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蛮金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59章 蛮金(第 4/4 页)
比起铸铜币来,铸金银币还有快速便捷的优势。
一个铸铜钱炉日夜开工,一年不过铸钱三千余贯,搞不好就要亏本。
但如果一个金银币铸造厂,一年也能铸造三十余万枚,那利润就不得了了。百分之五也有一万五千余枚的纯利了,如果一枚金币直接重一两,那么这就将是一万五千两黄金的利润,价值十余万贯钱。
哪怕是一万五千两白银,也能值两万四千多贯钱。
大唐禁止私人铸铜钱,但却不禁私人开采金银,并加工金银。
对李逍来说,这会是个漏洞。
他已经在长安建立了武珍州进奏院钱庄,可以方便的铸金银币。私铸铜钱犯法,但铸金银币却只相当于金银器物加工。
摆在李逍面前的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能获得多少金银铜来加工铸币,金银可以从岭南商人那里获得,但铜其实反倒麻烦些,朝廷允许私人开采铜矿,但采出来的铜得交铜课,然后其余的铜也得交给朝廷收购。
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想在市场上,直接收购到铜料,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除了极少量,如果大量,难于登天,同时还违法。
在找到一个稳定的铜料来源之前,李逍只能先铸造纯金纯银币,赚点加工费。
或者,通过卖船卖奴隶这样的方式,收购南金南银,利用中原与岭南两个货币区不同的汇率,来套汇获利。
“下一步,我们要在广州建一个新船厂。”李逍道。
在岭南建船厂,那么价格自然是以南金市价来算,到时李逍把卖船得来的金银运回赤山铸币,自然也就成功套汇。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