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过几日更严重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过几日更严重(第 1/ 页)
第1993章 过几日更严重
正因为有拜在朱平安门下的打算,俞大猷才昨日一听闻朱平安即将到达绍兴,便从镇海赶来拜见了。只是因为等待布政使等人先行拜见,以及朱平安的岳父一行到来,俞大猷不便打扰,这才今天一大早前来拜见。
从令人准备早膳,俞大猷就感觉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这种关心和重视是以往几次拜见所没有的体验。
“部堂大人,我自幼习武,饭量大,虽已用过早膳,但这些早饭也不在话下。”
俞大猷感动的说道。
“不用了俞将军,过犹不及,撑着可就不美了,既已用过早膳,那这些早膳就撤下,留作我的午膳好了,灶上大师傅的手艺不错,我中午好好尝尝。”
朱平安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
“多谢朱部堂关爱,末将还未恭贺部堂大人高升,末将知道朱部堂善用火器,恰好末将前段时间与倭寇在海上作战,虽受了些损失,但是击毁了一艘倭船,击毙了红毛夷倭寇数人,从其中一位红毛夷倭寇身上缴获了一把袖珍火铳,特献与大人防身,借花献佛,寥贺部堂大人高升。”
俞大猷献上了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把袖珍西洋火铳,勉强可称之为手枪。
这把手枪长约四十多厘米,比现代手枪笨重,但是比火铳要小巧多了,完全可以收入袖中或别与腰间。
枪身上的装饰十分精美,枪管上镶嵌着藤蔓花纹,枪身上则有着浮雕与镀金装饰,还有一个狼头的徽章,或许说这把手枪主人的家族徽章吧。
这把手枪在明朝这个年代,算先进了,居然不是火绳点火,而是有一个转簧轮转火铳,但还不是燧发枪,他用一个簧轮作为点火装置,有点像钟表的痕迹
这可能就是欧洲火绳枪到燧发枪演变过程中的簧轮手枪,它的主要部件是磨轮和燧石,击发原理是扳动燧石夹的同时给磨轮上发条,这样在扣动扳机时,燧石夹带着燧石撞上飞速旋转的磨轮,产生火星,点燃引火药,然后引燃发射药,发射弹丸。
相比于火绳枪,簧轮手枪当然是进步,它摆脱了火绳,提高了实用性。
但是,它的工艺太复杂精密了,零件也太多了,制作也太繁琐了,价格昂贵,不具备大规模列装的可能性,只有皇室和部分贵族才能承受的起,打猎、防身或者装批。这把簧轮手枪上的徽章,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把手枪可以给欧止戈他们研究,或能帮他们打开一定的思路,对他们研制燧发枪有一定帮助。
想到这,朱平安也不客套,接过俞大猷双手递来的簧轮枪,拱手道谢,“多谢俞将军,此物于浙军装备营研发火铳有用,我就厚颜收下了。”
“朱部堂言重了,是某的荣幸。”俞大猷抱拳回礼。
“数月前,祭海大典,你我并肩作战,犹在眼前,今后你我又可并肩作战了。俞将军宿将也,今后浙江战事,还要多多仰仗俞将军呢。”朱平安给俞大猷斟了一杯茶,微笑着说道。
“这‘仰仗’二字真是折煞末将了。”俞大猷苦笑了一声,接着一脸正色道,”当日祭海大典,倭寇暗藏,突然夜袭,妄图破坏祭海大典,若非部堂大人,祭海大典怕成血流成河,沦为天下笑柄了,当时末将也被倭寇突袭搞得狼狈不堪,多亏了部堂大人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才能转败为胜。还有前不久的苏州大捷,更是朱部堂一己之力所为。要说仰仗,今后也是仰仗大人,浙江有大人主持大局,定能焕然一新。”
真没想到俞大猷竟然这么会说话,不似武将,更似文人,哦,想起来了,俞大猷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过,一直未能中举,最后无奈继承了家里的世袭百户。
这就说得通了。
不过,既然俞大猷能文能武,还这么会说话,缘何历史上一直不讨上官待见,常常受到打压呢?!
朱平安有些想不明白。
不过,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自己是浙江巡抚,俞大猷是宁波台州诸府参将,有的是时间了解俞大猷,弄清历史真相。
“俞将军,我离开浙江有一段时间了,此番回来,对浙江近况不甚了解,俞将军可否为我讲一下浙江的倭患情况?”朱平安向俞大猷询问道。
“当然。我们境内的倭寇主要是汪直麾下的倭寇,其人实力强大,麾下倭寇七八万,占据了沥港作为倭巢,并勾结倭国倭寇,危害甚大;除了汪直外,还有十几股中小规模倭寇,麾下兵力从数百到数千不等,不受汪直管理,他们虽然兵力不如汪直,但是凶残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盘踞在浙江沿海的倭寇外,南直隶拓林的徐海、麻叶一众倭寇也对我浙江危害甚大,除了嘉兴被他们攻破外,我们北边与南直隶接壤的县城、村镇也饱受其害!”
“数月前,汪直挟倭逼商的图谋落空后,开展疯狂报复,丧心病狂的指使麾下倭寇,联系其他倭寇,并勾结倭国领主,从倭国引来数万余倭寇,驾船千余艘,从浙江舟山、象山等地登陆,流劫台州、温州、宁波、绍兴,攻陷城寨,杀掳居民,无恶不作。浙江全境烽火不断,狼烟四起,已经有多个县城被倭寇所攻破,台州都差点被倭寇攻陷。”
“每一日都有倭寇劫掠村镇,尤其是浙江沿海村镇几无宁日”
俞大猷详细的介绍了浙江境内的倭寇分布以及倭寇肆虐的情况,当前浙江的倭患非常严重。
“我知道浙江倭患严重,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朱平安听后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过几日怕是会更严重。”俞大猷接着说道。
“过几日会更严重?”朱平安怔了一下。
“部堂大人,昨日有手下找我禀告,昨日又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倭船从倭国方向驶向松江府方向,从船队船只的数量和大小估算,这支船队所载的倭寇有两三千之多,定然是拓林徐海、麻叶勾结的倭国真倭。”
“按照末将对倭寇的了解,这伙倭寇漂洋过海而来,休整几日,必然会大肆劫掠。”
“拓林徐海众倭向来习惯四处出击,受其祸害,首当其中的当然是南直隶,但我们与松江府接壤的浙江北部村镇、城池,也逃不过倭寇的劫掠。”
俞大猷解释道。
()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