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军歌嘹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09章 军歌嘹亮(第 1/4 页)
&1t;/p>
李自成在等着宋文讯息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宁女校上,指望着学子们早日学成毕业,开始在西宁地区逐步推广新式教育。&1t;/p>
两日后,宋文的传令兵方才赶到西宁。&1t;/p>
宋文按照李自成的指示,从降兵从挑选了两百余人,组建了四个总旗,使自己麾下的士兵达到十个总旗,五百余人,为了不影响战斗力,这些士兵是单独操训的,待到操训结束,符合西宁军的基本要求,再与原来的士兵合编。&1t;/p>
古浪所其余的三百士兵,已经启程,赶往西宁,接受卫里的处置。&1t;/p>
李自成捏住自己的下巴,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三百降兵,剔除实在不合适从军的,加入牧羊队与捕鱼队,其余的士兵,给北川县的李绩整编四到五个总旗。&1t;/p>
这样算起来,李自成麾下的七大百户,已经有六大百户扩军至五百人,只有驻扎在北川县的秦大年部依然保留着六个总旗的编制。&1t;/p>
七大百户的士兵加起来已经达到三千三余人,这还不包括游骑、火兵和自己的亲兵。&1t;/p>
李自成觉得,这样的扩充度实在太快了,即使粮食、饷银跟得上,士兵的战斗力也是问题,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增加了原来的卫所士兵,积习难改,忠诚度也是让人不放心。&1t;/p>
如果再生三角城那种与蒙古人死磕的战斗,士兵能否顶得住,谁也不敢保证,这样的战斗能极大地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对军队对士兵,都是一种蜕变,但战斗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失利,军队的士气便会一泻千里。&1t;/p>
三角城战斗的胜利,与战场的指挥官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人治的烙印非常明显,如果周宾早一天撤出三角城,或是关键时刻没有顶住蒙古人的攻城,即便援军赶到,面对的也是城内的蒙古人,也许三角城可以失而复得,但付出的代价、战斗的意义就会完全变了样,至少是一场惨胜,只是西宁军最终夺回了三角城而已。&1t;/p>
一句话,无法从制度上保证三角城的胜利,更无法保证扩军后军队的战斗力,在强敌环视的西宁,这是十分危险的。&1t;/p>
李自成及时醒来,思索了近一个时辰,心中惊出冷汗,西宁军现在就处在火山口附近,只要出现任何方面的错误,恐怕就要被挫骨扬灰。&1t;/p>
他决定暂时停止扩军的步伐,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军整训,既要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更要提高士兵的忠诚度,从心里,也就是思想上引领各支军队,给出他们展的方向。&1t;/p>
粮食也是制约西宁扩军的一个重要因素。&1t;/p>
西宁眼下进入“退牧还耕”时代,这是第一年,雨水能否像期望的那样维持庄稼的正常生长,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还有,来自与美洲的三种作物,能否获得丰收,大量增加种子的储备,李自成也没有绝对的把握。&1t;/p>
如果不依赖朝廷的供给,西宁能完成自给自足,李自成才有底气扩军。&1t;/p>
此外,就是银子,无论是饷银,还是保障当地百姓的生存,都需要一定数量多银子,但西宁本地的农业基本上被军方垄断,工商业根本没有足够的造血功能,还需要李自成剑走偏锋。&1t;/p>
打走宋文的传令兵,李自成将自己关在书房,将手头的工作全面整理了一遍。&1t;/p>
即使暂时不扩军,他也有许多事情要做,关键是替他分忧的人才太少了。&1t;/p>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