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5章 暗渡津关藏锋镝,明诱曹水隐星辰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625章 暗渡津关藏锋镝,明诱曹水隐星辰(第 1/ 页)
第3624章 暗渡津关藏锋镝,明诱曹水隐星辰
姜冏带着人马,站在了小平的南岸。
小平津,孟津。
当年袁绍在河内囤兵,准备通过孟津,渡过大河,威胁雒阳。
董卓正是通过小平津绕行侧后,袭击了河内太守王匡的部队。
现在,轮到斐潜派人渡过小平津了……
斐潜之前等着的情报,就是先遣的斥候在小平津一带的侦测情报。
情报表示,在小平津之处,没有出现曹军的大部队。或许是因为小平津距离远一点,或许是曹兵没有那么的多的兵力,反正在小平津这里,并没有多少曹军兵卒出现的痕迹。
斐潜和庞统商议之后,便是派遣了姜冏带着一千骑兵,准备渡过小平津,绕行前往孟津渡口。
按照斐潜和庞统制定出来的计划,就是先击溃河内方向出现的曹军部队,袭击曹军前线兵营,搅乱曹军的布置。
如果有可能,姜冏会继续沿着大河领骑兵向东迂回,配合河洛的正兵主力一同进军,尽最大的可能在与曹军决战之前,减轻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这个计划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问题。
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当姜冏带着人马登上了对岸的时候,便是发现战局又发生了变化。
从渡口往东走了还不到五十里,姜冏派出的前方斥候就发现了曹军的踪迹!
姜冏听闻了消息,急急从中军赶到了前面,『曹军有多少人?!』
那个斥候满脸的泥灰,年轻的脸上的汗水冲出了一道道的沟,黑漆铁盔抄在手里,见到了姜冏便是行礼,『校尉!曹军有五六千人!』
姜冏的目光蓦地一凝,曹氏援军的主力上来了?
这些曹军是什么时候到的?
之前的斥候为什么没上报?
是斥候疏忽了,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现在又要怎么办?
是前进,还是后退,亦或是做出什么疑兵之举?
霎时间一连串的问题涌进姜冏的脑海,沉甸甸得压得他连气都有点透不过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镇定着突突乱跳的心,声调平静地问道:『说清楚!到底有多少曹军!五千还是六千?有没有骑兵,兵种配比又是如何?』
『属下……』斥候有些羞愧的说道,『属下不知道……』
『不知道?!』姜冏有些发怒。『你没瞧清楚?!』
斥候低着头,『队长让我回来,他们挡着曹军斥候……』
『你……』姜冏叹了口气,『下去休息吧……』
这一次补充上来了不少新兵。
新兵的问题,就是训练场上和战场上的区别。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出场就是50块的好兄弟,火力一点都不折扣的……
姜冏皱眉沉思了片刻,就用马背做案子,用木炭条刷刷写了一道潦草的节略,装进了竹筒之中,交给了亲兵护卫,要求他立刻送往骠骑大将军之处。
那名护卫应答一声,揣好竹筒,带着三五兵卒,掉头而去。
姜冏看着那护卫离开,眉头依旧紧皱。
身边临时指派给姜冏的副手军校,小声的提醒道:『校尉,前面敌情不明,我们是不是应该退回去驻守小平津?小平津南岸还有之前的军垒,我们可以一边在那边坚守,一边向骠骑大将军求援……』
军校的话没有说完,就被姜冏否决了。
『不行!』
姜冏看了军校一眼,忍了一下,还是决定和军校解释一二。
『小平津南岸军垒只有一处!而小平津上下有三四处浅滩可以渡河!我们这点人铺不了那么开,也守不住那么多的点!而且小平津有曹军,孟津会不会也有曹军?而且我们现在不清楚曹军究竟是要过河,还是要绕道去河东,若是我们退守了南岸,就算是我们守住了渡口,但是这里呢?曹军要是绕道去河东,我们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副手军校咧了一下嘴,『校尉,可是我们人马……就这么一些……』
姜冏眉毛一立,然后又重新放平下来。
新老参半,军校也是如此。
如果这货是一直跟着骠骑的老军校,是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
不过军校所说的也没有错。
姜冏左右看看,这里并不适合骑兵驰骋。
一边是大河,一边是土塬,再往北就是山。
曹军的步卒可以随时找到可以依靠的山峦岗峰,但是骑兵想要在山坡上冲上冲下,就多少有些困难了。
骑兵对战步卒,确实有优势,但这优势也不是无限的。
关键是姜冏完全不知道曹军究竟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因此就这么撤下去,对于整个战局毫无益处。
……
……
另外一边,曹军也同样发现了姜冏的部队。
太阳已经坠下了地平线,在最后的一片晚霞之中,大河和山峦勾连出来的线条,显得苍凉和深沉。
几颗性急的星辰早早的蹦跶了出来,挂在了灰蒙蒙的天穹上,一亮一暗地闪烁着冰凉的光,冷淡地注视着大地,似乎在对着脚下的大地展示着什么。它们迫不及待地宣告着,白天已经过去,黑夜即将到来。
程昱望着天上的星辰,眉头紧皱。
姜冏觉得意外,程昱何尝不觉得意外?
