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17章(第 3/4 页)
三人皆郑重领命。
一场战事的成功无非取决于三方面,前人已做出总结:天时,地利,人和。
事后五皇子回想总结,认为自己在其中两方面做得不错。地利,这是他的藩地,地形他的人最为熟悉。人和上,将士们忠心,五皇子也配合,这一路哭下来的哭功也不是凡人能做到的啊。再有,逃跑的速度也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不能太快,“海匪”们找不着王驾,他们就该回了。也没能太慢,提前叫“海匪”们撵上,五皇子就得殉国了。
再者,五皇子引来的强劲外援,安夫人。
五皇子与安夫人碰头后便如吃了定心丸,在帝都的穆元帝却是好些天没睡好了,自从传来永定侯战亡的消息,穆元帝就派了援军过去。亲家永定侯战死当然很可惜,穆元帝最担心的却是五儿子啊!
只是帝都离闽地千里之遥,援军一时半会儿的也到不了啊
大皇子刚陪媳妇哭完老丈人,就琢磨着,是不是要再备份奠仪,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哭他五弟了。哎,他五弟虽然既奸且猾讨人厌,这么年纪轻轻的,也可惜了的。
闽地战事危急,穆元帝命人不准告诉胡太后,只是又如何瞒得住,永定侯家都设陵堂了,胡太后知晓后,一不留神就在苏妃跟前念叨了一回,她老人家也担心孙子重孙子啊。胡太后还埋怨儿子,“还有大郎他们几个,也不知怎么样了。以后都安安稳稳的呆在帝都,哪儿都不许去,可是心疼死我了。”自己先哭一趟。她老人家,不仅孙子重孙子在闽地,外孙李宇也在闽地啊,还是妥妥的前线,如今亦是生死不知。
倒是文康长公主明理,劝解母亲道,“闽王镇守藩地,原是他藩王分内之责。母后只管宽心,我看闽王是个有福的。我已去庙里算过了,是上上大吉的卦相。”
“真的,是在哪个庙里算的?”
文康长公主先把胡太后糊弄了过去,苏妃却是担心的病倒了。这个时候,谁都不敢委屈到苏妃,穆元帝更是直接把给自己看病的御医派了去,又好生宽慰了苏妃几遭,道,“援军一到,闽地就平安了。”
穆元帝拿援军安慰苏妃,谢贵妃也要拿援军安慰亲娘谢太太,谢太太是记挂谢莫如啊,还有孙子谢芝等人,都在闽地啊!
其实,援军到的时候,五皇子已带着大部队重回了闽安城,藩王府给“海匪”一把火烧个精光,五皇子气得,“委实可恨!”都是银钱盖的啊。
唐总督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殿下放心,不过半年,藩王府便可重建。”大事已定,他此番战功不显,但本身在他的位子,功劳多多少少也得有一份。
五皇子叹,“有劳老唐你了。”
谢莫如带着安夫人到花园旧址里,指着花园里一处假山下的几个形状奇异灰扑扑的基石道,“夫人搬两个。”
安夫人过去围着石头看了几圈,道,“就是石头么。”给石头做甚,她的南安州有的是石头,还有石山呢。
江行云抽出腰间长软剑,剑光一闪,削下岩石一角,石皮之下,露出一片灿金之色。安夫人是个实诚人,见着金子便笑了,拱手道,“王妃如此厚礼,我就不客气了。”她帮着打仗,当然是要收费的。
谢莫如笑,“原就是为夫人准备的。”
安夫人笑,“以后王妃但有差谴,只管知会我。”她就喜欢谢王妃这样的爽快人。
“这是自然。”
五皇子都不禁面露惊容,问妻子,“这是哪儿来得金子?”
谢莫如轻描淡写道,“殿下内库的金子,不好携带,就放园子里了。”
五皇子大喜,“安抚百姓的银子有了。”又道,“王妃就是我的贤内助啊!”
苏巡抚也跟着说,“王妃贤明。”金银当然很俗,但有金银在,闽地便能迅速的恢复元气。尤其苏巡抚已打定主意要五皇子从内库出点儿血了,所以先拍了记谢王妃的马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