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攘外安内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667章 攘外安内(第 2/4 页)
“东归”两个字,一直萦绕在杨嗣昌的心头,他的理解,一旦议和成功,鞑子撤兵东归,不但宁锦一线万无一失,如果会谈得好,可以将互市的地点放在广宁,由大明与鞑子共管。&1t;/p>
如果真能实现这个目标,则大明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回半个广宁……&1t;/p>
关键是如何让鞑子同意,将互市的地点放在广宁,杨嗣昌眉头一皱:有了!&1t;/p>
广宁更加靠近鞑子的都城沈阳,对鞑子更加便利;此外,广宁是大明、鞑子与科尔沁蒙古人的交汇之处,地理上处于核心地位,市集也会更加繁荣!&1t;/p>
但杨嗣昌也注意到,方一藻在讯息中告诉他,皇太极并非好相与之辈,一旦和议不成,便要在秋季起兵,“仍言讲款,若不许,夏秋必有举动”!&1t;/p>
如果皇太极在秋季兴兵,杨嗣昌实在猜不透,皇太极是攻击辽东的锦州、宁远一线,还是像崇祯九年那样,直接绕过宁锦,选择从蓟州、大同一带破关而入。&1t;/p>
不过,皇太极既然同意议和,朝廷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攘外必先安内”,只要解决了所有的流寇,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必能倾全国之力,一战尔灭鞑子!&1t;/p>
杨嗣昌思索妥当,立即求见朱由检。&1t;/p>
朱由检依然在乾清宫的西暖阁召见了杨嗣昌,“杨爱卿所为何来?”&1t;/p>
杨嗣昌端在朱由检的面前,缓缓从衣袖中掏出军报,“皇上,大喜呀,张献忠接受招抚了!”&1t;/p>
“张献忠?就是湖广那最强大的流寇?”朱由检急忙放下手中的朱笔,道:“快拿来朕看看!”&1t;/p>
杨嗣昌双手将军报递过去,朱由检接过去,连着看了两遍,不觉大喜道:“朕就说嘛,朕事必躬亲、以诚待人,天下臣民必不负朕,好、好、好,张献忠接受了招抚,还有那个……对,罗汝才,还能坚持下去吗?”&1t;/p>
只要罗汝才接受招抚,湖广必将太平,纷争了十余年,烽火燃遍十余省的流寇,终于要到头了,自己这个中兴之君,到此时才算实至名归,在史书上必将留下浓重的一笔!&1t;/p>
这个杨嗣昌,就是朕的中兴之臣,幸亏当日慧眼识珠……&1t;/p>
朱由检龙颜大悦,捧着军报不肯放手,“杨爱卿,张献忠需要多少安抚银?不用还价,全部给他,只要张献忠安定了,罗汝才还会远吗?”&1t;/p>
“臣遵旨!”杨嗣昌的脸上,却丝毫没有喜色,“皇上,张献忠接受了招抚,罗汝才必不能持久,皇上大可放心,可是……”&1t;/p>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