姜冏之处,新老参半,而程昱这里,何尝不是如此?
队列之中,只有一半是老兵,其余的兵卒都是这一段时间重新在各地拢来的兵士。
『军师……都安排好了……』
程昱副手到了近前禀报道,顺带给程昱带来了干粮。
看着那咸肉条,程昱叹了口气,没有动,只是拿着杂粮炊饼,一点点的啃着。
『骠骑军怎么就出现在了这里?』副手有些疑惑的问道,『军师,我们现在还继续往前么?』
程昱裹了裹战袍,咬下一块炊饼,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慢的咀嚼着,『你觉得……这骠骑军想要去哪?』
程昱副手愣了一下,一时没有回答。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骠骑军还能去哪里?
不是去河内,就是去冀州,要么就准备绕道去捅汜水关的菊花,其实都差不多,反正是要往东走……
所以程昱副手眨巴了几下眼,『应该是往东吧?』
程昱点了点头,没说话。
这么一点道理,程昱当然明白,但是程昱不清楚的是骠骑军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袭击曹军后路,为什么只有这一点兵马?如果只是为了截断曹军河内和汜水关的联系,那么为什么不派遣战舰水陆夹击?
他嚼着死面饼,实在是想不通这其中的关节。
副手是个粗莽军汉,显然也没办法给与程昱什么建议,挠了半天脑袋,『要不然我带点人手去前头探探?』
『不,不能去!』程昱否决了副手的提议。
现在不能打草惊蛇!
自己这一方的状况不好,如果被骠骑军看出了虚实来,到时候从孟津再突击兵马而来,自己怕是要全军覆没!
天际边突然划过一道流星,拖着长长的银白色彗尾坠落到天地的尽头。
程昱注视着流星出现,又看着它消失,忽然心中有些发寒。
……
……
而在江陵地区,甘宁已经等不了了。
他派出了辎重船队。
只不过在大江当中这个突兀出现的辎重船队,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陷阱。
几十艘装满了粮草的战船,只有十几艘中小战船护航,这分明就是故意露出的破绽。
这个破绽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曹军水军明明看到了这个船队,也迟迟没有出击。
再怎么说,川蜀水军也是一路打过来的,粮草的重要性不可能不清楚,而这么草率的将辎重船队暴露在外,就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可是要眼睁睁的看着船队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入江陵水寨,于禁也忍不了。
于是,于禁忍不住了,派遣出了水军袭击甘宁的运粮船队。
甘宁立刻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将运输船队直接往岸边靠,并且用辎重车转移上岸,让于禁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
谁能想到在运输船里面还装了辎重车?!
这在平常时日就像是脱了裤子放屁一般的举动,在当下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没有辎重车,想要将船只上的粮草辎重转移到岸上,一进一出光搬运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只要撘好了板子,固定了船只,便是推上推下而已。
若是有合适的坡度,甚至就像是在平地上的转运!
打不打?
是打水面上的船只,还是打岸上的辎重车?
打船只么,川蜀水军也没多少船,而且关键是辎重已经不在船上了,光在水面上打了这些船,也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那么打岸上么,这一上一下,耽搁时间不说,也失去了水军的灵活性,要是被江陵水寨的川蜀水军包抄了后路……
于禁仔细考虑了一段时间,但是也没办法考虑太久,在权衡之后,于禁再也按捺不住冲动,谨慎的发动了攻击。
毕竟前一段时间,江陵水寨的龟缩战术,让于禁心中隐隐约约觉得即便是他耽搁一点时间,川蜀水军也未必敢出水寨进行交战。
甘宁下令据险而守,把所有的运输船都拖到了岸边,结成阵列,随着船队的战船则是在外围战斗抵抗,然后在岸边设下弓弩阵,协助水军进行反击。
面对甘宁的反击,于禁也不敢大意,一步步的试探着,并将至少一半以上的力量安排在了外围警戒,以防有川蜀水军的战船从江陵方向赶来包抄。
甘宁忍住了自己的冲动,没有跟着外围的战舰进行战斗,而是在岸上看着正在交战的战船,开始学着诸葛,或是徐晃的模样,盘算着整个的战局。
他很清楚,面对这些粮草,曹军即使动心也是有限的,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
所以他不应该一开始就出现在战线上,至少不应该现在就出战。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变化,而这些成长和变化,往往和环境有关,或者说在每个人身边的人有关。甘宁在诸葛亮和徐晃身边久了,自然就沾染上了一些徐晃和诸葛亮的沉稳,而这种沉稳究竟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上。
或许只是一段时间,或许就能跟随甘宁一辈子。
双方水军在江面上纠缠了一阵,各有损伤。
于禁觉得不是很妙,而且有些看不懂甘宁补下的局面,便是趁着战场的主动权还在手里,便是先撤离了战斗,远远的监视着甘宁船队。按照于禁的想法,自然还是江陵水寨比这一个船队更为重要,所以如果能用这样一个运输船队,将川蜀军的江陵水寨里面的部队吊出来,岂不是绝妙?
