3/4 页)
太府寺卿做为专管财务的大管家,当然很清楚这些。
那些数字他熟记在心,几乎脱口而出。
“陛下,大华开国以来,禁旧币流通,统统回收改铸为新币发行。铜钱发行二文和五文钱,而金银币皆发行一元币。另发行可随时兑换金银铜币的纸票流通于市。得益于我大华的金银铜储量,以及铸币技术。三年来,总共铸造发行二文铜钱三百亿个,五文铜钱二百亿个。一元金币五百万个,一元银币五千万个。”
太府寺卿说的都是整数,但数量还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在唐朝的时候,全国钱监在各地有一百个铸钱炉,每炉一年铸钱不过三千贯左右,全国一年铸造的铜钱总量不过三十来万贯。
三十万贯铜钱,不过三亿枚铜钱。
而大华立国不过三年时间不到,通过回收旧币获得大量材料,利用在贞观之时已经成熟的先进铸币技术,每年铸造铜币过百亿个。这是唐初铸币量的几十倍之多。
而铸币量更高,因为大华的铜钱没有一文的铜钱,而是两文和五文铜钱,使得这五百多亿个铜钱,实际上价值更高。
一千六百亿文铜钱,那就是价值一亿六千万贯,三年相当于铸造了唐初五百年的货币量。
这还不说铸了五百多万个金币和五千万个银币。
五百万金币又值一亿贯,五千万银币更值两个亿。
三年铸币的金银铜货币量,达到了四亿六千万贯值。
而纸钞也发行了两个亿。
这其实还并不就是大华的所有货币总量,因为大华虽然下令回收旧钱,但这个回收也给了时限,并不是马上就禁止流通旧币,还有大量的货币依然在使用。
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依然直接把金银称重来讲价交易,更有些地方,还拿着汉朝时的五铢钱在用的。
有这么多的金银铜货币,以及大量的金银储量,其实大华完全可以以此为准备金发行更多的纸钞。
毕竟如今的趋势是大家越来越习惯于用纸钞,纸钞交易发便,铜钱最小的面额都是两文钱,而纸钞不但有一文钱,甚至还有半文钱的面额,这大大方便了平时的生活零用。
纸钞不但有小面额,而且也有百文的面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