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拜大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拜大年!)(第 4/4 页)
“结果很重要”
张文政郑重其事的点头说到。
“现在就连这报纸上都提到那件案子,结果,自然很重要”
“一只痰盂引发的审判?”
想着报纸上标题,李子诚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位叫黄远庸的记者倒是会顶会吸引人的眼球,不过相比这标题,反倒是那句话颇合自己心意。
“且不论其案审之结果或行权之合符,单以其陇海路局重力整肃城市卫生环境,已开中国之先河,此案之后,连云港再不无人敢于市弃污……”
道出《申报》上对这个本不起眼的小案的报道中的一句话时,
“所以审判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是从今以后,这管理条例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说话的时候恰好经过一个土布行,这李子诚便顺手捻了捻店外摊上摆出的土坯布。入手的土坯布极为厚实,几不逊于牛仔布,而这种厚布却正是中国老百姓所喜好的,布厚耐穿,而这种洋纱土布,正是大生得以生存的根本。
“这就是洋纱土布啊”
唇边自语着,心低对张謇的评价又高出了几分。这就是张謇眼光老道之处,可说大生能有今天与土布的关系至为重大。大生早期的兴旺发达,完全基于本地土布业的蓬勃发展。“弃布就纱”着眼于本乡本土的自然优势和民生需要,张謇把纱厂创设在家乡农村。这是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国内民族纺织业纷纷败阵,唯独大生一家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于劣势地位与外资在华纱厂和洋纱洋布的倾销展开力量悬殊的悍战且连年获利的根本所在。
而现在,看着眼前这随处可见西式建筑,繁华不下上海等大城市的南通,李子诚在心里更是对张謇生出佩服之意,与中国一般城市脱离农村、乃至对立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迥别,南通早期现代化并非单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反映”的被动产物,而是一种以大工业为中心的乡土经济型建设,走的是以工带农、以农援工,农工并举、城乡一体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由此开创了中国早期城市化变革的独特形态——城乡互为依托,工农协调发展,城镇乡共同推进的“田园城市”发展格局。
“张翁啊”
点头瞧着这南通城,,一踏入南通,自己所看到是所有的事物都是以他为中心运动着的。
“走,文政,咱们去张府”
(大年初一,呵呵祝大年龙年大吉,大抬龙头……)。.。
更多到,地址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