于禁并不清楚甘宁在运输船队上,他还以为甘宁应该还在水寨之中,所以消灭川蜀军这样的一支船队,当然也是不错,但是显然无法和击破江陵水寨的诱惑力相提并论。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川蜀水军将辎重车运上了岸,但是只要将这些粮草留在这里,也就等于是断了江陵水寨的粮道。
于禁决定要看江陵水寨的后续行动,再决定曹军水军的下一步针对动作。
入夜,甘宁披甲假寐。
在甘宁身边的兵卒也基本上都是披着甲,休息等待。
忽然有脚步声传来,甘宁睁开眼,精神抖擞,丝毫没有熬夜的疲倦,眼眸之中只有对于战斗的渴望。
『启禀将军,有消息了!』兵卒行礼而道。
『如何?』甘宁问道。
『蔡氏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击。』兵卒禀报。
『曹军那边呢?』甘宁又问。
『还在江面上。』兵卒说道,神色不免有些飞扬起来,『等下蔡氏一动手,我们再一夹击,啊哈哈……』
甘宁也是笑了笑,但是没有立刻下令,而是重新闭上眼,将计划重头到位又再思考了一遍。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就是设想一下计划失败,或是出现波折的时候,究竟要如何应对。
诸葛亮说,这才是作为将军最需要考虑周全的问题,不能光考虑胜利后要怎么办,也要想好失败之后要怎么做,然后才能进行作战。
甘宁原先也不服气,觉得天天想着失败,岂不是打击自家的积极性?要是做什么事情都先想着失败,那还打什么仗?但是随着和诸葛亮徐晃相处的时间长了,甘宁才意识到其实这样做很有好处。
谁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的战斗,每一次的袭击,都能是百分之百的胜利。
当然,除了键盘侠之外。在键盘侠的世界里,我方出击,必然胜利,敌方进攻,必然失败,否则就是降智下头。若是一切都真如键盘侠所愿,那么在后世解放战争当中的英烈真是死不瞑目,毕竟按照键盘侠的说法,战斗胜利都是应该的,而失败之时的每一次的牺牲都是降智下头,那真不知道情以何堪。
甘宁想了片刻,直至确定即便是失败,也有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后续手段,才重新睁开了眼,用力的一挥手,『传我将令!依策行事!』
甘宁一声令下之后,兵卒便是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抛下了那些停靠在岸边的运输船,同时原本在外围和于禁对峙的剩余战船也开始掉头往上游而去!
这就是甘宁从诸葛亮和徐晃身上学到的第二个战术要点。
不走寻常路。
或者叫做不按照敌方的节奏来战斗。
如果一切都是按照敌军的计划,只会被动的根据敌军的行动来进行应对,那么迟早会被敌方带到沟里面去。抢先把握敌我双方的要点,牵引敌军,让敌方按照我方的计划来行动,才能算是真正的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那么对于当下的江陵战场来说,有什么是双方必争的要点呢?
自然就是江陵水寨。
这是支撑徐晃进攻江陵城,也是链接川蜀水军粮道的重要枢纽。
从秭归到江陵,虽然在春夏水位高涨的时候,可以做到千里江陵一日还,但是并不代表着将粮草丢在江水里面,就可以直接运输到了江陵水寨之处。
于禁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进攻江陵水寨,而是企图在外围攻击粮道的方式来钓江陵水寨的船只战舰。
别看现在甘宁好像是想走就走,应对轻松,但是如果真的陷入了于禁的节奏里面,一方面在外线的粮道被掐断,一方面离开水寨和于禁作战,能不能再江面上以少打多取得胜利另说,江陵水寨会不会遭受从云梦泽里面的伏兵偷袭?
到时候徐晃那边要粮草,要兵卒,要器械,而江陵水寨供给不上,要么就是需要派出更多的水军掩护运输船队,这样一来就导致江陵水寨之中的守备力量薄弱,要么就是像是现在这样,运输船队被曹军水军堵在半路上,必须要从江陵水寨里面派兵出来救援。
而现在甘宁预判了于禁的计划,率先以船队来引诱于禁出击,等于是先手抢了一个先机,于禁在被迫应手,在不知不觉当中,双方交换了先后手的位置,于是乎,接下来战局的走向,自然就不会按照于禁原本的计划走了……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