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天色已暮,风筝何去?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天色已暮,风筝何去?(第 2/4 页)
这条河太广袤了,也太巨大了,蜿蜒盘卷,它的支流有很多,从天上向着这片乾坤望去,仿佛就是一条巨大的脉络那般。
太阳的光芒在这条河流的西方消失,随后出现的,是太阴的辉煌。
星辰的倒影清晰的映照在这条大河之中,李辟尘抬起头来,望着那璀璨的天河。
三千六百大洲,每一洲便是一处世界,而在世界中,同样映照着诸天的星辰,那么,依照自己曾经被人告诉过的道理,这些星辰是从寰宇之内所映照下来的,同样,太阳的光芒是汤主洒落的,他引导了天上的十轮大日,把它们的光华散布在无数的世界之中,如同牧羊人一样,驱赶着那些飞舞的日光。
故而,分属不同洞天,不同大日的世界,所看见的太阳,也并非是同一座。
这些自最古老,自太古以前洒落的光辉,距离诸多人间极其的遥远,遥远到难以触摸,在后世,大概可以用“光年”这个词语来形容?
“不,不妥当。”
是的,不太妥当,不可以用光年,而是用维度?
或者,用“罗天”这个更有古意的词汇来形容更为贴切。
三十六天,十方上下,八方世界,俱有罗天重重。
这是道教很多经典之中都有描述的东西,是不是这样一看,更像是现在所说的维度呢?
李辟尘失笑:“如此一来,原来那降临在此的,可以称呼为‘太阳太阴’的东西,它们是最古老的,最高的那片天之中,最原初的大日所落下的余火,当降临在人间的时候,便衍化为了照亮这里的太阳太阴。”
这同样是以前有人和李辟尘说过的,更是这片岁月中的常识。
于是,在后来话语中所言的“绝天地通”便显得很有意思了,所谓的“人间”能够顺着“天梯”到达“天上”,是不是指代,修行之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伟力,到达另外一片“罗天(维度)”呢?
所以,大罗这个词汇,真的很有意思,而大罗封天,就更能直白的告诉众生,这是多么强大和可怕的力量。
因为来自岁月之外,故而能以岁月之外的视角看待这片岁月,李辟尘低下了头颅,俯下身子,一只手伸出了那条大河之中。
于是五指一握,有一片水花被撩起,同样升起来的,还有一片辉煌的梦幻泡影!
星辰自地河之中升天,那些鱼儿从大河之中跃起,它们的身上插上了羽翼,扑打着,在烂漫的星空下自由翱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