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一触即发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74章 一触即发(第 2/4 页)
主意已定,李自成立即行动起来,他先是给固关飞鸽传书,命令马有水、刘云水扩大游骑的活动范围,严密监视明军的动向。&1t;/p>
随后给王安平传书,除了关注明军的动向外,还要不惜一切代价,搞到陈奇瑜、洪承畴的作战计划,特别是对天命军的态度。&1t;/p>
休息片刻,李自成又给行军途中的秦大年传书,命他尽快赶到兰州。&1t;/p>
此外,又给李过、林丹汗传讯,要他们尽快结束战斗,只要各蒙古部落主动归降,不要滥杀无辜,防止激起蒙古人拼死反抗。&1t;/p>
李自成停下毛笔,想了一会,对靖虏卫还是有点不放心,随后又向靖虏卫加派了一些人手,继续打探明军的动向。&1t;/p>
四月二十一日,第一批大规模来自固关的八千流民,在天命军辅兵的一路指引下,终于赶到兰州。&1t;/p>
李自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喜悦,但还是接受了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兰州府的北面,距离兰州府九十里的皋兰山北麓。&1t;/p>
这是预定中最为理想的筑城之所。&1t;/p>
这一片区域,原本是群山环抱,地形都是梁峁、沟谷和小丘,极为不平整,而且山峰又多是南北走向,与南部的兰州府沟通极为不便。&1t;/p>
但李自成安置流民的那一片区域,却是罕见出现一大块相对平整的土地,西南面的如凤山、东南面的石空山,都不是典型的南北向,而是向东西两侧倾斜,恰好让出一道山谷,南北通行相对便利。&1t;/p>
距离兰州九十里的距离,也算适中,将来在两者之间,再设立一处小镇,切好将两者连接起来,步行也就一两日的距离。&1t;/p>
李自成预备将来在此处立县,正好围绕兰州府城,这些的山峰大都是皋兰山脉的余脉,所以此处就叫皋兰县。&1t;/p>
安置在皋兰县的这八千百姓,壮丁接近一半,李自成先让他们搭建简易茅草屋定居,然后开垦土地。&1t;/p>
此地能否种植小麦,谁也没有试过,这个季节,只能种植红薯、玉米了。&1t;/p>
百姓们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实际上进入固关之后,绝多数人都是断炊了,一路上都是天命军在接济他们。&1t;/p>
到了皋兰山麓之后,还是天命军供给他们粮食,但定量供应,白面极少,多是“美洲三农”,只要饿不死就行。&1t;/p>
又过了五日,第二批六千流民到达兰州,李自成让已经到达兰州的秦大年部的士兵,将他们押向更北方。&1t;/p>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