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新城新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 4/4 页)
工厂处于起步阶段,酬劳不高,一名熟手,每月可以得到五十角,也就是半元,大约可以购买一石精粮,足够五个人的精粮。&1t;/p>
流民来到兰州之前,基本上被剥了一层皮,不但没有余钱,连家中的老弱也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不足四人,去工厂做工,粮食是够了,基本不用像以前那般挨饿。&1t;/p>
不过,百姓居家过日子,除了粮食,还需要食盐、布匹、各式蔬菜等,这就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了。&1t;/p>
兰州府的官员也会积极给他们出主意,主要是饲养家禽家畜、去城外的土地上种植蔬菜等,这样女人也可以帮着补贴家用;&1t;/p>
出租出去的土地,除了要上交农业税,还会有部分节余;&1t;/p>
此外,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不用全部购买精粮,红薯、土豆、玉米也可以作为主食,价格比精粮便宜得多。&1t;/p>
也就是说,只要有机会进入工厂做工,男人的从工厂拿到的酬劳,加上女人在家的一些补贴,能解决自家的温饱,还会有少量剩余。&1t;/p>
一些心思活泛的百姓,还可以利用房屋靠近道路的位置优势,开设茶肆、酒馆,暂时收入不会太高,总好过坐吃山崩。&1t;/p>
一句话,只要不是自己懒惰,新城内收留的百姓,都会有日子过。&1t;/p>
李自成最为盼望的,就是西北角的工业区一步步壮大,工厂多了,招收的百姓也就多了,不但赋税能增加,产业工人的数量也会增加,百姓才会更快地走向富裕。&1t;/p>
普通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工商兴国”的大计,才会一步步走向现实。&1t;/p>
然而,现在只是开始,工业区,只有寥寥数家,已经投产的,只有大都督府开办的兰州自行车厂、吴家的兰州铅笔厂、刘家的兰州羊毛衫厂、竺家的兰州皮鞋厂。&1t;/p>
黄家的兰州牙膏厂、李家的兰州牙刷厂虽然建立了厂房,但还在进行技术攻关,尚未生产出产品。&1t;/p>
但是,让李自成有些头疼的是,吴家的兰州铅笔厂生产出了铅笔,暂时却没什么销路,兰州城内,只有一所兰州科技高等学校,铅笔的使用量并不大。&1t;/p>
&1t;/p>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