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16章 大结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516章 大结局(第 3/4 页)

    宋青书早已提前得到了消息,与木婉清、李清露等人商议好对策,因为上一次西夏被铁木真已经打残了,如今硬碰硬肯定没有出路。

    于是主动投降蒙古,蒙古素来善于招降敌人,驱使作为仆从军,如今正值力量空虚用人之际,所以对西夏的投降大为高兴,破天荒地给予了西夏皇室极高的待遇,依旧保留自己的力量,当然,西夏有义务给蒙古提供后勤补给,同时也需要派军队参与蒙古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西夏立国百年,和宋朝也征战了百年不分胜负,这么快投降让南宋朝野上下极为震动。

    不过更震动的事情还在后面,蒙古收服西夏过后,直接挥军东进,攻击金国。

    蒙古人在水上虽然战斗力菜鸡,但在陆地上,他们依然是天下无敌,金国军队经过苦战,还是节节败退,甚至还丢失了关中重镇长安。

    不过女真人骨子里也是战斗民族,祖上的战斗基因渐渐苏醒,金国国家机器开动以后,以潼关、黄河为防线,数次击退蒙古的进犯,让其再也不能前进一步。

    南宋朝野上下主流观点是看两国狗咬狗,毕竟不管是蒙古也好,金国也罢,都是他们的世仇,相对来说,对金国的仇恨还要深一些。

    不过接下来蒙古的操作让南宋朝野上下坐不住了,他们故技重施向南宋借道,要绕开金国潼关黄河防线。

    宋人也不傻,他们是想看到蒙、金相持,最好耗干每一滴血,当然不会借道。

    谁知道蒙古根本不等南宋答应,直接攻破汉中,由上庸线进入南阳,绕到了金国腹地,金国人仓促应战,大败而归。

    因为蒙古的攻击,再加上南宋朝野有识之士担心唇亡齿寒,宋青书终于有了出兵的理由。

    本来如果没有他存在,南宋朝廷虽然愤懑,但多半最后会息事宁人,但如今有了宋青书这种战神级人物,再加上之前数次大胜,南宋的腰杆也硬了许多。

    于是宋青书亲率大军北上,暗中与金国歌璧姐妹联系,沟通金国忠义军诸将,两国的军队完美地合作了起来。

    再加上西夏军队突然反水,一场决战打下来,蒙古主力被彻底消灭,举世皆惊。

    南宋这边的朝廷原本派宋青书率军北上只是打算让他延缓一下蒙古进攻步伐,稍微帮助一下金国,让胜利的天平重新平衡,可哪知道他不声不响搞了一个大新闻。

    蒙古主力被歼灭,西夏又向宋青书投降,如此不世之功,宋青书真的已经到赏无可赏的地步了。

    这次又有人提出给宋青书加九锡,再也没有任何人反对。

    朝廷正式的封赏下来,宋青书加九锡,入朝不趋,参拜不名,剑履登殿。

    朝廷有识之士知道这对于皇室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信号,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但宋青书如今权倾朝野,数次大胜过后,在全天下又有着极高的威望,甚至连黄蓉和他之间的事情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了,反而觉得黄蓉占了便宜,一个个都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且宋青书手中直接间接控制的地盘不亚于南宋,无数军队效忠于他,因此南宋很多家族、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什么,但大势如此,大家也无可奈何,甚至不少人开始主动向他投靠效忠。

    毕竟从龙之功实在太诱惑,其他时候也许还有抄家灭族的风险,但如今宋青书已经是南宋事实的皇帝了,还能有什么风险?

    在这个趋势之下,哪怕最忠于赵宋的大臣、家族也纷纷像宋青书抛出橄榄枝,毕竟谁都有家有室,有自己家族的利益要考虑。

    在这个前提下,宋青书又找了个机会北伐金国,又取得了一场大胜,收复了汴京,举国沸腾,大宋积弱多年,什么时候这么威风过?而且收复汴京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心愿!

    阿九、夏青青带领金蛇营,周芷若带着扬州绿营,杨妙真带领红袄军彻底并入南宋,但明眼人都知道她们听命于谁。

    宋青书的威名在朝野、民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宋的小皇帝在太傅的授意下,主动提出禅让,宋青书当然是推辞,三推三让过后,方才接受了南宋皇帝的禅让。

    改国号为齐,登基为帝,立周芷若为后,阿九、任盈盈为皇妃,为了安抚宋朝旧臣,南宋的几位公主在后宫中封号也很高,与阿九、任盈盈并列。

    接着宋青书继续北伐,同时不停地派人招降金国,金国之前和蒙古一战损失不小,这些年的征战他们也失掉了大量战略纵深,再加上如今宋青书实力实在太过强大,他们知道很难抵抗。

