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张季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096章 张季直(第 4/4 页)
南通人享受着这位状元公给他们带来的福利,从生到死的衣食无忧,育婴堂、大中小学,工厂彻底解决学习和工作的问题,出行有宽敞的马路,喝的得自来水,用的是电灯,病了有医院,老了有养老院,死了有公墓。
而更为重要的是张謇在南通建了中国第一家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建立了医学学校、纺织学校、工程学校、水产学医,一所所学校改变了南通,南通几乎是在张謇个人的努力下,建成相当完备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和慈善体系,在那些年间,他坚定不移的推行着南通的商人自治,可以说自己想象中的连云港,在某种程度上,就参考着、借鉴着南通。
“藕初,如果你我,能做到张翁五成之功,就足够了”
一声叹息,李子诚却摇摇头,张謇能做到的事情不是自己能做到的,同样自己能做到的张謇也做不到。
“致远,你也太谦虚了,张翁基创十余年,才得今日之成,若六合得十年之功,怕……”
李子诚摇摇头,自己指的不是他做实业的心,而是他的那份公益之心。
近代以来,办实业者有之,办教育者有之,办慈善者亦有之,而将三者整合于地方自治的名义下,作为一个社会改造的系统工程付诸实施者,则唯有张謇。而这恰是自己需要向张謇学习的地方。
“说实话,若是有机会,我想请张翁来连云港,顺便再求一副字”
“字?”
“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全任自己良心去做”
微笑着,李子诚站起身来望着这连云港,正是凭着那副良心,张謇做了很多人不敢也不想去做的事情,也正因如此,他们这样的商人才会被称为“实业家”,而非工商业巨子。
“良心这一点,我要向张翁好好的学学”
头一抬,李子诚却又一笑。
“不过,咱们更要学的是这个地方自治,这才是咱们的护身符”
(三更了总算是补齐了,希望各位大大原谅无语的昨天的失信)。.。
更多到,地址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