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卧龙吟(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29章 卧龙吟(下)(第 3/4 页)
荆襄,确是要地。物产丰厚,钱粮富庶。更重要的是,刘表治荆襄以来,以宽仁而治,故而百姓安居乐业。在短短十数年,荆襄人口激增,近百万之众,的确是一个可以为根基之所。
当然了,荆襄同样也有缺陷。
若说穿了,荆州的情况,类似于当初刘备所占据的徐州,是四战之地。
如今,曹操的经历都在北方,所以局势尚好。虽有小战,但也仅仅是局限在南阳郡一地。就整个荆州而言,目前还算稳定。可曹操一旦统一北方,势必要与荆州用兵。而荆州如今的这种平稳,还能够持续下去吗?若到了最后,荆州很可能会演变成与徐州相同的局面……
它连通汉水和沔水,直面中原。
东临大江,西通巴蜀,说穿了,就是一个八方通衢,战事不绝之地。
换而言之,荆州的富庶和平稳,就好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不足以为依持。一旦战事延绵,荆州最终,必成为第二个徐州。刘备沉思不语,而诸葛亮,也不急于催促,而是静静等待。
不得不说,诸葛亮此时,已近大成。
其三足鼎立,东连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思想,已有了雏形。
当然了,也不能说此时的诸葛亮,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度。他这个战略思想,其实和建安五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后,与鲁肃的《榻上策》,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不同的在于,鲁肃是站在孙吴的立场来考虑,而孙权比之刘备,无疑有着巨大优势。毕竟,孙权身负父兄之泽,基业已成。而刘备,如今要先寻容身之处……至少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他需要寄人篱下。
不过,在鲁肃的榻上策中,也谈及荆州。
对于东吴来说,荆州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若能得荆襄,则东吴可成南北相峙之势,与曹操划江而治。同时西联巴蜀,袭扰关中,以待时机。
所以,荆州的未来,可以想象。
不仅仅是刘备渴望得到,包括孙权,曹操,都希望控制荆襄。
“孙权,可能相助?”
诸葛亮笑了,“若主公愿意,亮愿往江东,效仿那苏秦张仪之姿,凭三寸不烂之舌,令孙权与主公结盟。”
他的确是有这个底气。
毕竟,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而今在孙权帐下,为长史,甚得孙权所重。
刘备没有立刻给予答复,而是在沉思片刻后,对诸葛亮道:“孔明,此事甚大,我需三思而后行。
你往来襄阳,奔波劳苦。
不若先歇息一下,再做商议。”
诸葛亮也知道,这个决定不好做出。
毕竟这牵扯到立场的问题,刘备肯定需要三思。
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所以诸葛亮拱手告退。临行时,他忍不住对刘备道:“主公,当速断速决。
亮闻曹贼,在淮南设立三郡,令于禁臧霸和甘宁三人出镇淮南,其野心已昭然若揭。于禁臧霸,皆人杰也。那甘宁……倒是不太清楚。不过据说,是那老贼族侄曹家小儿之门客……小贼以文章传世,更在凉州打下了赫赫威名。若非他杀了韦端,必然成为曹贼之臂膀。
亮曾试读此人,非等闲之辈。
此人有大才,且思想天马行空,若羚羊挂角,难以揣摩。老贼令甘宁出镇淮南,也是一个信号。此子不久,必将重新出仕。到时候他是会返回凉州,还是会前来南方,尚未可知。不过以亮之见,此子甚有可能,是老贼对南方用兵的一把利剑。若不早决断,必成为心腹之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