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三百七十一,你真有种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71章 三百七十一,你真有种(第 2/4 页)
王老实哪儿能不知道那些批市场里的猫腻。
混道儿其实很费钱,没钱啥都玩不转,主要是他们那一行需要钱的地方太多:
养家要钱。
平时要装逼,开豪车,住洋房,泡小妞儿,穿名牌,挑费真不少。
更关键的是,孝敬钱最不能少。
正经儿的企业,他们做不来,只能玩儿技术含量不高的,比如什么建材市场,什么运输啊,或者啥批市场之类的。
不过,这都是低端的行当,要想多赚钱,只能垄断,怎么垄断,又跟他们的专业凑一块儿去了。
前苏蔬菜无疑坏了他们的规矩。
这帮人,宁可不赚钱,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他们自己的地盘儿上闹杂儿。
以前他们不大敢动,因为传闻前苏蔬菜背景很大。
也是前苏顺风顺水,基本上没遇上啥事儿,没亲眼看见的东西,总是做不得准儿。
赶上拆迁浪潮到来,就有人壮着胆子,使了个花活儿。
不明着来,效果却实在。
把前苏赶出京城最基层的销售渠道。
王老实略过这个事儿不提了,有两层意思。
白老大放出话去,估计这帮人得收敛些,两个问题,一个话就可以解决。
另外,王老实考虑到升级的可能。
不管前苏的蔬菜多好,目前也是在最低端的层面儿上扑腾。
再向上的销售终端,前苏根本就没有涉及。
王老实问三哥,考虑过进市没有?
三哥说,打听过,太麻烦,押款厉害,赚的钱不一定比现在多。
这话不算瞎话。
市系统,对供货商的压榨真的是惨绝人寰、丧心病狂。
进场费,店庆,促销之类的成本很高。
加上结账周期长,对不愁赚钱的前苏蔬菜真的吸引力不大。
更加上麻烦这个词儿,三哥的意思就是不想进。
单从赚钱角度来说,王老实也不喜欢进市卖场。
但是要从培育品牌的角度来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就不能这么考虑了。
当大型市的蔬菜有了前苏蔬菜,前苏这个蔬菜品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壮大,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蔬菜。
到了那时候,前苏蔬菜哪里都去得。
不光是蔬菜,未来还可以向水产、肉类,蛋类,粮食,食用油等等,有了品牌,怎么扩张都不会多难。
若这么一算。
进市就划算多了。
王老实没把自己这些想法跟三哥说,因为人。
三哥读书少,现在能够当领头儿的,是因为他是王老实的三哥,也因为他是种大棚的元老。
关于农产品销售的想法,王老实也是临时起意想起来的,做好了,那就是奔着农产品集团去。
以三哥的能力,甚至已经当上基层父母官的大哥,都不具备这样的企业领导能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团队,以前苏为核心组建一个种植区,用前苏做品牌不知不觉中,王老实想了很多。
越想他越觉得这事儿可以做,尤其是今后,老百姓就没一口东西进嘴放心的时候,前苏的前景更加令人憧憬。
这事儿必须做!
还得抓紧做。
王老实跟三哥说,“进市,不管多难,哪怕赔钱也要进,赔了的我补给你们。”
三哥愣了愣,摆手说,“怎么说话呢,赔了要你补,村里老少爷们能答应?咱前苏别的不夸口,赔点钱,不算啥!”
王老实在前苏村里,辈分就不说了,声望妥妥的,比那个当村长的大哥要好使的多。
村里人心里个个都明白,前苏村如今的风光是怎么来的。
进市系统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至于其他的事儿,王老实没当多大的事儿。
接过王老实电话的白老大也没特别在意,怎么也是小事一桩。
一方王老实觉得以白老大在京城的腕儿,办这个,没难度,随口一句话就够了。
白老大也这么认为的,他是跟自己的司机说的,让他在晚饭的时候,把话儿说下去,虽然不怎么混了,面子和威慑还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