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章 穿越(第 3/4 页)
这个张毅,居然是黄老学派的学子!!!!!!
真是……
“傻啊……”张越在整理好张毅的所有记忆后,也是悠然一叹,有些苦恼不已。
世人皆知,如今,乃是儒家的天下!
自元光元年,董江都(董仲舒,因其曾任江都王太傅,时人皆以董江都相称)在面圣之时,对以《举贤良对策》,深得当今天子之心,于是,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天下思想混一,就连曾经如日中天的法家势力,也是夹起了尾巴,披上儒皮法骨的伪装,玩起了春秋决狱。
文景之时,秉政天下,创造了文景之治的黄老派政治家,则各自缩回了家,当起了鸵鸟,学起了老庄,只愿耳根清净,不为俗世所烦忧。
但,在中国,从来都会有一些人不甘为人奴役。
从来都会有一些人,明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也义无反顾。
也一直都会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而不惜流血牺牲。
这张毅就是其中之一。
从张毅的记忆里得知,本来,当年,张毅已故的长兄是希望张毅能去河间,拜当世大儒,《诗经》博士毛苌为师。
纵然不能,也要拜毛先生门下高徒。
这是如今天下寒门士子想要出头的最好途径。
可惜,张家是什么门户?
一个南陵小破地主!
那毛苌又是何等人物?
他乃是大毛公的侄子兼亲传弟子!
大毛公又是谁?
他乃是荀子的亲传弟子,更是《诗经》的正宗传人。
更重要的是——历史证明了,他才是汉代儒家变革中的胜利者。
《诗经》本有四个注释版本。
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和毛诗。
毛诗是最年轻的,但也是笑到最后的。
到东汉中后期,毛诗学派就已经将其他三个对手打的连传承都断绝了!
哪怕是如今,毛苌先生在河间的君子馆也是天下有数的名学。
由此可以想见,张毅这样无背景无家世更无名声的小年轻想要拜入毛苌或者其弟子门下,简直就跟后世某个农村的学渣,跑去诺贝尔奖得主的面前,大咧咧的说:“我想跟你学做学问……”
所以,张毅的求学之路,自然无可避免的失败了。
他别说见到毛博士了,便是毛博士的君子馆的大门也没有看到,便被人赶了回来。
开玩笑!
若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走进君子馆。
那毛博士的地位与逼格,如何凸显?
带着张毅从河间归来,张毅的兄长便生了一场大病,随即撒手人寰。
因亡兄之故,年少的张毅便立誓,终生不学儒家。
对于汉人来说,遭遇如此耻辱,又死了自幼相依为命,如父如兄的长兄,确实是不可能再奴颜婢膝,舔着脸去学什么儒术了。
但总得学点什么吧?
西汉的关中,有一句谚语:富为上,贵次之,即贵各各学一技能以立其身。
意思就是,发财最棒,其次是做权贵,即使显贵了,儿孙也得学一门技能方可安身立命。
嗯,关中人民就是如此的清新脱俗。
所以呢,张毅便在十六岁那年,拜了骊山隐士黄恢,学起了黄老之术。
这一学,顿时惊为天人,从此认定了唯有黄老之学,方能救世。
至于什么儒法?
统统是垃圾……
这本来没什么……
儒家在坐大后,根本没有心思去管黄老派和法家这等手下败将。
甚至就连墨家这个死敌都没有空去斩草除根。
人家忙着内讧呢!
异端可比异教徒该死一万倍!
公羊学与谷梁打的不可开交,四个《诗经》派系,打的昏天黑地。
就是各自内部,也都不安分。
公羊学高徒,平津献候公孙弘在位的时候,只做过少数几件以权谋私之事。
其中之一,就是借机将自己的师叔,为儒门兴盛做出不朽贡献的董仲舒给弄去了江都……
所以呢,一般情况下,法家、黄老派乃至墨家的人,只要不跳起来,反对儒家,那他们也会当做没看见。
但,这个张毅偏偏就跳起来。
在学了两年的黄老之术后,这个小年轻就自以为学的差不多了。
可以出仕济世安邦,救国救民了。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情——抱着自己写的那堆乱七八糟的策论去了一个地方:长杨宫。
长杨宫是什么地方?
这是秦昭王时期兴建的一座行宫,靠近终南山,属于上林苑的一部分。
在秦汉两代,长杨宫就是帝王将相和宫廷贵人最爱去的地方。
因为此地,有着整个天下最完备的狩猎场。
年轻的权贵们在此嬉戏游猎,而来自整个关中甚至整个天下自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年轻俊杰们,也汇聚于此。
干什么?
自古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自汉兴以来每至夏秋,长杨宫周围经常会聚集数十乃至于数百名各色士子,捧着自己的文章、策文,像孔雀开屏一样,争先恐后的向着那些策马而过的大人物展示。
哪怕只有一个人能稍微驻足,这些人也会得到莫大安慰。
若有人有幸被人看上,带回家里,无论是收做家臣谋士幕僚还是举荐给朝廷。
那便会立刻激励这些人,继续守候于长杨宫外的驰道。
数十年来,长杨宫外曾经发生过无数奇迹和佳话。
但在如今,这里却是儒门士子们的地盘。
甚至已经被化为儒生的禁脔了。
一个黄老学派的愣头青跑去儒家的地盘,能有什么下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