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他方来客(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50章 他方来客(上)(第 1/3 页)
书房内,杨侑正在翻阅着奏折。
这些奏折多是巴蜀以及汉中的栽种情况,尤其是汉中各郡,由于使用了铁犁和犁镜,加上杨侑配备了农官,汉中的农作物成长形势喜人,预计农业收成会比往年至少多出两成。
而巴蜀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预计会与往年持平,不过,杨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在他的印象中,巴蜀地区是以水稻居多的,但此时,却是小麦居多。杨侑知道小麦和水稻在需求水、光、热等等都有着不同,因此造成了这种差异,但后世事实证明了,南方还是适合种植水稻,就算是巴蜀也是水稻居多的。
杨侑在奏折上批注着,要求户部的官员改良水稻,研究一下在巴蜀大力推广水稻的可能性,如果有可能,在巴蜀靠近南方或是光热足够的地区,实行冬小麦、夏水稻的耕种。
除了农业的奏折外,此外还有一份奏折引起了杨侑的注意,那就是在打造了大量的铁器之后,库存铁器急速的减少,如果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势必会造成铁器的短缺。
杨侑所做的这些事情,有的统治者并不是不懂,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们一定会舍得打造铁犁、犁镜等物,但若是战争年代,铁矿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政府必然舍不得,因此造成在一定程度上,农田耕作的铁器不足等等。
杨侑闭目思考,他决定派人对越巂郡南部进行考察,这一带此时还荒无人烟,却是后世攀枝花的所在。除了铁矿之外,杨侑的目标还有将越巂郡以南的南宁总管府重新纳入大隋势力范围的想法。
其实这时的南宁总管府并不是后世的广西南宁,而是云南中部以北、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一小部的地方,这一带民族混杂,主要成分是昆明、东爨、西爨,是后世云贵高原上各民族的祖先。
不过,杨侑知道历史上不仅是大隋在南宁总管府丢盔弃甲,就是大唐的鼎盛时期,也不得不放弃这一带,最终这一代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南诏,后来被大理取代了。
此时杨侑自然不会去主动招惹这些难缠的高原居民,但越巂郡仍然是大隋的势力范围,与南宁总管府隔着长江而治,只要小心翼翼,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开采。
但是杨侑也清楚,越巂郡南部荒无人烟,百姓是不会愿意去那里的,所以人工很成问题。而且,越巂郡的铁矿还需要不少时间,勘察、建矿、开采,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所以目前只能加大现有铁矿的产量,以满足需要。
此时的杨侑并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向他侵袭而来。
由于隋军封锁了汉中通往关中的通道,李孝恭无奈之下,只得经由武关,走南阳,绕道荆襄之后,赶往巴蜀。李孝恭的第一站,便是位于巴东郡的盛山县。
盛山县与通川郡相接,此地蛮族众多,他们隐居在山上,在山间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由一个个的山寨组成,互相彼此通婚,形成一个个看似散乱却又有着极为亲密关系的团体。
这是一个较大的山寨,首领叫做冉肇则,山寨中多是冉姓,此外还有张、王等杂姓,他们彼此通婚,组成了一个有四千多户,将近两万人的大寨子。
其中青壮男丁有五千余人,由于他们占据了盛山县最为富饶的一片洼地,发展的极为迅速,隐隐成为盛山县乃至于巴东郡第一大寨。
李孝恭并不知道,历史上他被此人击败,最后李靖带着八百人挽救了他,命运如此可笑,这一世,李孝恭竟然来这里寻求他的帮助。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