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三章 标书中的学问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二三章 标书中的学问(第 2/3 页)

    原因无他,只能怪这个年代的办公条件太落后。在李华勇前世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正是电脑在国内快速普及的年代,所谓的“办公自动化”都已经不是什么新潮名词。在那个年代赶一份技术标那简直不要是太简单的事。

    准备去投一个标的时候,无论这个项目是什么类型的工程,只要这个工程不是太异类,在公司内部调出相关同类型的资料,各种“复制”,“粘贴”,把名称更换一下,把简介和概述重写一遍,然后更换一些参数和配图,一份完全合格的技术标就能炮制出来。

    因此李华勇当年当“总经”的时候,他其实很少过问技术标的编写。首先技术标没有经济标重要,作为总经济师的他永远更关心报价问题。

    其次这部分东西比较“套路化”。一份技术标其实就是一份“施工组织设计”,而所谓“施工组织设计”,用最最通俗的话说:那就是“如果我把这个工程交给你做,你准备如何具体实施?”。因此编写一份技术标,那其实就相当于撰写一篇“说明文”。

    而“说明文”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这就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八股文了。除非你有独到之处,否则这种东西想要写出彩那是很难的。而建筑工程有那么多“独到之处”吗?其实并没有多少。

    因为建筑行业有个特点,就是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很快,行业内部也热衷于推广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这可能也是建筑业和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在其他行业中,可能还存在专利和技术保护问题,但在建筑行业中,专利当然有,但所谓的“技术保护”却基本没有。任何建筑企业发明或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大家很少藏着掖着,而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建筑技术都是所谓的“实用技术”。比如你拥有一门新技术,你也积极去推广了,而某个工程项目可能正好要用到这门新技术,那么你去投标的时候,对于你这个“原创者”和其他“模仿者”,不说你一定会中标吧,但至少你在投标时候有加成。反观你一直藏着掖着的话,那么人家业主可能就会问了;你这门新技术靠谱吗?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非你是“首创”,否则建筑工程还真没那么多“独到之处”。这也是编写技术标时候很难出彩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这个特点,到了后世以后,同行们基本也对技术标不怎么重视,因为这一部分很难拉开差距。前世的李华勇除了在自己的公司投标,偶尔也会接受邀请去参与某些项目的评标。

    那么一大摞厚厚一本施工组织设计,李华勇基本也很少认真翻看,一本技术标在手,李华勇和大多数同行一样也是凭印象给分:

    嗯,这家公司的资质和业绩不错,在业内口碑也算良好,那没什么好说的,这份技术标应该不错,给他打个不错的分数先。

    嗯?这家公司好像也不错,这个,好像也必须给个不错的分数…..

    等这么一大圈溜下了,李华勇最终发现,自己给每家的技术分都差不多。不仅是他,其他大多数同行的做法其实也是一样。那么这样一来,技术标在评标时就失去其相对意义了,这也是大多数投标,主要由经济标决定胜负的原因。

    而唯一能让那些见多识广的同行们眼前一亮的,那就只能是那些新技术和新工法的出现了。

    咦?这本标书中阐述的这种施工方法,我以前没有见过啊,这个需要好好看看,必须认真看看…...

    而李华勇准备的“倒椎法”,在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种新工法。这就是李华勇的金手指,也是他本次竞标赖以制胜的法宝。

    时间来到了85年4月底,经过李二愣子等人10多天的努力,一份中银大厦的技术标终于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一半。不要以为他们效率低下,事实上看到这个进度后,李华勇心里十分佩服。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