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太平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586太平洋(第 3/4 页)
另一个促使日本南下的重要原因,其实还是和至关重要的资源有关系。
即便是苏联软柿子一个,日本进攻苏联却没有多少好处可捞取:西伯利亚如此广袤的寒带地区,同样是没有多少资源的。
没有石油以及橡胶资源,强大的海军无处施展,苏军战斗力比估计的要强悍,这些都让日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南部地区。
至少,在菲律宾缅甸等地区,那个时候是有石油资源可以开采的。而橡胶资源同样丰富,这恰好弥补了日本的短板。
所以,在拟定作战攻击目标的时候,南下的声音压倒了北上的声音,日本最终决定要和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过过招。
按照日本的推算,欧洲纷乱的战局,已经扰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德国在苏联横冲直撞,让美国不得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只要在太平洋上取得优势,他们就有相当大的可能,拖到美国议和,体面的结束战争。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日本打美国之前,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美国的强大。
事实上正好相反,日本在战前非常正视美国的强大,并且为对付美国的强大,精心的设计了一整套的海军战术体系。
都认为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战略很幼稚,可日本确实是精心的在战前,就准备了一整套应对美国的办法的。
从一开始日本就没打算登陆美国本土,它拟定的战术,是一套进攻转防御的战略防御体系。
日本高层早就意识到了美国的强大,所以他们的计划非常简单:偷袭然后闪击,在美国人反应过来之前转入全面防御。
偷袭珍珠港,干掉美国的主力舰队,然后迅速南下,攻占原材料产地,最终在太平洋上,依托联合舰队实施机动防御,拖垮美国——这才是日本的完整战略体系。
在这套战术体系下,核心的新式战术,就是长矛鱼雷以及零式战斗机部队!
开战之前,日本围绕长矛鱼雷拟定的舰队战术,用来对抗美国的战列舰部队。
如果一旦日德兰模式的舰队决战出现,日本就会用巡洋舰来一波长矛鱼雷的突击,搞定美国的决战舰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