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悠悠岁月(83)三合一
书海居 m.shuhaiju.net
1066.悠悠岁月(83)三合一(第 2/4 页)
这话直接把矛盾给激化了。
本来给个十块二十块就过去的事,这投资商给了一百都不放人了。村里的癞子往地上一躺,就不动了。非说车撞了他们。
然后两边矛盾直接升级了。
四爷就说:“在这里也呆了一天了,一日三餐都是老大娘照顾的。您觉得,这里的豆腐如何?”
“嗯?”这位有些不解,“豆腐?”
“今儿一天的菜蔬,都离不开豆腐。”四爷就笑,“在你过的豆腐当中,有哪里的豆腐能跟这里相媲美?”
豆腐这东西,不怎么打眼,也没怎么在意过。以为是老人的手艺好,还真没想别的。
四爷就说:“进村的时候,我看见村口一口老井。看那井的造型,周围的石刻手艺,都是明朝的东西。也就是说着井至少都得是明朝就有的这么一口古井,家家自来水都入户了,为什么井水边还那么些人在挑水?”
一定是因为那里的水好。
“您的意思是,豆腐好,是因为水好。”这位咂摸了一下,“要是没记错,您可不是这个县的县。”
四爷哈哈就笑:“你能来,就拿咱们当朋友。叫你遇到这种事,咱们也抱歉的很。但你来是为了合作,是为了生意,是为了赚钱。如今有了好的投资方向,不管是不是我负责的,为你这个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还是能的。别觉得豆腐是小生意”
不不不!
这生意绝对不小。
如果这豆腐真这么好的,这豆腐还真就不是小生意。
毕竟国人把豆子的吃法挥到了极致,光是豆腐能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他自己就知道十几种。而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庞大的市场。
而且,食品行业,相对来说,是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
投资不了多少钱,但却能细水长流的有个回报。
既然能考虑,四爷就去找村长,找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叫到一块,不等这些人说话,四爷就询问老井的事。
得到的答案果然是,不管是用井水熬稀饭还是炖汤,就是觉得味道更好。
四爷就问豆腐的事。
这么一问,积古的老人就有些骄傲,“咱们这个村,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那口井,也是唐朝时候就有的,后来到了明朝又重修的。那时候,咱们村的豆腐,可是唐朝宫廷的贡品。”
这是一代一代就口口相传下来的。
要是去查县志,就肯定能找到相关的记载和资料。
有了这个噱头,就更有了开的价值了。
四爷就把这位投资商有意投资豆腐加工的事跟他们说了:“咱们也是不打不相识。这样好不好,做错的那些后生,叫他们去自去。讹诈、路霸,总是违法的。别的人,咱们既往不咎。我们来,也是陪咱们的投资商,实地考察的,跟别的都不相干”
这可真是太好了。
讹诈这样的罪名,判上一年半载的,跟逃出去四处流浪有家不能回,那可是好了太多了。
严厉心里点点头,这样安排比被人扣在这里好多了。
堂堂的县,被群众给扣住了。这是什么好名声?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谁不说这事办的大气。
这可不是自己所管辖的村子,是隔壁县的。两人给别人治下的百姓办实事,在为了拉拢一个客商而大打出手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作为是不是显得特备有胸怀,有度量。
还以为是两个处级干部出事了呢,没想市里打人来,省里也打人来了,结果看到的就是友好的洽谈场面,合同都快谈拢了。
这个事情处理的堪称是完美。
明光过来接人,在隔壁县几位领导面前,那是相当有面子的。又跟上面的领导介绍四爷,这个夸那个夸的。
省里一位主管招商的副省因着客商出事了,亲自来了。一听这话,就笑:“有宝贝就得藏着,你这么炫耀,我得忍不住要从你这里借人了”
“借可以,给却绝对不行。”明光知道这对于金满囤来说是好事,往上走的路就是这么给打开的嘛。
说说笑笑的,等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回来梳洗了就睡,只简单的说了几句。等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三点半了。
还是饿醒的。
出来准备梳洗,见客厅里俩姑娘在看电视。
一个叫爸爸,一个叫四叔。
四爷点头,“你们看吧”又问清宁,“你妈呢?”
清宁往厨房里一指,林雨桐刚好探出头来,“去洗澡,过来吃饭。”
家里有张嫂,林雨桐下厨的时候不多。也就是这几天在家里躲懒了,才给做点。
酿皮早就凉了,切成宽条,用麻酱调料给拌了,酸辣酸辣的,四爷一口子吃了三碗。
俩孩子都瞧着馋,一人给吃了半碗,还是一副不解馋的样儿。
吃饭的工夫,四爷把事大致给说了。
林雨桐点头,四爷绝对不是为了严厉说的那些原因才办这些事的。
碰上了,恰好伸把手就能叫那么些人过的好些,这理由就足够了。
清宁在县城呆了三天,觉得脚上的伤真的不疼了,就想着要回去。请一个星期的假对她来说,意味着会缺很多课,都到下半学期了,肯定会影响成绩的。
镇上的初中,对学生的成绩也抓的紧的很。
一个年级大概三百多个人。一月考一次试,月考嘛。考完就排名次,有个百名榜。
前一百名,写在黄纸上,贴在公示栏里。
前二十名的名字,是用金粉写的,闪闪亮。其他八十名,就是黑色毛笔书写的,整整齐齐的。
其实,镇上的中学,把考上普通高中的都算上,也不到五十个人。
只能说,考试也带着偶然性,后五十名要是运气好,还是有可能考上的。往年都有这样的例子。
所以才有了百名榜。要是没上过榜的,就不用考虑了。压根就没有考上的可能。
清平跟清宁说:“我们老师在班上都跟我们说了,要是觉得实在是学不进去,就出去打工。而且他给介绍地方。说是南方一个电子厂,试用期半年,每个月一百五。过了试用期,都是二百多块钱,每年都会长。要是干的好,挣的更多。好几个学的都差不多的都不打算念了,说是中专毕业也不一定能挣这么多。我就说没文化一辈子挣的都是那点下苦力的钱了。我们老师就斜眼看我,还说什么人就得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块什么料子,自己要清楚,不要好高骛远什么的我觉得这是说我呢。”
清宁知道,清平的成绩不差,全年级二三十名。不算是尖子生,但放在他们班,也妥妥的前五。中专或许成绩够呛,但是普通高中还是能上的。
普中每年考上大学的不多,本科一本这就不要想了,二本的话,应届生也就那么一两个,三五个算是丰收了。加上大专每年也不到二十人的样子。这里面还包括那些复读生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