    之前宋青书是南宋的臣子,金国上下哪怕知道不敌,也没考虑过投降,毕竟金宋之间的仇恨实在是太深了。

    但宋青书建立了新的国家后完全就不一样了,双方之间的仇恨不复存在,哪怕民间、南宋皇室有些,但也不影响大局。

    于是在歌璧姐妹的运作下,再加上国内头号权臣“唐括辩”、忠义军诸多将领都是宋青书的心腹,可谓从裁判到选手都是他的人,虽然金国内部还是有不少强硬派,但也架不住大势所趋,最后的投降也顺理成章了。

    接受金国投降过后,宋青书善待金国皇室,同时保留了大部分金国贵族、高层的官位,只是添加了一些制衡手段。

    原本投降后忐忑的金国上下,纷纷转忧为喜。

    南宋内部不少人对此有些非议,但架不住宋青书威望太高——历史上开国皇帝要做任何改革都是相对容易的,就是因为他威望高,手里有军权财权人事权一把抓。

    再加上宋青书前些年暗中建立的民间的舆论宣传机构,很快就将这些非议扭转过来。

    同时善待西夏王室,让李清露、木婉清等人继续带着西夏贵族管辖原本的土地,当然他们要派质子入京,朝廷也会派一批官员到地方。

    对于亡国之臣来说,这样的待遇简直是喜出望外了,所以西夏、金国两地很快就稳定下来。

    再经过十几年文化教化,必然能彻底融入大家庭。

    接下来宋青书继续率军北击蒙古,将蒙古人赶回到了漠北,经过多年的打击,黄金家族血脉凋零,终于再也压制不住蒙古诸部。

    蒙古陷入分裂,分成了东西两部,西部的瓦剌,东部的鞑靼,瓦剌和鞑靼各自又有数个大部,其中海迷失统领着瓦剌诸部最强者,汝阳王府则是鞑靼诸部最强,赵敏替父亲报了仇,帮哥哥自立过后,便功成身退来找宋青书双宿双栖了。

    除了这两股势力之外,雅伦王妃还控制着一些旧部,蒙古分裂的诸部之间仇恨也颇深,经常陷入纷争,再也无暇南下中原。

    解决蒙古的过程中,辽国也投降了齐国,毕竟如今辽国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只剩下弹丸之地,之前有蒙古撑腰勉强在清金夹缝中求生,如今蒙古都垮了,辽国自然也没了指望。

    当然如果不是暗中控制辽国的是苏荃,要投降也没那么容易。

    辽国投降,蒙古彻底分裂后,天下的注意力都在清国上面,如今清国基本上被齐国的势力全包围,再加上东边高丽人的相助,面对宋青书大军压境,清国内部很快也动摇起来。

    此时清国的处境和春秋战果末年的齐国一样,虽然依然有不俗的实力,但秦国已经一统天下,大势已去,再也没了反抗的心思。

    再加上西夏、金国投降之后的良好待遇,清国臣民最后一丝顾虑也没有了,投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青书一统天下过后,朝野上下开始催促他给诸位妃嫔相应的称号。

    尽管他不愿意给诸女分出高下,但架不住礼教如此,很多事情也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最后册封周芷若为皇后,东方暮雪为皇贵妃,在天下臣民眼中,这个皇贵妃极为神秘,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来历,竟然能成为嫔妃中最高等级。

    封阿九为贵妃,任盈盈为淑妃,赵敏为德妃,完颜歌璧为贤妃,原本她是不愿公开进入宋青书后宫的,只不过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再加上之前生的孩子跟了唐括辩姓,也算对亡夫有个交代,便半推半就从了。

    封木婉清为庄妃,苏荃为敬妃,赵瑚儿赵媛媛并列惠妃,薛宝钗薛宝琴姐妹并称顺妃,夏青青为康妃,小龙女为宁妃。

    原本夏青青是不愿公开进宫为妃的,但宋青书太强势了,再加上这些年在金蛇营大家都知道他俩关系,所以也不掩耳盗铃了。

    另外宋青书是打算给冰雪儿留一个靠前的妃位,因为她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对他好的女人,可以说他命运的起点和转折都是她带来的,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纯粹不掺杂任何利益,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她可以私底下和他在一起,但绝不能让先夫名声蒙羞,堂而皇之进后宫她是绝对不同意的。

    宋青书对其他人可以用强,对她却丝毫舍不得违逆,便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改而在白马湖畔还有辽东的玉笔山庄附近给她修建了很多别院,一来可以让她照顾儿子,二来可以经常去看她。

    王家比较尴尬,原本他们家肯定有一个妃位的,但到底让谁上很麻烦,让李青萝上的话,王家可丢不起这个人;让王语嫣上呢,他们又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尽管王子腾想了一些办法,但都被家族内部否了,是以就耽误下来,不过还有丽妃、华妃两个位子空下来,以后总有机会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