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甲方来人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八章 甲方来人(第 2/3 页)
和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后,李华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活全部量化。好量化的一定量化,不好量化的也尽量量化。李华勇的要求也不高,他只是让手底下所有工人都明白,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你干的比别少,最后结账的时候你的工钱就一定会比别人家低。
由于李华勇给出的工钱还算不错,在整个鹏城的建筑工地都算相当的高,因此仅仅这一个措施,就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李华勇干的第二件事,就是尽量改善工人生活。所谓生活,衣,食,住,行也。
“衣”和“行”当然管不了,其实“住”这一方面李华勇也无能为力,大家该住工棚就住工棚,该打通铺就打通铺。
李华勇唯一能做的,其实只能在“食”上面做文章,尽量搞好大家伙食。
在签订合同后的第2天,李华勇就从项目财务手中借出一笔不小的款项,借这笔钱当然也有理由,因为接下来这几个月,手底下这100多号工人都需要李华勇“包吃包住”,因此项目部答应得很爽快。除了留下必要的应急费用,李华勇将绝大部分钱都投入到改善工人的伙食中。
其实在李华勇自己看来,自己办的工人食堂还非常一般,仅仅只做到“顿顿有肉”而已,不过要知道现在可是1984年,在这个物质相对短缺的年代,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
更为有趣的是,因为李华勇这个措施,不仅让底下工人士气大振,干劲十足,还收获了整个项目部大多数管理人员的好感。
目前购物食材都是要凭票的,李华勇手中当然没有那么多粮票,肉票。好在鹏城是经济特区,这个项目也受到各方重点关注,李华勇每次采购食材,其实都是让项目部的食堂统一采购。这样一来也无形中提高了整个项目部的伙食水准。
堂堂项目部管理人员,总不可能比工人吃得还差吧?因此除了雷建军等少数人对李华勇有所抱怨,李华勇收获整个项目部的好感。
工人干劲十足,各项管理到位,整个工地逐渐走上正轨。尤其在度过一定的磨合棋后,随着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施工速度也越来越快,到李华勇进场第10天左右,工程完全恢复正常,整个工地一派繁忙景象,一副大干快上架势。
“走,墩子,跟我到工地晃一圈去?”
“走走走,领导吩咐,不敢不从。”
来人是项目工程部长邓超群,其实自从人工挖孔桩正式展开以后,李华勇接触最多的就是邓超群及其手下工程部成员。两人已经混得很熟,邓超群也不像开头那样叫他“小李”了,现在像朋友一样叫他“墩子”。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