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汉王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五百章 汉王炮(第 1/4 页)
青山绿水的桂林城,在秋高气爽的晴空之下,风景十分秀丽。。。&1t;/p>
鉴湖水‘波’缥缈,佛塔浮屠、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城南校场上旌旗飞扬,白烟阵阵,汉王军的‘操’练,至少看起来场面很是壮观。&1t;/p>
校场附近新建了一些简陋木屋,以便容纳6续到达的盛庸平安部。营舍尚未建造完毕,附近还有很多帐篷,灰白‘色’整齐排列的帐篷,与天上的白云相映成辉,颇有气象。&1t;/p>
不远处一阵吆喝声传了过来。马背上的朱高煦转头看时,便见两排军士或蹲或站,一齐‘射’了火|铳,“砰砰砰……”的响声之间,一朵朵白烟顿时被风吹到空中,‘混’作了一大团。&1t;/p>
朱高煦只看他们的姿势,便知道那边的火铳兵用的全是“开山铳”……&1t;/p>
数月以来,后方制作的火铳分批运到,补充前线;新造的铜火铳全部是开山铳,已6续取代了原来军中大量装备的铜手铳。&1t;/p>
汉王军的火器装备,已日渐与朝廷官军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t;/p>
官军从元末明初的铜手铳基础上,向“神枪”展;神枪也是一种铸造的铜火铳,不过构造略有不同,并用箭簇取代铅弹。而汉王军的弹‘药’没有变化,主要改进的是点火装置。&1t;/p>
双方的火炮也开始出现较大的差异,汉王军的火炮制造主要由“守御府”南司安排,守御府又受朱高煦的影响较大。&1t;/p>
此时官军最大的火炮、是洪武大炮。朱高煦早先就琢磨过,觉得那玩意真的是一种铸钢炮!目前大明朝只有两个地方的局、院拥有铸造最新洪武大炮的工艺,一处在京师,另一处在山西布政使司,律法上火器工艺禁止泄|‘露’。&1t;/p>
所以云贵川三地的官府,无法用铸钢造出洪武大炮。即便汉王军在战场上缴获了吴高军的重炮,也没能仿制出来。&1t;/p>
幸好云南多有铜矿,于是云南军器局院改用青铜铸炮。6续运到的铜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青铜仿制的官军洪武大炮,样子像一个大桶,最大的炮可以‘射’两百多斤的石弹;另一种是按照铜火铳的尺寸比例放大,仍以青铜铸造,炮口较小、炮身很长,以数道铁箍牢固,称作“汉王炮”。&1t;/p>
三省各兵器局、院改用青铜之后,便不再有多少工艺难关了;毕竟铸炮的技术不比铸钟难多少。&1t;/p>
朱高煦命令守御府南司,铸造“汉王炮”,其中有他的一些想法……因为火‘药’燃|爆形成的气压,会对炮弹施以加度,理论上炮膛越长、加度的时间就越长;无论火铳还是火炮,增加膛内长度,炮弹出膛度会更快。&1t;/p>
朱高煦听见了校场西边有炮声,便“驾”地吆喝了一声,踢马向那个方向奔去。身边的将士也6续追随了上来。&1t;/p>
待朱高煦来到放炮的地方时,竟然听到了一声声痛叫,不远处提着‘药’箱的郎中、正蹲在地上救治受伤的人。眼下桂林府毫无战事,竟然连‘操’练也死伤将士了?&1t;/p>
几个武将上前拜见,朱高煦便径直指着伤卒道:“怎么回事?”&1t;/p>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