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笔的故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 2/3 页)
而随这些教授一同引入的德华的,还有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学急剧扩张。大学的这种扩张,一是因为科技的发达,一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和教育的普及。因此研究性大学和本科寄宿学院制大学,成为塑造美国大学发展的两种重要理念。
相比于德国大学,美国大学的优异在于其没有一个系统。*因此,人们很难用一两个概念概括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在1860年到1910年间,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德国的影响之下。一批受德国大学训练和影响的教育家,掀起了建设研究性大学的运动。并且得到了许多财团的资助,硕果甚丰。到1890年代,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蓬勃发展,本土博士的产量大增。
到了世纪之交。在大学找个教职没有博士学位几乎不可能。1901年,耶鲁宣布把研究成果和在全国的学术声誉作为评定教授的标准。斯坦福大学甚至把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年度报告中公布。到了1910年,大学的目标被定义为创造知识、培养具体领域的高级专家。过去的通才教育,以及那种对心灵、智慧、品格的全面培养,似乎已经变得过时了。
这一发展,引起了教育界许多人士的反对。在他们看来,重视研究的负面结果是本科生教育受到忽视。研究院过分庞大。在大学中已经喧宾夺主。教授一心做研究,把教学看作一个负担,不投入热情。更重要的是,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师生的关系更加疏远,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人生指导,只是学了一些具体的技艺,有知无德。难以承担领导社会之重任。所以,他们强调:大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完整的人”。研究性大学正在腐蚀大学传统的人文价值。
而那些美籍教授来到德华之后,并不赞同德国的“不全面教育”,在他们看来,德国大学过分专业化,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却不是完整的人。用他们的说法是,德国人作为个体而言,才干出群。只要你看看近代德国培养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就不能不惊叹德意志民族的创造力。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表现一再令人失望。
而对于这种“学术”上的冲突,公司从来没有过问,毕竟按照公司创办这所学校的规定,“从移交之日起,公司即不再享有对学校任何权力”,在这场德美教授学术冲突中。最终,双方选择了妥协,毕竟两者都有互补性,也有冲突。在这种互补和冲突中,维持着大学教育的平衡发展。在这种互相影响下,德华大学发生着极为明显变化,先是由系改院,所有本科生被分配在12个学院中。这样每个学院就成了几百个学生同吃、同住、同学的小世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
甚至在美籍教授的力主下,大学本科由三年改为四年,而大学本科的头两年都要在寄宿学院过。而大部分学生,整个四年都在学院中住宿。每个学院有一个住院的院长。另外有若干住院的教授。另外,各学院还安排“学院讨论班”,下午和晚间在学院举行,每班最多18人,写作讨论班则限制在15人以内。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德华大学从过去的“专业理工学院”,转变成为一所以学院为中心的通才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知识和身体上全面发展的大学,不过虽是如此,但这种转变却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完成的,至少现在的德华,仍然偏重在研究,甚至这同样也是大多数学生课业。
对于德华大学工程学院的学生而言,或许设施齐备的试验室,从来都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尽管大学的人宿舍显得有些简陋,但是对于这些将大多数时间都用于完善设计的学生而言,或许试验室才是最为重要的。
“哒!”
在计时器响起的同时,安卓勤便打开电烤箱,取出烤盘映入眼间的却是一根根极为纤细的黑色条形物,在还未冷却时,他便用放大镜检查着托盘上的笔芯,每一根笔芯的质量看起来都非常不错。
“怎么样,勤勉,笔芯的研制进行的怎么样了?”
就在安卓勤等待着笔芯的自然冷却时,却听到门边传来一个声音,不用听声音,他也知道是谁,是他的好友宋家诚,他和他一样都是工程学院的学生,并不两人并不同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友,甚至于在所有人都在为毕业设计忙活着的时候。他们两人还是依如继往的追逐着一年前的暑假,他们到陕西“支教”时的那个梦想。
“支教”是德华大学一个特有的社会实践,往往是前往远离铁路沿线的偏远地区充当两个月的“临时老师”,不过是根据个人自愿。绝大多数德华大学的学生,更愿意在教授的试验室或者工厂内从事社会实践,但是他们两个人却选择了只有极少数人选择的“支教”。
也正是在那时,渭南地区那些在公司资建的小学内充当短期老师,才发现,那些渴望学习的小学生从来都不舍得用铅笔写字,原因非常简单。一杆铅笔五块铜板,可又有几个家长愿意每隔几天就花费这笔钱呢?所以,小学生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木棍在地上练字,只有写作业的时候,才舍得用公司捐赠的铅笔写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