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八节 困扰,正主儿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八节 困扰,正主儿(第 2/4 页)
这一位显然不太认同部里边推荐的这个人选,原因理由侯为贵大略也能猜测出一二来。
只是当初知道祝汉明要走,谁曾知道会来这个沙正阳,这么年轻,还未婚,的确有点儿不太合适。
其实要真说也没什么,女的又怎么了,人家也比你大六七岁,人家都不在意,你还在那里踌躇,从另一角度来说,那也是你自己不自信。
当然这些话也只能在肚子里腹诽了。
瞿永和打起精神又把另外三位干部的情况介绍了一下,沙正阳倒是听得很认真,还专门问了一些问题。
白振堂年龄有些偏大了,都四十六了,楚天澜和霍丛峰都不错,一个四十一,一个刚四十,正值壮年,而且履历都很丰富,既有在县直机关单位工作的经历,也有长时间在基层乡镇打磨的故事。
对这类干部沙正阳前世中就比较偏爱,他认为这类干部对基层工作很了解,擅长群众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县处级干部中能扛重担的往往就是这一类干部。
按照沙正阳的观点,省部l级干部最好都应该有过县委l书记县长的经历,最不济也应该在地市一级担任过一定时间的党政主官,而地市级的党政主官则应当在区县一级领导岗位上有相当的工作经历,县处级干部也应当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干过,这样的干部才能更接地气。
这个观点可能略显偏激,但是沙正阳却觉得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省市两级的文件政策精神能够真正接地气,不至于出现全是浮在表面难以在实际中操作的情况。
送走了侯卫国和瞿永和二人,沙正阳拿起这份名单又仔细琢磨了一阵。
楚天澜和霍丛峰他都不认识,也不了解,光凭组织部的介绍他也没法做出决断,最好能够找到一个自己信赖且了解真阳情况的人来帮自己参考一番。
问题是自己也只来了宛州两年,比较熟悉了解的干部基本上都在市里边,无论是曲晓伟还是奚重山亦或是贝一河,恐怕都对真阳县这边的干部不太了解,谁能和真阳这边牵挂上一点儿线?
********
放下电话,霍丛峰舒了一口气。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谁也没想到沙正阳竟然不太认可组织部的推荐,这可是一件新鲜事儿,但却是一个机会。
一个月前霍丛峰就知道了这个名单,自己名列其上,还有楚天澜和白玉堂,当然也还有柳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